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学年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内容摘要:

应的发生特点,根据反应特点完成反应的 对比与判断. 12.不含原子团的物质是( ) A. KCl B. NaOH C. NH4Cl D. BaSO4 【考点】 物质的元素组成.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A、从 KCl是由钾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不含原子团去分析解答; B、从 NaOH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其中氢氧根离子( OH﹣ )是原子团去分析解答; C、从 NH4Cl由铵根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其中铵根离子( NH4+)是原子团去分析解答; D、从 BaSO4由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 成的,其中硫酸根离子( SO42﹣ )是原子团去分析解答; 【解答】 解: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这样的原子集团叫做原子团. A、 KCl是由钾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不含原子团,故 A正确; B、 NaOH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其中氢氧根离子( OH﹣ )是原子团;故 B错误; C、 NH4Cl由铵根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其中铵根离子( NH4+)是原子团;故 C错误; D、 BaSO4由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其中硫酸根离子( SO42﹣ )是原子团;故 D错误; 故答案为: A. 【点评】 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这样的原子集团叫做原子团. 13.粗盐提纯实验中,图示操作错误的是( ) A. 称量 B. 溶解 C. 过滤 D. 蒸发 【考点】 氯化钠与粗盐提纯;称量器 托盘天平;物质的溶解;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蒸发与蒸馏操作. 【专题】 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 A、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 “ 左物右码 ” 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 “ 一贴、二低、三靠 ” 的原则. D、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 A、取用氯化钠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溶解粗盐时,为加快溶解速率,可用玻璃棒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 “ 一贴、二低、三靠 ” 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 A. 【点评】 本题难度不 大,熟悉粗盐提纯的实验原理、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CuCl2+2NaOH→Cu ( OH) 2↓+2NaCl B. Fe2O3+3CO 3CO2+2Fe C. 2H2O 2H2↑+O 2↑ D. 2Cu+O2 2CuO 【考点】 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 根据化合反应的概念即可:化合反应的概念是两种物质或者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 【解 答】 解:化合反应的特点是 “ 多变一 ” 即生成物有一种反应物多种,所以 ABC均错,只有 D符合该特征. 故选 D. 【点评】 掌握化合反应的概念,并且能够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化合反应. 15.鉴别两瓶失去标签的盐酸和硫酸溶液,可使用下列试剂中的( ) A.酚酞试液 B.石蕊试液 C. BaCl2溶液 D. Na2CO3溶液 【考点】 酸、碱、盐的鉴别. 【专题】 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 盐酸和硫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氢离子,要想鉴别它们就要根据其酸根的性质不同进行区分,硫酸根能与钡离 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解答】 解: A、酚酞不能鉴别盐酸和硫酸,因为二者都呈酸性,都不能使酚酞变色,故此项错误; B、石蕊试液不能鉴别盐酸和硫酸,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此项错误; C、氯化钡溶液和盐酸不反应,和硫酸生成白色沉淀,故可鉴别,此项正确; D、碳酸钠溶液和盐酸、硫酸反应都能生成气体,故不能鉴别,此项错误. 故选 C 【点评】 硫酸钡和氯化银是初中化学中两种不溶于稀硝酸的固体沉淀,经常出现在鉴别题和推断题中,有很重要的应用. 16.在化学反应 3H2+WO3 W+3H2O中,氧化剂是( ) A. WO3 B. H2 C. W D. H2O 【考点】 氧化反应.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 根据在化学反应中,失去氧元素的物质为氧化剂来分析解答. 【解答】 解:在反应 3H2+WO3 W+3H2O中, WO3失去氧元素生成 W, 则 WO3为氧化剂,故选 A.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剂的判断,学生应学会利用含氧物质在反应中失去氧元素来分析氧化剂. 17.古代字画能长期保存,是由于单 质碳在常温下具有( ) A.稳定性 B.氧化性 C.还原性 D.助燃性 【考点】 碳的化学性质. 【专题】 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根据墨汁中含有碳,墨的主要成分是碳,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保存的时间较长,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墨汁中含有碳,墨的主要成分是碳,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保存的时间较长,因此古代字画久不褪色;故古代字画能长期保存,是由于单质碳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 故选 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掌握碳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8.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试管 a中的气体是 H2 B.试管 b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产生的 H2和 O2的质量比为 2: 1 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 2H2↑+O 2↑ 【考点】 电解水实验. 【专题】 实验操作型. 【分析】 欲正确解答本题,需熟悉电解水的实验过程、现象、生成物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答】 解: A、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如图所示,试管 a中的气体是 H2,试管 b中的气体是 O2,故 A叙述正确; B、试管 b中的气体是 O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 B叙述正确; C、产生的 H2和 O2的体积比为 2: 1,质量比需有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故 C叙述不正确; 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 2H2↑+O 2↑ ,故 D叙述正确. 故选 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电解水实验的掌握情况.学生只要熟知此实验的过程、现象,能正确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就能轻松答题. 19.碱石灰是 NaOH与 CaO的混合物,取一定量露置于空气中部分变质的碱石灰,加水充分搅拌后过滤,所得物质成分可能是( ) 选项 A B C D 滤液中的溶质 NaOH、 Ca( OH) 2 NaOH NaOH、 Na2CO3 Na2CO3 滤渣 CaCO Ca( OH) 2 Ca( OH) 2 CaCO Ca( OH) 2 CaCO3 A. A B. B C. C D. D 【考点】 碱的化学性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专题】 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分析】 根据 NaOH与 CaO的变质情况以及 CaO与水反 应分析. 【解答】 解: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会变质,氧化钙与水及二氧化碳反应变质生成氢氧化钙和碳酸钙,由于是部分变质的碱石灰,加水后,氧化钙全部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氢氧化钙又可以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所以 ① 当氢氧化钙与碳酸钠恰好反应,溶液中只有 NaOH,滤渣中只有 CaCO3; ② 当碳酸钠过量,溶液中有 NaOH和 Na2CO3,滤渣中只有 CaCO3; ③ 当氢氧化钙过量,溶液中有 NaOH和 Ca( OH) 2,滤渣中只有 CaCO3(或 CaCOCa( OH) 2,因为 Ca( OH) 2微溶); 故选: A. 【点评】 氧化钙与水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和氢氧化钠都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而氢氧化钙微溶于水,而碳酸钙难溶于水.同时氢氧化钙又可以与碳酸钠反应,还要注意过量分析.本题较难. 20.单层石墨称为石墨烯,这种 “ 只有一个碳原子厚的碳薄片 ” 被公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薄、最坚硬、传导电子速度最快的新型材料,下列关于石墨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石墨烯的化学式为 C B.石墨烯的硬度小于金刚石 C.石墨烯属于化合物 D.石墨烯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4 【考点】 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 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石墨烯的组成、硬度、类别.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0. 【解答】 解: A、由题意可知,单层石墨称为石墨烯,所以,石墨烯的化学式为 C,故 A正确; B、由题意可知, “ 只有一个碳原子厚的碳薄片 ” 被公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薄、最坚硬的材料.所以,石墨烯的硬度大于金刚石,故 B错误; C、由题意可知,单层石墨称为石墨烯,石墨烯属于单质,故 C错误; D、石墨烯属于单质,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0,故 D错误. 故选: 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碳元素的一种单质,根据题中给出的信息结合单质的性质和特点来分析解答,题目比较简单. 21.取以下食物的汁液,测得它们的 PH范围如下:牛奶 ﹣ ,葡萄汁 ﹣ ,玉米粥 ﹣ ,苹果汁 ﹣ ,其中酸性最强的食物汁液是( ) A.苹果汁 B.牛奶 C.玉米粥 D.葡萄汁 【考点】 溶液的酸碱性与 pH值的关系. 【专题】 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 分析】 当溶液的 pH等于 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 pH小于 7时,呈酸性,且 pH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 pH大于 7时,呈碱性,且 pH越大,碱性越强;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 A、苹果汁的 pH 为 ﹣ ,小于 7,显酸性. B、牛奶的 pH为 ﹣ ,小于 7,显酸性. C、玉米粥的 pH为 ﹣ ,可能显酸性、中性或碱性. D、葡萄汁的 pH为 ﹣ ,小于 7,显酸性. 根据当溶液的 pH小于 7时,呈酸性,且 pH越小,酸性越强,苹果汁的 pH最小,酸性最强. 故选: 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 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22.导致 “ 温室效应 ” 的主要物质是( ) A. CO2 B. N2 C. SO2 D. H2 【考点】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专题】 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 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除了二氧化碳外,还有臭氧、甲烷、氟氯代烷等. 【解答】 解:二氧化碳是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 故选 A. 【点评】 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