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中油杂三号”内容摘要:
2、821(13564 公斤)增产 1152%。 其中,1998 年至 1999 年平均亩产13734 公斤,比对照中油 821 增产 893;1999 年至 2000 年平均亩产16518 公斤,比对照中油 821(14520 公斤亩)增产 1376。 特征特性“中油杂三号”属甘蓝型早中熟油菜杂交种,熟期与中油 821 相当,一次分枝9,单株有效角果数 450 个左右,每角粒数 209 粒,千粒重 34 克,抗(耐)菌核病和病毒病,抗倒伏能力强。 栽培技术适时早播“中油杂三号”叶片较大,叶色浓绿,冬性较强,长江中下游地区移栽田以 9 月上、中旬育苗为宜,直播地区以 9 月中、下旬为宜,并及时间苗、定苗,保证秋发冬壮。 施足底肥,必施硼肥为充分发挥该组合的高产优势,一次性施足底肥是夺取该组合稳产丰收的重要途径。 要达到亩产 150 公斤以上的水平,一般亩施碳铵 50公斤,过磷酸钙 50 公斤,钾肥 10 公斤,硼砂 1 公斤,并在整地时一次性施入。 苗薹期看苗追肥,同时在苗薹期每亩用硼砂 150 克对水 50 公斤喷雾,严防油菜因缺硼而造成的华而不实。 合理密植在中等肥力水平下育苗移栽密度为 09 万株亩,肥力水平较高时密度为 08 万株亩,直播密度 12 万株亩。 及时防治病虫害由于叶色浓绿,苗期易受蚜虫危害,应特别注意防治蚜虫,高产尤其注意防治菌核病。 专利查询。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中油杂三号”
相关推荐
2、分批移栽,一般以 11月上中旬移栽为宜。 同时该品种分枝多、花序长,应适当稀植,以提高群体质量,节省用工移栽密度以每亩 8000栽宜稀,迟栽宜密。 3、合理施肥、促进冬壮春发适施氮肥,增施磷、钾肥,不忘施硼肥,一般总用肥量折纯氮 15公斤/亩、过磷酸钙 40公斤/亩、氯化钾 、硼砂 1公斤/亩。 根据冬壮春发的要求,在肥料的运筹上,应施足基肥,早施苗肥,适施苔肥。 氮肥施用比例,基肥:苗肥
2、五号、87。 播种前带壳晒种二三天后,再投入 35左右的温水中浸 12 小时,沥干后放入事先准备好少量稻草的箩筐里催芽,并保持20当种根露白即可播种。 播前每亩用 50 克钼酸铵或 50根瘤菌拌种,做到即拌即播,可提早 5出苗。 (三)适时早播,合理密植双季花生要立足于早,适时早播,利用最佳季节育高产长相,避免秋旱威胁,影响下针、饱果。 力争 7 月底播完,穴、行距 13 厘米20 厘米
2、,精细整地,秧田与大田比 1:6,播种量 500 克/亩左右。 三片真叶期喷 150多效唑或 18效唑,控制地上部分生长,促进根系发展,防治高脚苗,以利培育矮壮苗。 秧龄40。 2、适时早栽,合理密植:“沪油 12”需适当早栽,一般在 11 月 15 日前移栽完毕,以利冬前多长叶片、发根、为冬壮打基础。 移栽密度 9000 株/亩。 3、科学施肥:“沪油 12”苗期生长量较常规品种弱
0000元 /项 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奖励 10000元 /项 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奖励 5000元 /项 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奖励 3000元 /项 上述奖励中,如同一成果获多种奖励时,可按其中最高奖励发放奖励金,但不重复发放。 成果奖在课题组成员中按贡献大小分配,原则上第一完成人不超过奖励金额的 50%。 第二条 课程是学校传承专业知识、技术与技能的重要载体。 课程建设是教学建设的重要内容
邮电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5 线性 LED 调光控制方法就是采用模拟调光控制方 法,在模拟调光控制下,通过调节 LED 的正向工作电流来实现 LED 的调光控制,调光控制范围可达 10: 1。 如果要进一步降低 LED 的正向工作电流则会产生 LED 发光颜色发生变化和不能准确调节控制 LED 的正向工作电流的问题。 LED 的重要参数释疑 ( 1)正向工作电流 IF
2、,苗期适当控制土壤湿度,防止形成“高脚苗”。 同时,适当控制温室内温度,注意通风,防止形成“小老苗”。 当幼苗长至“3 叶 1 心”时开始定植。 定植宜在晴朗无风的天气进行,适宜的时间为上午 10 时到下午 4 时。 幼苗定植后先盖 1 层地膜,然后再盖小拱棚。 在植株进入伸蔓期时撤去小拱棚,进行双蔓整枝,主蔓第二雌花留瓜,每株留 1 个瓜。 5 叶期亩追施磷酸二铵 10 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