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内容摘要:

(3)逝世: 1925年 3月 12日 , 在北京逝世。 【 特别提醒 】 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为维护民主共和,同反民主共和的势力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开创了新三民主义时代的斗争历程,突出体现了孙中山追随时代潮流、不断进步的高贵品质。 冯玉祥 国民会议 归纳综合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辛亥革命的领导者、中华民国的缔造者。 在民族危亡之际,高举 “三民主义 ”的大旗,不惧个人安危,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推翻了专制腐败的清政府,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并制定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成文法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引发了 20世纪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袁世凯上台后,为捍卫民主共和,孙中山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1924年,召开国民党 “一大 ”,提出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三大政策,创办黄埔军校,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创了国民革命运动的新局面。 课堂探究讲义 【探究核心问题】 一、早年孙中山寻求救国之道的主要经历 求学生涯 先后在檀香山、香港、广州等地求学, 后进入香港西医书院学习 人生规划改变 在澳门、广州等地行医,后寻求救国途径,开始从事政治活动 上书改革 上书李鸿章失败后,意识到上书请愿改革中国政治行不通,走上反清革命道路 创立革命团体 1894年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武装起义 1895年策划广州起义,后失败 建立政党 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以 “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 为纲领,后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二、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1.从政治制度发展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埋葬了统治中国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2.从思想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不仅是一次政治革命,还是一次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它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激发了人们的政治热情,促进了民族觉醒,这是最具有历史价值的历史功绩。 3.从经济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动摇了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总而言之,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达到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最高峰,为后来的革命开辟了道路。 【 探究热点考向 】 以全新的角度考查对辛亥革命的评价 (2020年广州高二检测 )有人说 “ 辛亥革命胜利了 ” , 有人说 “ 辛亥革命失败了 ”。 对辛亥革命正确的评价是 ( ) 例 1 ①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 , 是彻底失败了 ② 从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和人民悲惨境遇来看 , 是失败了 ③ 给封建君主专制致命的一击 , 推翻了 “ 洋人的朝廷 ” , 是完全的胜利 ④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体制 ,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 是胜利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