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丛矮病内容摘要:

2、不经卵传递。 病毒随带毒若虫且在其体内越冬。 冬麦区灰飞虱秋季从带病毒的越夏寄主上大量迁飞至麦田为害,造成早播秋苗发病。 越冬带毒若虫在杂草根际或土缝中越冬,是翌年毒源,次年迁回麦苗为害。 小麦成熟后,灰飞虱迁飞至自生麦苗、水稻等禾本科植物上越夏。 小麦、大麦等是病毒主要越冬寄主。 套作麦田有利灰飞虱迁飞繁殖,发病重;冬麦早病重;邻近草坡、杂草丛生麦田病重;夏秋多雨、冬暖春寒年份发病重。 防治方法(1)清除杂草、消灭毒源。 (2)小麦平作,合理安排套作,避免与禾本科植物套作。 (3)精耕细作、消灭灰飞虱生存环境,压低毒源、虫源。 适期连片中,避免早。 麦田冬灌水保苗,减少灰飞虱越冬。 小麦返青期早施肥水提高成穗率。 (4)药剂防治用种子量 60%甲拌磷拌种堆闷 12小时,防效显著。 出苗后喷药保护,包括田边杂草也要喷洒,压低虫源,可选用 40%氧化乐果乳油、50%马拉硫磷乳油或 50%对硫磷乳油 10001500 倍液,也可用 25%扑虱灵(噻嗪酮优乐得)可湿性粉剂 7501000 倍液。 小麦返青盛期也要及时防治灰飞虱,压低虫源。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