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第1章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第3节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内容摘要:
„( ) A、电熨斗通电发出的能量 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 C、水电站用水力产生电能 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热量 3.“变废为宝,资源循环,持续发展”是科学家当今环境问题上的最新构想之一,如燃料 燃烧① 燃烧产物 太阳能或生物能② 燃料,这样既可解 决能源问题,又能消除污染,则上这构想中两个转化过程„„„„„„„„„„„( ) A、均为物理变化 B、①为物理变化,②为化学变化 C、均为化学变化 D、①为化学变化,②为物理变化 ,在实际生活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是( ) A、用白醋清洗热水瓶胆中的水垢 B、用熟石灰改变酸性土壤 C、用木炭烧烤肉串 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下列各项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的总质量;⑤物 质种类;⑥原子种类。 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①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⑥ C、①④⑥ D、①③⑤ 、 y、 z 三种金属中,只有 z能和稀硫酸反应,当把 y 放入 x的盐溶液中, y表面有 x析出,则 x、 y、 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 xzy B、 yxz C、 zyx D、 yzx 2A+3B=C+2D, A、 B两物质完全反应时,质量比 4:3,如生成 C和 D共 140g,则该反应应消耗 B的质量为„„„ „„„„„„„„„„„„„„„( ) A、 60g B、 80g C、 90g D、 100g —— 心血管疾病。 这类疾病患者大多属于酸性体质,根据以下表中信息,这类患者应经常食用的食物为„„„„„„„„„„„„„(。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第1章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第3节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相关推荐
改正下列病句。 ( 2 分) (1)学习自然科学如果不掌握语文这门工具,就不可能正确理解概念和原则,不可能有条有理、严密的思维能力。 (2)他非常好学,又有一 双聪明能干的手,所以我们班里的小发明就数他最多。 将下面句子中划线的部分改写成设问句。 要求:个别词语可以调换,词序可以变动,但不能改变原意。 ( 2 分) 原句: 据估计,新来的南斯拉夫教练不会改变他们的战法 ,要知道改变人的习惯有多难
.鉴别物质 解 :根据密度公式得: ρ = —— m V = ———— = 8 .9克 /厘米 3 克 1 . 8厘米 3 2.计算物体的体积: V=m/ ρ 例: 用天平称得一捆细铜丝的质量是 445克,已知铜的密度是 103千克 /米 3,这捆细铜丝的体积是多少。 可以计算一些体积难以测量的物体 (如沙子、等一些形状不规则的物体) 解:由公式 ρ=m/v得 v= m/ρ=445克 / /厘米
生成 I2的质量 B.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中的氧原子总数等于生成的 CO2中氧原子的总数 C. 参加反应的 I2O5和 CO的质量比等于生成 I2和 CO2的质量比 D. 反应物所含元素种类与生成物所含元素种类不同 18. 硫和磷的单质各 A g分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得到二氧化硫 M g,得到五氧化二磷 N g, M 和N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M= N B. M< N C. M> N D.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课堂小结 人耳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 20 ~ 20200Hz 超声与次声 频率高于 202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 频率低于 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 . 超声的 应用: 碎石、 B超、声纳定位、超声导航等 . 次声的 危害: 对机械、建筑物、人体有伤害 . ( ) A蝙蝠没有发出声音 B蝙蝠发出声音的频率太高
. (过去分词 ) 5. I know how to light a camp fire because I had done it before .(原因状语从句) 状语的位置比较灵活,可以位于句首、句末或句中。 enough用作状语修饰形容词和副词时必须后置。 Presentation • 状语从句主要用来修饰主句或主句的谓语。 一般可分为九大类,分别表示时间、地点、原因、目的、结果、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