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南双孢蘑菇丰产栽培关键技术内容摘要:

1、南栽培蘑菇有 30 多年的历史,且以蘑菇秋季集中栽培为主要生产模式。 目前栽培面积 420 公顷,年产值 元。 蘑菇是浙南农村支柱产业,亦是当地农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笔者根据近几年来浙南各地在蘑菇栽培中的实际情况,以及利用参与有关蘑菇病虫害防治、丰产栽培等课题,总结出一套浙南双孢蘑菇丰产栽培关键技术,供广大食用菌工作者和菇农朋友参考。 1 浙南双孢蘑菇最适播种期根据浙南历年气象资料表明,近几年浙南的台风期集中在 7 月初8 月底,再结合浙南蘑菇主栽品种 株的品种特性,同时考虑到蘑菇春节期间上市价格较高特点,确定最适播种期为 10 月中旬。 2 方蘑菇堆肥的碳氮比(C/N)是否适宜,直接影响着蘑菇的发生 2、时间和产量。 在发酵前碳氮比为 30331,微生物生长活跃;腐熟堆肥接种时的碳氮比为 15171,符合蘑菇的营养生长要求。 无粪合成料配方:按 111 平方米栽培面积计算,干稻草 2000肥 100素 30磷酸钙 75灰 5070膏 5075粪草配方:按 111 平方米栽培面积计算,干稻草 2000牛粪 400素 30磷酸钙 50灰 5070膏5070堆建堆前 12d 将稻草用水泵边浇水边踩成长方形,同时预湿菜籽饼等有机肥。 建堆时先铺 1 层 2,的稻草,再均匀铺上厚 3 层均匀加入尿素。 草堆共 1012 层,堆高 度不限。 堆顶成龟背形,堆边垂直,尽量浇足水,以堆毕四周有少量水流出为宜。 雨天要盖好 3、薄膜,严防雨水进入料堆,天晴立即揭去薄膜,防止厌氧发酵。 堆翻堆时间时隔按 5、4、3、2d。 翻堆总体要求里外和上下生熟料互相调位,并充分抖松,干湿拌合均匀。 培养料质量为咖啡色,生熟适中,含水量65%68%, 右,厩肥味,可有微量氨味”。 房消毒常规方法为 1 立方米的菇房空间用 25醛10敌畏密封熏蒸 3 昼夜,然后通风散尽农药味,床架底层撒 的燥石灰进行地面消毒。 简易方法为 1 立方米的菇房空间用 4g 菇哈哈烟雾熏蒸气雾消毒剂(苍南县龙港科达气雾消毒剂加工厂生产,100g/瓶)密封熏蒸。 使用方法是打开消毒剂瓶盖,取适当用量若干瓶,用明火或烟头点燃消毒剂,直看到有白色烟雾冒出,然后将其放在要进 4、行消毒的菇房地板,密闭消毒。 消毒完毕,等烟雾完全消失后即可进行其它操作。 内二次发酵技术把经前发酵的培养料迅速运进菇房,堆放于中间三层床架上,厚度约 30放时要求料疏松、厚薄均匀。 关闭门窗,让其自然升温,使其自然达 50%左右。 升温培养 12d,再进行常压蒸汽巴氏消毒。 一个450 平方米栽培面积的菇房用 2 个蒸汽炉加温 56h 后,使菇房内放料的中间床架部位的空间温度和料内温度达 6062保持 812h 进行巴氏消毒;之后温度降至 4852,保持 46d,每天开对窗通风 12 次,每次 510培养料内仍有氨味,应连续升温发酵,直至料内无氨味。 二次发酵培养料要求为褐棕色,腐熟均匀,富有弹性,一拉 5、即断,料含水量 65%, 右,无臭味异味,具有浓厚的料香味,整个料层长满白色的放线菌。 种培养料翻格结束后,待料温下降到 30%以下方可播种,麦粒菌种 1 瓶/平方米(750种瓶)。 采用撒播的方式,播卮用板轻拍,关闭门窗,保温保湿促进菌种萌发。 菌期管理播种后安装好纱窗,防止害虫飞入。 3d 后当菌种萌发,且菌丝发白并向料上生长时,适当增加通风量。 710d 后菌丝基本封面,昼夜加大通风量,降低菇房湿度到 80%左右。 一般播种后 1820d 菌丝可发菌到料底。 土根据近几年菇农的实际经验,当菌丝生长较弱时,采用少补土;当菌丝生长较旺时,采用多补土,有利于保证产量。 取土应选择远离虫源区,表土30下的泥土, 6、用土量为 25方米。 覆土时间为菌丝走完料层的 2/3。 菇期管理重点是水分和温度的调控。 喷结菇水、出菇水、转潮水和维持水,喷水量根据菇量和气候具体掌握,一般菇多水多,轻喷勤喷。 每潮菇在采收高峰期前,喷较多的水,后期少喷水或不喷水,晴天多喷、阴天少喷。 温度低于 15%中午喷,温度高于 20早上或晚上喷水。 切忌打关门水、在室内高温时和采菇前喷水。 4 冬季菇房自然增温技术棚外覆膜时间为菇房内温度低于 10%或大气温度低于5时。 薄膜(山东淄博庄园塑料制品公司生产),厚 170m,宽6m,净重量 50培面积 550 平方米的菇房只需用一个薄膜,市售价 720 元。 浙南的气候相对较温暖,可采用菇房一端或两端 7、覆膜法,即在菇房朝南向阳端建立 50 平方米左右的缓冲室,北端覆膜或不覆膜,菇房顶端薄膜固定。 为了解决覆膜封闭造成的通风不良,故在菇房北端走道上方安装一个排风扇。 同时注意温、湿、气的协调管理。 通过棚外覆膜,可延长秋菇上市时间。 通过与对照相比,正好多收 1 潮菇,经济效益显著。 5 浙南蘑菇主要病虫害安全防控技术浙南蘑菇主要害虫为线虫和螨类;主要病害为疣孢霉、木霉等。 通过 3 年的调查研究、示范和集成国内外研究成果,对浙南地区蘑菇生产的病虫害防治,提出了以预防为主的十大安全综合防治技术。 注意环境卫生;注意菇房的选址;注意菌种选择;规范一次发酵堆料;注意空菇房消毒;严格培养料二次发酵工艺;覆土材料消毒,用线克(沈阳化工有限公司生产)200 倍液密封处理覆土 10d 揭膜,散发残留气体,再拌所需石灰,调整 切忌病虫源带入;播种后定期检查;创造有利于蘑菇生长的环境。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