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田甘蔗“双高”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高”栽培技术甘蔗“双高”即高产、高糖栽培技术,平均单产 907 吨亩,比大面积水田蔗亩增产 4306;田间平均糖份 1430,比大面积水田蔗提高 118 个百分点。 其主要栽培技术:一、选用良种选用高产、高糖、抗逆性好、宿根性强的优良品种,如新台糖 22、新台糖 25,瑞引 95148、粤蔗 93159、梁材 9718、梁材 9751 等品种。 二、地块选择选排灌自如、沙壤土或壤土、土层深厚、肥力中等中上等、耕性好、向阳、交通便利、连片条件好的田块种植水田蔗。 坚持轮作栽培,重点实行水旱轮作。 三、新植水田蔗(一根蔗)的种植管理1、精细整地:在前茬作物收获后,于 1112 月进行耕犁 2、深 2530 厘米,充分曝晒、风化土壤、机耕细耙,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2、规范开沟:每丘田块四周开好宽 3050 厘米、深 40 厘米的排灌沟,田块较大的中间应开挖“十字”排灌沟,保证旱能灌、涝能排。 顺风向开挖植蔗沟,沟底宽 2530 厘米,深 3035 厘米。 蔗沟行距根据肥力情况确定:上等肥力土壤 100110 厘米,中等肥力 100 厘米,下等肥力 90100 厘米。 3、适时播种:采用地膜覆盖技术,于每年的 11 月至次年 2 月种植,1 月中旬播种最好。 4、采种及种苗处理:选无病虫害危害、蔗芽饱满、无混杂的蔗田采种。 用锋利的刀具砍种,每段 2 个芽,砍口要平整,斜面不宜过大,防止砍裂破损, 3、拣除病虫危害蔗节。 用 25的石灰水浸种 24 小时,也可用 10石灰水或草木灰蘸种苗切口,或用 50的多菌灵 1000 倍液浸种 10 分钟后再下种。 5、合理密植:每亩下种 4000 段双芽苗(8000 个单芽),力争每亩有效茎:大中茎种达 50006000 条,中小茎种达 60007000 条。 亩用种约 1 吨。 采用双行接顶,或双行三角形排列进行下种,蔗种紧贴沟底平植,蔗芽向两侧。 种苗尽可能植于底沟中部,两行种苗间距 1015 厘米,以保证盖膜后,种苗在采光范围内,利于提升温度,提早出苗,提高壮苗率。 6、科学施用底肥:重施优质农家肥,配施氮、磷、钾肥和多元微肥。 每亩施腐熟农家肥 100015 4、00 公斤,配施 40 公斤复合肥,多元微肥 12 公斤,或亩施腐熟农家肥 10001500 公斤,尿素 1015 公斤、普钙 40 公斤、硫酸钾 10 公斤。 对地下害虫危害重的田块,结合施底肥,每亩用 5的地虫灵 2 公斤或米乐尔 23 公斤预防。 摆好蔗种、施好底肥后,以湿润细土盖种,采用清理前一沟细土盖后一沟蔗种的方法,盖土厚度以盖过蔗种 23 厘米为宜,中部盖成凸瓦型以利盖膜。 7、及时盖膜、化学除草:用 40 厘米宽,00050008 毫米厚的地膜覆盖,两边压紧压实,紧贴土面,保证采光面宽在 20 厘米以上。 盖膜前,每亩用40阿特拉津 150200 毫升或 38的莠去津 150200 毫 5、升,兑水 4060 公斤均匀喷洒植蔗沟土面,随后进行地膜覆盖。 对蔗沟行间表土,待墒情稳定后,杂草出土之前的雨后喷施除草效果更好。 8、田间中耕管理:在分蘖中前期,结合揭膜每亩追施尿素 20 公斤,普钙 20 公斤。 对螟虫、蔗龟危害严重的田块,结合施分蘖肥,每亩采用 5的地虫灵颗粒剂 3、5 公斤或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米乐颗粒剂 35 公斤进行防治,并进行小培土和封草除草。 甘蔗进入生长期(78 月),重施攻茎肥,每亩施尿素 3540 公斤,普钙 30 公斤,追肥后进行大培土。 对蔗龟幼虫(土蚕)、蔗头象虫危害严重的田块,亩施5地虫灵 35 公斤,或 3的米乐尔 35 公斤进行防治。 或于 89 月放水淹 6、过垄面 35 天,杀死蔗龟幼虫。 在分蘖中前期,水份管理上注意促控结合,即土壤干燥时要及时灌水,下雨积水要注意排涝,使土壤保持湿润状态,促进分蘖培育壮苗。 在结合追肥防虫的基础上,对蔗龟危害严重的田块,再进行药物防治 12 次。 茎叶虫害防治主要抓好 78 月,910 月两次绵蚜虫、蓟马的防治,可选用80的敌敌畏乳油 600800 倍液,或 48乐斯本乳油,或 20力保丹乳油15002000 倍液,全田喷洒蔗株防治。 10 月至次年 3 月注意防治鼠害。 9、适时收砍,注意保护蔗头(蔗桩):砍蔗时,采用砍蔗小锄,于蔗茎入土35 厘米处快锄低砍,保证低位侧芽的萌发,为下季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宿根水田蔗 7、的管理1、回土松蔸上季甘蔗收砍后,及时进行蔗园清理,包括蔗叶杂草、排灌沟渠的清理,及时用快锄进行回土松蔸,铲平蔗头,松蔸深度 45 厘米呈凸瓦型,以利于低位蔗芽萌发、盖膜和培土。 结合松蔸,用 5的石灰水喷洒蔗头或用 50的多菌灵兑成 800 倍液喷洒蔗头防治凤梨病、赤腐病。 2、补施基肥由于上一季甘蔗生产,消耗地力较大,回土松蔸后,要进行补施基肥。 每亩补施硫酸钾 10 公斤、尿素 20 公斤、普钙 20 公斤,或施用腐熟农家肥10001500 公斤作基肥,以补充地力。 在蔗龟、蔗头象虫及螟虫危害严重的田块,结合施肥,亩用 5的地虫灵 23 公斤,或 3的米乐尔 23 公斤进行防治。 3、地膜覆盖采取 8、回土松蔸,补施基肥后覆盖地膜,能显著提高蔗头温度,提高蔗芽萌发率,甘蔗生长快,生长期长,有利于产量的增加和糖分的积累。 采用 50 厘米宽o0050008 毫米厚的白色地膜进行覆盖,做到紧贴土面,四周压紧压实,不通风漏气为宜,保证采光面宽 3040 厘米,盖膜前用 40阿特拉津或 38的莠去津 150200 毫升兑水 4060 公斤喷洒蔗蔸土表封闭除草。 盖膜后用40阿特拉津或 38的莠去津 150200 毫升兑水 4060 公斤喷洒行间土表除草。 4、查苗补缺、推广间套作技术宿根蔗缺苗较多是甘蔗增产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要及时进行查苗补缺。 最好采用育苗移栽补缺,于雨季初期进行,保证成活率。 对早砍蔗田,可推广间套种早熟矮杆豆类、绿肥、马铃薯、蔬菜等作物的增效技术,既能增加单位面积经济收入,又能培肥土壤,减轻甘蔗病虫害,增加甘蔗产量。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