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几种病害的防治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云纹叶枯病茶云纹叶枯病是茶树常见而严重的叶部病害。 该病分布很广,遍及茶区,被害株往往生长不良、新植不壮、芽头瘦弱、未老先衰,严重影响产量。 该病害的防治方法:育健壮茶株。 合理使用农药,避免产生药害;及时中耕除草,疏松土壤;做好茶园排水或抗旱、抗寒工作,创造有利于茶树生长的环境,促进茶树健壮,提高抗病力。 少病菌来源。 对重病茶园,冬春期应摘除病叶,清理枯枝落叶或进行茶园冬耕,将表土病叶深埋,以阻断病害来源。 在发病期间,摘除病叶,防止传染发病。 制病害蔓延。 由于该病的发生与小绿叶蝉、螨类、黑腐病和红锈病等有一定关系。 因此,防治该病应结合防治上述病虫进行。 可选喷下列药剂:石灰半量式波尔多 2、液(喷后 20 天才可采摘)、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0001500 倍液、农用抗菌素放线酮 3050后 5 天可采摘)、抗菌素风光霉素 后 7 天可采摘)、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600800 倍液(喷后 15 天可采摘),每亩喷药量 6075 公斤,1015 天喷一次,共喷两次。 在未采摘的茶园或苗圃,也可以喷施上述药剂。 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缩短时间,增加喷药次数,以达到更好的防病目的。 对茶小绿叶蝉和螨类,可根据虫情喷施下述药剂:40%乐果乳剂 5001000 倍液、90%敌百虫结晶 500 倍液、80%敌敌畏乳剂 500 倍液。 这几种杀虫剂不能与碱性农药波尔多液混合使用,否则会降 3、低药效和造成药害。 二、茶饼病茶饼病是真菌性病害,分布较普遍,是高山茶区的一种重要病害。 该病主要侵害茶树的幼嫩芽梢,不仅对产量影响极大,而且用为害后的茶叶制成的干茶,味苦、质脆、碎片多,品质显著降低。 该病的防治方法:病区应禁止一切带病茶苗、接穗和插条外运,以保护无病区和新区茶园。 除杂草;调节肥料的种类及施用时期,适当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过施氮肥;及时修剪,摘除有病枝叶。 9 月下旬以后,如遇阴天多且温度低的天气时,应及时进行分批采摘,采 1 芽 23 叶留鱼叶,并将对夹芽梢(滞育芽)及时采摘干净。 天气酷暑时,病菌在茶园内不能度过日照长、气温高的夏季,而只能在荫蔽的茶树上进行不断侵染和越夏。 所以, 4、加强茶园管理,使茶园通风透光,以消灭病菌的越夏场所,是预防该病发生的“个重要措施。 用的药剂有:多菌灵、托布津和甲基托布津等内吸性有机杀菌剂。 每亩选喷上述药剂 5001000 倍液,亩喷量 75100 公斤,隔 10 天喷一次,共喷 23 次(喷后 15 天可采摘)。 如无上述药剂,也可喷 灰半量式波尔多液,每亩喷 75100 公斤,隔 1014 天喷一次(喷后 20 天可采摘)。 三、茶黑腐病茶黑腐病在一些茶区发生也较普遍,严重的株发病率高达 52%。 若防治不好,不仅使茶叶连年减产,而且茶树生势逐渐衰弱,甚至枯死。 其防治方法:农业技术全集之植,除病枝叶,减少菌源。 对严重发病的茶园应进行较大的修剪, 5、并将修剪的病枝叶清除烧毁。 修剪后全面喷施 灰倍量式波尔多液一次,每亩喷药液 6075 公斤。 强茶园通透性。 清除茶园周围的森林、灌木等过密的荫蔽树和杂草,使茶园通风透光。 早发现,及时喷药防治。 经常检查叶片是否发病,一经发现即摘除病叶枝,并进行喷药封锁,以防止扩散蔓延。 喷施药剂有:灰等量式波尔多液,亩喷 75 公斤,隔两星期喷次(喷后 20 天可采摘);2%岗毒素 1000 倍液,亩喷 60100 公斤,或 5%田安水剂 600 倍液、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1000 倍液,或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8001000 倍液,或 50%纹枯利乳剂 8001000 倍液,亩喷 75100 公斤。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