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金针菇优质的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2、主料中,第二天再将辅料加入一起拌匀。 金针菇适合偏酸性培养基,一般不需要加石灰或石灰水。 常用的金针菇栽培菌种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淡黄至金黄色的金针菇,如杂交 19 等;一类是白色金针菇,如白金 5 号、6 号等。 黄色金针菇适宜温度范围广、适应性强、出菇快、产量高。 白色金针菇出菇速度慢、抗病性也不如黄色金针菇,且不适宜在温度较高的地区和季节栽培。 另外,还要做好菇房、灭菌锅以及栽培袋和杀虫、灭菌药械等的准备工作。 三、灭菌及接种 培养料袋可选用长 35 40 厘米、宽 1417 厘米的乙烯或丙烯袋。 每袋装料 400500 克,袋口和四周要压紧,袋的上部留 18 厘米左右的空间,以便日后金针菇拉长生长。 装好料后再扎紧上头,竖放在常压灭菌锅内,灭菌 10 小时后出锅接种,接种室要注意消毒,采用开放式接种时尤其要做到无杂菌接种。 四、及时采收 接种后 23 天,菌丝开始萌发,78 天吃料蔓延,经 40 天左右菌丝即可长满。 长满菌丝的菌袋既可移人栽培室,也可排放地下或排放于网架上。 将袋口打开即可出菇。 袋口拉开后水分易蒸发,要注意保湿。 当金针菇长到 15 厘米高、菇盖未开时即可采收。 每潮菇采后要注意搔菌催菇。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