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四川省达州市高考物理一模试卷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为( ) 2 D.我国未来空间站的运行周期约为 24h 【考点】 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 【分析】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比较线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关系. 【解答】 解: A、因两者的质量不确定,则无法比较其机械能.则 A 错误 B、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可得: v= ,则此次对接后的运行速度与上次对接后的运行速度之比约为 ,则 B 错误 C、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ma,可得 a= ,则此次对接后的向心加速度与上次对接后的向心加速 度之比约为( ) 2=( ) 2,则 C 正确 D、我国未来空间站的高度小于同步卫星的高度,则其运行周期小于 24h,则 D错误 故选: C 5.在两个足够长的固定的相同斜面体上(其斜面光滑),分别有如图所示的两套装置(斜面体 B 的上表面水平且光滑、长方体 D 的上表面与斜面平行且光滑, p是固定在 B、 D 上的小柱,完全相同的两只弹簧一端固定在 p 上,另一端分别连在 A 和 C 上,在 A 与 B、 C 与 D 分别保持相对静止状态沿斜面自由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弹簧都处于拉伸状态 B.两弹簧都处于压缩状态 C.弹簧 L1处 于压缩状态,弹簧 L2处于原长 D.弹簧 L1处于拉伸状态,弹簧 L2处于压缩状态 【考点】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弹性和弹力;胡克定律. 【分析】 先由整体法求出沿斜面向下运动的加速度,然后分别对 A 与 B 进行受力分析即可. 【解答】 解: A 与 C 保持相对静止,则二者向下的加速度是相等的,设它们的总质量为 M,则: Ma=Mgsinα 所以: a=gsinα 同理,若以 B、 D 为研究对象,则它们共同的加速度大小也是 gsinα. 以 A 为研究对象, A 受到重力、斜面体 C 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时,合力的方向在竖直方向上,水平方向的加速度: ax=acosα=g•sinαcosα 该加速度由水平方向弹簧的弹力提供,所以弹簧 L1处于压缩状态; 以 B 为研究对象,则 B 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作用时,合力的大小: F 合 =mgsinθ 所以, B 受到的重力、斜面的支持力作用提供的加速度为: a=gsinα,即 B 不能受到弹簧的弹力,弹簧 L2处于原长状态. 故选项 C 正确, ABD 错误. 故选: C 6.如圈所示,质为 m的一辆小汽车从水平地面 AC 上的 A 点沿斜坡匀速行驶到B 点. B 距水平面搞 h,以水平地面为零势能面,重力加速度为 g.小汽车从 A点运动到 B 点的过程中(空气阻力不能忽 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合外力做功为零 B.合外力做功为 mgh C.小汽车的机城能增加量为 mgh D.牵引力做功为 mgh 【考点】 动能定理的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动能定理分析合外力做功情况,从而分析牵引力做功;根据动能和重力势能的改变可明确机械能的改变量. 【解答】 解: A、汽车匀速运动,动能不变,则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合外力做功为零,故 A 正确, B 错误; C、小汽车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了 mgh,则可知小汽车机械能增加量为 mgh,故 C 正确; D、对上升过程由动能定理可知,牵引力的功 等于重力势能的增加量和克服阻力做功之和,故牵引力做功一定大于 mgh,故 D 错误. 故选: AC. 7.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力 F 的作用下,经过时间 t、通过位移 l后,动量为 p、动能为 EK.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保持水平力 F 不变,经过时间 2t,物体的动量等于 2p B.若将水平力增加为原来的两倍,经过时间 t,物体的动量等于 2p C.若保持水平力 F 不变,通过位移 2l,物体的动能小于 2EK D.若将水平力增加为原来的两倍,通过位移 l,物体的动能大于 2EK 【考点】 动量定理;动能定理的应用. 【分析】 根据动量定理,得出动量的变化量,根据动能定理,得出动能的变化量. 【解答】 解: A、根据动量定理 ,保持水平力 F 不变,经过时间2t,( F﹣ f) •2t=p′,可知 p′=2p,故 A 正确; B、根据动量定理 ,若水平力增加为原来的 2 倍,经过时间 t,则有( 2F﹣ f) •t=p′,则 p′> 2p,故 B 错误; C、根据动能定理 ,保持水平力 F 不变,通过位移 2l,有 ,则有 ,故 C 错误; D、根据动能定理 ,将水平力增加为原来的两倍,通过位移 l,有,则有 ,故 D 正确; 故选: AD 8.如图甲所示,一轻弹簧的两端与 质量分别为 m m2 的两物块 A、 B 相连接,并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现使 B 获得水平向右、大小为 6m/s 的瞬时速度,从此刻开始计时,两物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从图象提供的信息可 得( ) A.在 t1, t2时刻两物块达到共同速度 2m/s,且弹簧都处于伸长状态 B.从 t3到 t4时刻间弹簧由压缩状态恢复到原长 C.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 m1: m2=2: 1 D.在 t2时刻, A、 B 两物块的动能之比为 Ek1: Ek2=4: 1 【考点】 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 【分析】 两个滑块与弹簧系统机械能守恒、动量守恒, 结合图象可以判断它们的能量转化情况和运动情况. 【解答】 解: A、从图象可以看出,从 0 到 t1的过程中弹簧被压缩, t1时刻两物块达到共同速度 2m/s,此时弹簧处于压缩原长状态,由图示图象可知, t2时刻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速度不同,故 A 错误; B、由图示图象可知,从 t3到 t4时间内 A 做减速运动, B 做加速运动,弹簧由由压缩状态恢复到原长,故 B 正确; C、由图示图象可知, t1时刻两物体相同,都是 2m/s, A、 B 系统动量守恒,以 B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2v1=( m1+m2) v2 ,即 m2 6=( m1+m2) 2,解得: m1: m2=2: 1,故 C 正确; D、由图示图象可知,在 t2 时刻, A、 B 两物块的速度分别为: 4m/s、﹣ 2m/s,两物体的动能之比为 Ek1: Ek2= m1vA2: m2vB2= 2m2 42: m2 (﹣ 2)2=8: 1,故 D 错误; 故选: BC.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2 题 第 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33 题 第 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 129 分) 9.小莉和她的同学综合图示的方法,利用简易实验器材, 一把刻度尺,一质量 为 m=300g 的重物,测量自己头发丝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并与网上获取的正常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