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麦4041(小麦)内容摘要:
1、041(小麦) 衡麦 4041是河北省农科院旱地作物研究所育成的中熟高产小麦新品种,亲本组合为冀麦 26号/211冀麦 26号。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熟、冬性、多穗型品种,比鲁麦 14早熟 23 天,比冀麦 36早熟 12 天。 幼苗匍匐,前期生长稳健,中后期生长茂盛,分蘖力强,成穗率高。 株型紧凑,叶片上冲,通风透光好,穗容量大。 矮秆,株高 70厘米左右。 小穗排列较密、穗密度为 长 78 厘米,芒较短,白壳,白粒,营养、加工品质均较好。 一般亩穗数 48万50 万,穗粒数 33个左右,千粒重平均 38克。 经河北省农作物品质检测中心测定,衡麦 4041籽粒蛋白质含量平均 赖氨酸含量 面粉沉降值 面筋 干 2、面筋 面团吸水率 563%,形成时间 定时间 重平均 779克/升,最高 840克/升。 该品种高抗白粉、叶锈、条锈、叶枯、赤霉等多种病害,抗寒、耐早、抗干热风,落黄好。 抗倒性强,一般亩穗数 50万左右,无倒伏危险。 衡麦 4041在 19921998 年在河北等 7省各级各类试验和示范中,对照增产 最高亩产 育者河北省农科院旱地作物研究所地区及技术该品种适宜在冀中南麦区、山西的运城、临汾,山东的临沂、德州、聊城、济南,河南的安阳、延津、鹤壁,陕西泾阳以及甘肃天水、江苏连云港等地种植,1998 年累计推广面积近 800万亩。 预计在黄淮北片麦区累计推广面积可达 2000多万亩,可创经济效益 12亿多 3、元。 栽培规程:勿过早。 在适期播种、水肥管理较好的条件下,亩播量可控制在 911 千克,中水肥条件下可适当增加用种量。 超出适期范围,每晚播 2天,增加用种。 或按积温控制,低于 400每减少10增加 于 300按晚播麦处理。 用纯氮 克省(碳铵 50千克/亩或磷酸二铵2025 千克/亩加碳铵 30千克/亩),五氧化二磷 912 千克/亩(地产磷肥75100 千克/亩或磷酸二铵 2025 千克/亩)。 缺钾地区适量增施钾肥。 追肥可用纯氮 克/亩(尿素 2025 千克/亩),追肥时间根据群体大小而定,如群体较大可分两次施入,即随春季第一水施 60%、第二水施 40%,如群体较小,可在春季浇第一水时一次全部施入。 穗至开花、灌浆水 34 次。 春季第一水必须根据分蘖动态和天气变化确定浇水时间,如最高茎超过 110万/亩可适当晚浇。 好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 其他病、虫、草害可根据当地发生情况及时防治。 审定情况 1997年 2月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专利查询。衡麦4041(小麦)
相关推荐
,前 2s的平均速度是 8m/s,后 8s的平均速度是 18km/h,则整个过程中物体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____m/s。 5.小明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琴声是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6. 男低音歌唱时女高音轻声伴唱,男低音与女高音相比较,男低音的响度 __________(填“大”或“小” ),女 高音的音调 __________
法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①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 ; ③____________ ; ④___________。 ( 2)要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应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 18( 5 分) 生活、生产、环保等都离不开化学。 我们学习了化学知识后,观察物质世界就要从化学视角看。 节假日,某班同学去郊外进行野炊活动
布满虫口虫道,不能加工和食用,并加快腐烂,造成减产。 生产中,可及时采取下列方法进行毒杀防治,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一、喷乐斯本。 在红薯生长发育期间,每 1015 天叶面喷洒一次 1000 倍乐斯本水溶液,均匀喷湿所有的叶片,以开始有水珠顺着茎叶流向根部为宜,连续喷洒 35 次。 乐斯本是种渗透性很强的杀虫剂,它会通过藤蔓传导到地下部,将地下害虫杀死,保护地下薯块。 二、淋茶麸液。
1、们总结出亩产鲜薯 3000斤的高产无公害优化施肥技术模式:机、生物技术相结合,施足基肥。 红薯虽具有耐瘠的特性,但其生长期长,吸肥力强,消耗土壤中的养分多。 因此,必须施足基肥,才能充分发挥其高产性能。 在测土化验土壤肥力的基础上,实行配方施肥,对于中等以上肥力、土壤中有机质含量 1%以上、速效氮 上、速效磷百万分之二十以上、速效钾百万分之一百以上的地块,一般亩施优质农家肥
1、、粉丝色泽灰暗原因:红薯经打浆分离沉淀,得到的淀粉,通常叫毛粉。 毛粉含杂质、酚类物质,色素多,呈灰白色,其中的酚类物质极易氧化褐变,制成粉丝后必然发黑。 解决办法:精制淀粉。 方法是:将毛粉加水 23 倍,搅动,加入适量的薯类淀粉脱色剂,约 20 分钟后,再用 120 目尼龙网筛过滤。 滤出液经 46 小时淀后,去掉上层清水,再加水搅拌,再沉淀。 如此 3 次,即可达至脱色与净化目的。 二
14. 24 15. 32 16. 21n 三 、 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 ( 17) (本小题满分为 12分 )解: ( I)由已知 得 ,化简得 故..............................................................................................6 分 ( II) 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