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七上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同步测试题内容摘要:
捕食关系 雄梅花鹿争夺配偶 共生关系 海葵与蟹互惠互利 25.关于生物生活环境的正确叙述是 ( ) A.动物的生活环境是一成不变的 B.植物的生活环境四季不变 C.一种生 物可以在任何环境中生存 D.任何生物都生活在它所适应的环境中 26.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物离不开环境,但不影响环境 B.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C.生物与环境之间彼此孤立、互不影响 D.环境不能制约生物的存在 27.葫芦藓只能生长在背阴、潮湿的环境中,起决定作用的生态因素是 ( ) A.阳光 B.温度 C.空气 D.水分 28.松、杉、小麦等植物在强光下生长得好,人参、三七等植物在弱光下生长得好。 对此有影 响的环境因素是 ( ) A.光照 B. 温度 C.空气 D.土壤 29.农民种水稻的田里经常长一种叫“稗”的杂草,在相同条件下,其种子的萌发率比水稻高,长势好,成熟早,因此,很难把它从水稻田里驱除干净。 从中可以得知,稗和水稻之间的关系是 ( ) A.合作关系 B. 竞争关系 C.捕食关系 D.共生关系 30.在实验设计中,下列选项不能作为一组对照的是 ( ) A. 25℃和 0℃ B. 有光和无光 C.有空气和无空气 D.温度和水分 31.到了寒冷的冬天,法国梧桐树的叶纷纷落下,而松树依然郁郁葱葱。 这表明( ) A.法国梧桐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B.松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C.它们都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D.它们都适应寒冷的环境 32.为了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张华同学测定了校园草地一天中的湿度,数据见下表 (单位:% )。 请你根据数据回答: 早晨 (湿度值 ) 中午 (湿度值 ) 晚上 (湿度值 ) 草地 1 2 3 1 2 3 1 2 3 81 90 95 75 73 76 93 97 98 ( 1) 对 数据分析处理后,在下图坐标上绘出一天中草地湿度变化曲线。 (2)从表中反映出来的情况,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 (3)如果实验当天有雾,能得出准确结论吗 ?为什么 ? 33.海水深处也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五彩世界,形态各异的海生动物应有尽有,但唯独不会有绿色植物。 请你解释这一自然现象。 3。北师大版生物七上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同步测试题
相关推荐
的山地蝗,放到灰褐色 山地背景中,然后放人几只鸡, 1分钟后,山地蝗被吃掉 4只。 第二组:捉取 30 只灰褐色的山地蝗,放到绿色草丛的背景中,然后放人了同样数目的鸡, 1分钟后,山地蝗被全部吃掉。 根据以上实验完成下表。 请你再思考一下,以上实验中,变量是什么 ?说明了什么问题 ? 组别 放入蝗虫 蝗虫颜色 背景颜色 放入鸡 时间 剩余蝗虫 第一组 第二组 14.为了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0.医生给低血糖病人在静脉内注射 5%的葡萄糖,其主要目的是 ( ) A.供给全面营养 B.供给水分 C.维持细胞 正常形态 D.供给能量 21.我们日常所说的“血缘关系”,其中的“血”,实际上是把它当作下列哪一项使用 ( ) A.血液 B.血浆 C.血细胞 D.遗传物质 22.生物学家得到一些细胞的碎片,这些碎片可以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这 些碎片是 ( ) A.叶绿体 B.线粒体
细胞核大、分裂迅速 B.细胞体积大、排列不够整齐 C.细胞迅速伸长,内有较大的液泡 D.细胞体积小、排列紧密、细胞核小、分裂迅速 A B C D E 33.当蚕豆长出约 2厘米长的幼根时,在离根尖 2, 5毫米处,画出 8条等距的横线,将此蚕豆放在适宜条件下使之生长。 过些天,幼根长长了,此时 看到的横线距离是 ( ) A.横线间距无变化 B.分生区域横线间距明显增大
今天合肥的最低气温是零下 5度”,张红同学说不完整。 你认为正确、完整的预报应是“今天合肥的最低气温是 ______。 ” 14.下面关于常用温度计的使用中,错误的是 [ ] 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的最高刻度的温度; B.温度计的玻璃泡要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D.读数时,要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再读数。 15.甲、乙两支体温计的示数均为
对原有的校园 _____做大的改动。 9.为什么我国西部开发强调要退耕还林还草 ?收集资料了解这样做的道理。 10.你参加植树活动了吗 ?请你归纳出几条植树造林的重要意义。 11.绿化造林本来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如果不考虑 具体的环境条件,它也可能产生副作用。 人们在西北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存在着“误区”。 简单的以为生态环境建设就是绿化造林,增加森林覆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