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抗旱促早熟夏锄生产技术内容摘要:

2、要及时补种早熟品种或药剂防治。 1、补种。 最好补种以芸豆、红小豆、黑豆等经济效益较高的作物,补种同类作物时可选用生育短 1015 天的早熟品种。 2、对于播种期晚,因低温、干旱造成牙干、坏种地块,田间缺苗特别严重、需要毁种的地块,应选择早熟品种或替代作物,果断采取毁种,并采取密植栽培方式,充分利用有效积温,提高毁种作物的产量。 三、抓紧深松、铲趟,全力进行抗旱保墒、促早熟1、垄沟深松或铲前耥一犁。 在大豆子叶拱土后,要立即进行深度为 2025 厘米的垄沟深松,深松深度一般在 2530 厘米,可以疏松土壤、放寒增温、以促使豆苗早生快发、实现苗齐、苗壮。 同时增强了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能够减少土壤中水分的蒸 3、发,达到了抗旱保墒的目的。 对于没有深松条件的,也可采用铲前耥一犁的做法。 2、加强中耕培土。 抗旱、促早熟,早铲早趟早管理很重要。 大豆全生育期要力争做到三铲三趟。 中耕深度应随根系生长状况由深到浅再浅的方式进行,并伴随着中耕锄草,要向根部拥上,逐渐培起土埂,以利于耐旱、抗倒。 第 1 遍在大豆出苗后到第 1 片复叶展开前进行,铲后深趟不培土,趟深 1012 厘米;第2 遍在距第 1 次中耕 710 天,大豆苗高 10 厘米左右时进行,趟深 810 厘米;第 3 遍在距第 2 次中耕 1015 天,要在大豆封垄前趟完,趟深 78 厘米,培土要达到第一复叶节。 另外在大豆生育后期,对铲趟不净的杂草,8 月上 4、旬草籽形成前拔 1 遍大草。 四、选择安全、经济、高效的除草剂适时进行苗后茎叶处理草荒是大豆生产的大敌,如不及时清除,将会严重影响大豆产量。 因此对于没有进行化学除草或苗前土壤封闭处理除草效果不好的,应在大豆出苗后 23 片复叶期,杂草 24 叶期,防除禾本科杂草,每公顷用 5%精禾草克乳油9001500 毫升,或用 15%的精稳杀得乳油 7501000 毫升,或用 高效盖草能乳油 450 毫升,或用 霸浓乳剂 750900 毫升,或用 扑净乳油 12501500 毫升,对水 450 公斤喷雾。 防除阔叶杂草,每公顷用 25%的氟磺胺草醚 10001500 毫升,或用 24%克阔乐乳油 450 毫升 6、期进行,每公顷用尿素 10 公斤加磷酸二氢钾 斤溶于 500 公斤水中喷施,也可因地制宜喷施一些腐只酸、氨基酸等为主要成分的抗旱、促熟营养剂。 六、进行科学适时灌溉,确保大豆实现高产、稳产在大豆分枝期、花荚期、鼓粒期进行科学灌水,是解决干旱、确保大豆高产的一项有效措施。 有条件的地方应根据当时旱情状况和大豆生长发育需水规律进行适时灌水。 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喷灌等,一般喷水量为:分枝至开花期 30花至结荚期 3040荚鼓粒期 3035灌强度应小于土壤入渗速度,以地表不产生径流、不破坏土壤结构、地表不板结为原则,无漏喷,重复度 100200、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及时进行综合防治黑龙江省北部地区和 7、东部地区,重迎茬现象比较普遍,导致病虫害发生严重,因此各地要搞好预测预报,做好准备,及时指导防治,保证大豆提高质量,丰产丰收。 1、蚜虫。 点片发生并有 510%的植株卷叶或有蚜株率达到 50%时,百株蚜量达1500 头以上,天敌数量很少时,每公顷用 35%赛丹乳油 10001500 毫升,或用10%的吡虫啉 1500 克,或用大功臣每公顷 22 袋,兑水 450500 公斤。 2、红蜘蛛。 当田间发现有发生时,每公顷用 35%赛丹乳油 10001500 毫升,或用 维菌素制剂或混剂 150 毫升,兑水 450500 公斤喷雾。 3、大豆食心虫。 当上一年的虫食率达到 5%以上时达到防治指标,每公顷用 80%敌敌畏乳油 15002000 毫升制成毒棍,每 4 垄 1 行,每 5 米 1 根熏蒸,或用菊酯类的农药常量喷雾。 4、草地螟。 在草地螟大发生达到每株 1 头时,可用菊酯类药剂每公顷用225300 毫升常规喷雾。 5、病害防治。 对于大豆灰斑病、霜霉病等真菌性病害在发病初期可用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或 50%多菌灵胶悬剂 5000 倍液防治;菌核病可在大豆花期于垄台表而喷洒 50%的速克灵可湿性粉剂 1500 倍液,间隔 710 天再喷 1 次。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