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九上师说同步测试内容摘要:
)授之书 而 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 (6)小学 而 大 遗(连词,表转折) (7)则群聚 而 笑之(连词,表修饰) (8)如是 而 已(与“已”连用,表陈述语气) 3. 之 ( 1)古 之 学者必有师(助词,的) ( 2)人非生而知 之 者(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 ( 3)道 之 所存,师 之 所存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夫庸知其年 之 先后生于吾乎(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师道 之 不传也久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欲人 之 无惑也难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圣人 之 所以为圣(代词,指代这件事) (8)彼童子 之 师,授 之 书而习其句读者(助词 ,的;代词,指代童子) (9)句读 之 不知,惑 之 不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10)巫医乐师百工 之 人(代词,这,这一类) ( 11)郯子 之 徒(代词,这,这一类) ( 12)六艺经传皆通习 之 (代词,这,这一类) ( 13)作师说以贻 之 (代词,他,指代李蟠) 4. 其 ( 1) 其 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 ( 2) 其 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者) ( 3)夫庸知 其 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 ( 4) 其 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 5) 其 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 ”) 5. 于 ( 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 于 吾乎(介词,比) ( 2)而耻学 于 师(介词,向) ( 3) 于 其身也(介词,对于) ( 4)皆出 于 此乎(介词,从) ( 5)不拘 于 时(介词,表被动,被) 6. 也 (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 也 (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 ( 2)其闻道 也 固先乎吾(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 3)其为惑 也 终不解矣(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 4)其可怪 也 欤(句末语气助词,与“欤”连用,加强语气) 二、实词 1. 通假字 (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2)或师焉,或不焉 2. 古今异义 ( 1)古之 学者 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北京课改版九上师说同步测试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北京版必修一勾践灭吴基础练习
有敢不尽力者乎 ⑤ 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 ] A. ①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③④⑤ D. ①②③④ 4.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5. “ 生三人,公与之母 ” 的译文正确的一项是 [ ] A.生了三个孩子后,公家给他一个母亲。 B.生三胞胎的,由公家提供
北京版八上植物的有性生殖同步练习
殖和无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 ) A、能否由母体产生性个体 B、能否进行有丝分裂 C、能否形成生殖细胞 D、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二、非选择题 (一)填空题 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包括 、 、 、 和 的形成。 其中, 是受精的前提条件,它具有 和 两种方式。 植物的 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 鬼针草的果实形态别致,表面有许多构刺,它的传播方式是靠 带到远处,散布 开来。
川香优2号(杂交水稻)
2、稻区平均亩产 对照汕优 不显著),中下游稻区平均亩产 对照汕优 极显著);2002 年续试,上游稻区平均亩产 对照汕优63减产 不显著),中下游稻区平均亩产 对照汕优 63增产 极显著)。 2002 年生产试验,上游稻区平均亩产 对照汕优 63减产 中下游稻区平均亩产 对照汕优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播种期同汕优 63,秧田亩播种量 1015 公斤;2、合理密植:一般肥力田块亩栽 穴
北京版六年下比例尺同步练习题
X∶ 5=∶ 18111 = X222 x = 45 ∶ = x∶ 34 ∶ x=3∶ 12 四、 应用题。 1. 一个半径长是 4。
北京版四年下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同步练习题
- (8)+++ 四、火眼金睛辩对错。 1. 整数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对小数同样适用 ( ) 2. +- +=0 ( ) 3. 计算小数加减法,得数的小数部分有 0的要把 0去掉 ( ) 4. 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一定要先算加法,后算减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