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xx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内容摘要:
同学建立了纵轴表示 h 的坐标系,你认为坐标系的横轴应该表示 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 g’ ,若要求出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还需测出___________ (写出物理量及符号);计算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v ( 2)木板与水平桌面间的 夹角 ,表达式为 222 cotgh vgh ( 1)最简单直观地函数图像是正比例函数图像(或者一次函数图像),由21c o s s in 2hm g h m g m v 可知 212 c o thvg ( 1- ),所以以 2v 作为自变量较好。 ( 2)由 21c o s s in 2hm g h m g m v 可知,要求出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还需测出木板与水平桌面间的夹角 ,表达式为 222 cotgh vgh 【考点】探究做功与速度的关系 14.( 9 分)有以下可供选用的器材及导线若干,要求使用个数最少的仪器尽可能精确地测量一个电流表的满偏电流. A.待测电流表:满偏电流约 700~ 800 A、内阻约 l00 、刻度均匀、总格数为 N. B.电流表:量程 、内阻 . C.电压表:量 程 3V、内阻 3k . D.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 200 . E.电源:电动势 3V、内阻 . F.开关一个. (1)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在每个选用的仪器旁标上题目所给的字母序号. (2)测量过程中测出多组数据,其中一组数据中待测电流表 A 的指针偏转了 n格,可算出满偏电流 maxIA =___________,式中除 N、 n外,其他字母符号代表的物理量是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如图 m VNUI nR U为电压表读数, RV为电压表内阻 ① 电压表量程 3V,内阻 3KΩ ,满偏电流为g 3VI 0 . 0 0 1 A 1 0 0 0 A3 0 0 0 = =,与待测电流表类似,可以当作电流表使用,与待测电流表串联即可; 题目中的电流表量程 ,偏大,不需要; 采用滑动变阻器分压式接法,电压可以连续调节. 电路图如图所示: ② 待测电流表总格数为 N,电流等于电压表电流,为:VUI R ; 电流表与电压表串联,电流相等,故:gn N I I: : 故g VNI N UI n n R =( U为电压表读数, RV 为电压表内阻) 【考点】电表的改装 三、选做题(共 15分)请在 1 1 17题中选做一题 15.【选修 33】( 15 分) (l)( 6 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 1 个得 2 分,选对 2 个得 4分,选对 3个得 6分;每选错 1个扣 3分,最低得分为 0分) A.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小 B.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可能为零,瞬时速度不可能为零 C.液体与大气相接触,表面层内分子所受其他分子的作用表现为相互吸引 D. 0℃ 的铁和 0℃ 的冰,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相同 E.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次数与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和温度有关 【答案】 CDE A、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 的标志,诞生物体的内能和物体的温度体积以及物质的量有关,故A错误; B、绝对零度不能达到,所以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瞬时速度可能为零,故 B 错误; C、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即液体表面表现为张力,是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液面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故 C正确; D、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故 D正确; E、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次数,决定气体的压强,因此与单位体积内分子数和气体的温度有关,故 E正确。 故选 CDE。 【考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2)( 9分 )一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汽缸内,初始时气体体积为 3. 010 3 m,测得此时气体的温度和压强分别为 300 K和 1. 010 5 Pa,加热气体缓慢推动活塞,测得 气体的温度和压强分别为 320 K和 1. 010 5 Pa. ① 求此时气体的体积. ② 保持温度为 320 K不变,缓慢改变作用在活塞上的力,使气体压强变为 8. 0l0 4 Pa,求此时气体的体积. 【答案】 332V 10 m 333V 10 m ( 1)初状态: 5 3 31 1 1P 1 .0 1 0 P a V 3 .0 1 0 m T 3 00 K , , 末状态: 52 2 2P 1 .0 1 0 Pa V T 3 2 0 K , 未 知 ,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 1 2 212PV P VTT ,得: 332V 10 m ( 2)缓慢改变作用在活塞上的力时,气体做等温变化, 初状态: 5 3 322P 1 .0 1 0 P a V 3 .2 1 0 m , 末状态: 433P 8 .0 10 Pa V , 未 知, 根据玻意耳定律: 2 2 3 3P V PV 得: 333V 10 m 【考点】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16.【选修 34】( 15 分) (1)( 6 分)如图所示,两列简谐横波分别沿 z 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两波源分别位于x= m 和 x= m处,两列波的速度均为 v= m/s,两波源的振幅均为 A=t=0时刻两列波的图象(传播方向如图所示),此刻平衡位置处于 x= m和 x= m的 P、Q两质点刚开始振动.质点 M的平衡位置处于 x= m处,关于各质点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填正确答 案标号.选对 1个得 2分,选对 2个得 4分,选对 3个得 6分;每选错1个扣 3分,最低得分为 0分) A.两列波相遇过后振幅仍然为 2 cm B. t=l s时刻,质点 M的位移为 4 cm C. t=l s时刻,质点 M的位移为 +4 cm D. t= s时刻,质点 P、 Q都运动到 M点 E.质点 P、 Q的起振方向都沿 y轴负方向 【答案】 ABE A、相遇过后振幅不变,故 A正确; BC、由图知波长 λ= ,由 vT得,波的周期为 T 1sv,两质点传到 M的时间为 3T4,当 t=1s时刻,两波的波谷恰好传到质点 M,所以位移 为 4cm,故 B正确 C错误; D、质点不随波迁移,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所以质点 P、 Q都不会运动到 M点,故D错误; E、由波的传播方向根据波形平移法可判断出质点的振动方向:两列简谐横波分别沿 x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则质点 P、 Q均沿 y轴负方向运动,故 E正确。 故选 ABE。 【考点】横波的图像;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2)( 9分)用氦氖激光器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已知使用的双缝间距离 d= mm,双缝到屏的距离 l =,测得屏上干涉条纹中亮纹的间距是 cm,氦氖激光器发出的红光的波长是多少。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xx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