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复黄瓜经济效益佳内容摘要:
2、 101中农 2 号、4 号、津研 4 号、7 号等号种。 须高垄栽培以利排水防涝,使土保持良好的透气性,促进黄瓜根系发育和功苗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能力。 在蜡熟中期抢收小麦后,立即整地做,抢时播种。 播种期可从 6 月下旬至 7 月中旬播种。 棵小,要密植才能获得较量。 一般垅距 50 厘米,株距20 厘米或 40 厘米双株,亩保苗 6000 株以上。 长速度快,产种植颏度大,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在保证氮素供应的同时,还必须配合磷、钾等肥料,以增加抗病性和提高产量。 麦收后结合整地作垄亩施优质农肥 3000 公斤,播种时亩施口肥磷酸二铵 15 公斤。 出苗后松土锄草 2,5 叶期结合灌水,斤,配合追磷酸二铵和 3、硫酸钾 4斤。 以后做到少追勤追,每采一次瓜追一次肥,每次亩追入耐烦酸氢铵 斤左右,顺水冲入水中。 生育期间结合病虫防治喷施 酸二氢押 2。 秋黄瓜浇水要采用小水勤浇的办法,以协调浇水和黄瓜喜湿怕涝以及夏秋高温多雨环境之间存在的矛盾,达到不旱、不涝、又能经常降温,改善田间小气候,黄瓜健壮生长。 片叶马灌水捂工始插架,架高 2 米左右。 夏秋季风雨多插架要牢固。 株高 20 厘米开始引蔓绑,之后每长 3叶绑蔓一次,结合绑蔓摘和养分消耗。 主蔓长到 2 米高时打顶尖,随时打掉分权,以利主蔓早结瓜。 值高温多雨季节,苗期易感染霜霉病,白粉病等病害,要及时防治,一般苗期用 755 百菌清可生粉剂 600 倍液,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 200 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上述三种药液各与155 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2000 倍液喷雾,隔 7喷一次,交替用药,共喷2,可防治霜霉病、白粉病、疫病。 蚜虫发生事可用乐果乳油等农药防治。 茬黄瓜采收期短,要顶花带刺及时采收,隔 3利小功瓜生长,提高产量。 专利查询。麦复黄瓜经济效益佳
相关推荐
2、时即可播种。 切块播种时,切刀要消毒,要求单块重 3050 克,每个薯块要有芽眼,并用草木质拌种。 二、开沟起畦每 3 米包沟起畦,沟宽 30 厘米,沟泥均匀撒于畦面并呈龟背型,利于排水,然后开好环田沟。 三、播种和盖草种植规格为株距 25 厘米、行距 30 厘米,每畦种 9 行,放种时芽眼向上。 播种后,再在行距之间均匀施基肥,亩施腐熟粪肥 2000 公斤、硫酸钾 50 公斤,然后盖上稻草
2、氏杆菌属,菌体短杆状。 病菌对温度的适应范围比较广,1038的范围内均能生长良好,2527最适宜,45时则失去生活能力。 发病规律:该病主要是病薯带菌,通过切刀切薯传给种薯,造成母薯腐烂,并从母薯通过维管束和髓部进入植株地上茎。 后期病菌又从地上茎通过匍匐茎传入新生的块茎。 贮藏期间,病健薯接触,病菌可通过伤口或皮孔传染,传染快。 土壤中遗留的病薯和病残体也是初次侵染的来源。
2、氮肥。 炭疽病症状:炭疽病。 主要危害果实,也可危害枝条。 果实发病初期在表面出现淡褐色圆形小点,逐渐扩大,病斑中心长出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并突破表皮,病部果肉软腐下陷、褐色、切面呈漏斗状。 枝干发病多发生在虫害部位和细弱枝条基部,受害时表皮有褐色、凹陷的不规则病斑,病斑上有小黑点,后期皮层开裂,露出木质部,最后使枝条枯死。 该病一般 7 月开始发病,8 月中下旬进入发病盛期,采收前约
2、即可播种。 切块播种时,切刀要消毒,要求单块重 3050 克,每个薯块要有芽眼,并用草木质拌种。 二、开沟起畦每 3 米包沟起畦,沟宽 30 厘米,沟泥均匀撒于畦面并呈龟背型,利于排水,然后开好环田沟。 三、播种和盖草种植规格为株距 25 厘米、行距 30 厘米,每畦种 9 行,放种时芽眼向上。 播种后,再在行距之间均匀施基肥,亩施腐熟粪肥 2000 公斤、硫酸钾 50 公斤,然后盖上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