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高中历史第三册期中测试1内容摘要:

手段推翻清政府 D.孙中山顺应时代潮流发展,不断追求真理 1与旧三民主义相比较,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 A.“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B.其最重要之原则有二:一 曰“平均地权”,二曰“土地国有” C.“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 以土地,资其耕作” 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 所有” 毛泽东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 以下对毛泽东著作的文献对应连线不正确的是( )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 提出了“星星 之火,可以燎原”理论 B.《新民主主义论》 —— 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及前景 C.《论人民民主专政》 ——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D. 《关于正确处理 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 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 2原广州市政协主席陈开枝在回忆邓小平的文章中写道:“等于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摇摆不定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扭曲的方向摆正了。 ”材料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南方谈话” C.“文革”时期的全面整顿 D.中共十五大 2 1983 年国庆前夕,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 校题词。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这三个面向的实质是( ) A.教育的发展要适合本国国情 B.通过教育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 C.教育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 D.教育发展需要超前性 2邓小平提出:“如果 60 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地位。 ”对邓小平这段话理解准确的有( ) ①核武器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主要方式 ②当代社会激烈的经济、军事竞争,实施是科技力量的竞争 ③“两弹一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④科技事业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 1917 年,刘半农在《新青年》发表 文章《相隔一层纸》:“屋子里拢着炉火,老爷吩咐开窗买水果,说‘天气不冷火太热,叫任它烤坏了我’。 屋子外躺着一个叫花子,咬紧了牙龄对北风喊‘要死’。 可怜屋外与屋里,相隔只有一层纸。 ”这首诗反映出( ) ①打破旧体诗格律的束缚,追求形式上灵活自由 ②早期白话诗追求“真率”与“质朴” ③揭示了贫富差距、阶级的对立 ④“文学革命”是新文化的重要内容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 52分) 2( 24分)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一直受到世 人的瞩目,近年来更是受到世人的青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设的速度,引发了 世人包括中国人自己的惊奇。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球新增 100多所孔子学院,覆盖了 50多个目家和地区。 到 2020年,全球将建成 50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 “现在已经 不是我们要推广,而是各国的大学争着要办,挡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