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优122(水稻)内容摘要:
1、22(水稻) 【基本情况】汕优 122 是用我所新育成的优质恢复系广恢 122(连 836恢63/广恢 3550)与珍汕 97A 组配而成的感温型中迟熟组合。 在我省累计推广面积已达 为我省中迟熟杂交稻当家组合。 【特征特性】汕优 122 作为早稻种植,全生育期 122128d,比中熟对照种汕优96 迟熟 6d,比迟熟对照种汕优 63 早熟 5d,在梅州、河源等地作早稻种植能充分利用当地光能提高其产量。 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 110d 左右,既有一定的生长期,又适合当地的安全抽穗期及其最佳的充实灌浆期,是我省一些稻作区的最佳熟期。 在广东省杂交稻早造中熟组区试稻瘟病抗性鉴定中,汕优 122 稻瘟病全群抗 2、比为80%,其中 A 群为 50%,中 B 群为 100%,中 C 群为 中 D 群为 100%,中 E 群为100%,中 F 群为 80%,中 G 群为 100%不抗白叶枯病(抗性总评为 7 级)。 在我省各地种植表现抗稻瘟病,未发现造成病害性的损失。 广东省区试早稻米质外观鉴定为 3 级,比对照汕优 96 和汕优 63 都提高一个档次。 米质分析结果:粒长 宽 宽比 白率 50%,垩白度 直链淀粉 胶稠度 91些指标均比汕优 96 和汕优 63 有了明显的改进,尤其是直链淀粉和胶稠度更为突出,表现米质软硬适中,饭昧适口性好,适合大众的口味。 株高 长 22右,每穗 121123 粒,结实率 83% 3、85%,千粒重2526g。 生育期与汕优 46 相仿,营养生长期间早生快发,分蘖力强,长势旺生殖生长期叶片紧凑挺直,光能利用率好,对温光反应小。 秧龄弹性较好,生长量和生育期比较稳定,秆矮而粗,抗倒性较好,耐冷性强,易种易管,后期熟色好。 在较好的肥水条件下,产量高而稳,适应农民当前的种植管理水平。 该组合父本广恢 122 分蘖力强,有效穗多,花粉量大,花时好。 1998 年我所在海南春制 均单产 中 3产达 般比其他汕优组合高 525600kg/有较好的制种经济效益。 早造参加广东省杂交稻中熟组区试,平均单产 对照汕优 96 增产极显著,日产量 对照增产 1998 年早造参加杂交稻迟熟组复试,平均单产 4、对照汕优 63 减产 减产不显著,日产量 汕优 63 增产 早造熟期比汕优 96 迟熟 6d,比汕优 63早熟 5d。 1998 年晚造梅州市种植 7260般单产 上。 在广东省梅州、河源和韶关等地大面积种植表现出广泛的适应性和高度的稳定性,特别是晚造高寒山区和冷害较多的地区,其高产稳产性能更加突出,成为我省一些稻作区不可缺少的杂交稻组合。 【培育者】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地区及技术】a)注意稀播、匀播,培青分蘖壮秧,b)适时播种,及时移植,秧龄早造 30d,晚造 1820d 为宜。 c)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一般插植规格 穴插 2 粒谷秧为宜。 d)实行浅、露、晒相结合的管水方法,做到浅水移栽, 5、寸水活苗,薄水分蘖,够苗晒田相结合。 e)施足基肥,早施重施分蘖肥,促进分蘖早生快发,后期酌施穗肥。 及时防治虫害,夺取高产稳产。 制种技术要点:a)该组合父本广恢 122 分蘖力强,有效穗多,一般制种田达 150万180 万穗/南春制 12 月下旬播种,秧龄 2830d,05d,主茎叶片数为 广东秋制,播始期 7274d,主茎叶片数为 株开花历期 810d,开花高峰期在抽穗后 37d,单穗开花历期 45d,盛花期为 10:2011:00。 广东秋制父母本播差期以 152d,叶龄差 42 片为好海南春制父母本播差期以 252d 为宜。 父本分两期播种,前后相差 3d 为好。 b)培育适龄分蘖壮秧,合理密植,建立合理群体结构。 植规格父本 本为 母本行比为 2:(1416)。 c)科学施肥,合理用水。 采用前攻、中控、后补的施肥原则寸水回青,薄水分蘖,够苗晒田,后期干湿结合。 d)适时喷好九二 0和做好人工授粉,提高异交结实率。 及时防治病虫害和严格除杂去劣,保证质量。 专利查询。汕优122(水稻)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上海育成南方稻区惟一节水抗旱稻“标准品种”
2、国家审定的粳型旱稻品种;“沪旱 7 号”也已通过上海的审定。 干旱已成为中国粮食减产的主要原因。 水稻生产用水占全部农业用水量的七成,消耗了中国总用水量的一半左右。 发掘节水抗旱种质资源,培育和推广节水抗旱稻,是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缓解水资源危机的主要出路。 上海旱稻研究项目已育成的 3 个通过审定的节水抗旱稻品种,已在全国大面积推广种植,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北、浙江、江西、江苏、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