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挂果期蒂蛀虫防治内容摘要:

2、天,产卵前期约 4 天,一个世代约 20 余天。 成虫是细小蛾子,飞翔力不强,白天多静伏在树冠内枝干上,受惊扰则作短暂飞舞后再停息在原树,很少远飞。 一般在早晨交尾,晚上产卵,卵粒单个散产在荔枝果实龟裂片缝间,着卵较多在幼果中下部果皮或近成熟和成熟果实的果蒂上,幼虫孵化后多从卵壳底面直接蛀入寄主。 当幼果种核腔内为液状物(即第二次生理落果之前)时,幼虫不会蛀食种核;而果实膨大期种腔内形成白色固态物时会蛀食核内子叶,果实内种核坚硬(接近成熟后)则取食种柄(即蛀蒂)。 成熟幼虫脱离果实后就在果穗、叶片、地面杂草或落叶上吐丝化蛹。 根据以上特性,荔枝挂果期防治蒂蛀虫应采取如下措施:1、在第二次生理落果高峰后期 3、开始进行发生期预测预报。 主要通过查蛹,掌握各代成虫羽化达 40%80%时喷药,主要杀灭成虫和初孵幼虫;在采果前 40 天左右时检查果实上的着卵量,当着卵量达 1%时要喷药防治;此外,采果前 20天和 10 天各喷药一次。 2、在第二次生理落果高峰之前和采果之后一般不要随意喷药,主要通过整改放梢、控冬梢、短截花穗等措施控制虫源的增加。 保护天敌,如寄生蜂、蚂蚁等要控制其数量。 3、选用的药剂要有较强的触杀和渗入果皮特性,以杀死成虫和低龄幼虫,供选择的药剂有:农斯特(40%乳油)10001500 倍,虫地乐(55%乳油)1500 倍,阿锐宝(油)10001500 倍,强雷(25%乳油)1500 倍。 喷药时注意喷在树冠内膛枝干和果实上。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