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温棚金针菇的生料栽培内容摘要:

2、1213。 母种 710 天长满,原种和栽培种 30 天左右长满。 栽培料制作栽培料配方为:棉籽壳 85%、麦麸 13%、石膏 1%、碳酸钙 1%;或者锯末 77%、麦麸(或玉米粉、米糠、豆饼粉)20%、蔗糖 1%、石膏 1%、碳酸钙1%。 将棉籽壳、糠麸、锯末等主料和石膏、碳酸钙等不溶于水的辅料拌匀后,将蔗糖等能溶于水的辅料溶于水中后泼洒、拌匀。 拌料后堆成宽 1、的料堆,长度视场地而定,堆宽上下相差不超过 20 厘米。 表面盖草帘,保温保湿。 离表面 20 厘米处温度达 60维持 48 小时后翻堆,如此反复翻堆23 次。 翻堆应由上向下、由里向外。 翻堆后发酵,菌灵。 熏棚进料前 34 天,棚内每立方米用硫 3、磺 15 克或烟雾剂 34 克熏一次,进料后再熏一次,并及时通风。 播种建宽 80100 厘米的菌床。 播前地面喷一遍杀虫剂和杀菌剂。 先铺一层料后播一层种,如此播两层种,料厚 1517 厘米。 菌种用量为干料的10%15%,中间用量占五分之二,其余播在表面。 播种后表面撒一层薄料,用草帘覆盖,喷洒多菌灵,加盖地膜密封。 发菌管理控制温度在 23,空气相对湿度在 60%70%,棚内经常通风,同时早晚各抖动一次料面的地膜,以便通风。 30 天左右菌丝长满,达到生理成熟呈灰色。 催蕾温度控制在 13,8以下很难出菇,18以上子实体稀疏;湿度控制在90%。 每天揭膜通风 10 分钟,使菌丝变为白色,有棕色饴滴出现时出蕾。 菇长23 厘米时揭膜,通风干燥,使菇盖萎蔫。 菇柄仍有一定硬度时盖膜,并支撑起来,给予适宜温度和湿度;或者在菇长 3 厘米时,剪除菇尖和菌盖,将菌柄压在菌床上,给予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并提高二氧化碳浓度,4 天左右能出现密集的菌蕾。 采收菇柄长 1025 厘米,菌盖不开伞时,按住菌床后轻轻拔下菇体。 采收后拣去残菇,盖上薄膜,菌丝恢复生长后生产第二潮菇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