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西葫芦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内容摘要:

2、播途径主要有三:一是种子带毒传染;二是带病毒的蚜虫、灰飞虱等传染;三是田间作业时与感病植株接触后,再与无病植株接触,无病植株被感染。 另外,在强日照、高温、高湿或是严重干旱的自然环境里病害蔓延迅速。 作倒茬栽培秋西葫芦地块要选用 3 年内未种过瓜类作物、茄果类作物和烟草的地块。 用抗病品种应选择有较强抗病性品种,如天津 25 号、邯郸西葫芦等。 子消毒播前先将种子放入 5560的温水中浸泡 15 分钟,再放入 10%磷酸三钠中浸泡 2030 分钟将种子消毒。 捞出冲洗干净,催芽播种。 整播期播期应适当推迟,尽量使西葫芦感病阶段避开高温、高湿季节,避开蚜虫、灰飞虱成虫活动成期。 冀东地区播期一般在立秋前后(日 3、平均气温稳定在 2425)秋高气爽时为宜。 育壮苗精细整地,667 平方米施充分腐熟农家肥 5000 千克以上,沟施三元复合肥 40 千克。 同时加强田间肥水管理,促使植株健壮生长,增强秋西葫芦本身的抗病性。 盖地膜秋西葫芦起垄栽培,在行间铺 30 厘米宽的银灰色地膜,地膜反光,对传毒蚜虫和灰飞虱等有驱避作用。 温西葫芦与玉米按行比 41 套作,玉米为西葫芦遮阴降温。 高温期间,在傍晚或夜间灌水降温。 降温可有效地减轻病毒病的发生。 间作业要防病田间作业应禁止吸烟;接触过病株的手和工具要及时用肥皂水或磷酸三钠水冲洗消毒;为减少病毒沾花接触传染,将 花改为防落素喷花。 药防虫抓住西葫芦出苗前这一关键时期,用药剂防治田间和地块周围杂草上的蚜虫、灰飞虱、白粉虱等 12 次。 出苗后还要继续喷药,7 天 1 次,可喷 1 遍净、扑虱灵、溴氰菊酯等,也可在田间设置黄板诱杀。 药防治病害西葫芦出苗后利用 83 增抗剂和抗毒剂 1 号,隔 7 天喷 1 次,连喷 57 次,两药交替使用。 一旦发病,于初期喷洒病毒 A 或植病灵等药剂。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