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宿豫中学08届高三调研化学试卷内容摘要:
Sn( s、灰) Sn( s、白) △ H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H1 △ H2 B、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 C、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D、锡制器皿长期处于低于 ℃ 的环境中,会自行毁 坏 16.往含 I- 和 Cl- 的稀溶液中滴人 AgNO3溶液, 沉淀的质量与加入 AgNO3溶液体积的关系如 右图所示。 则原溶液中 c(I- )/c(Cl- )的比值为 A (V2- V1)/V1 B V1/V2 C V1/(V2- V1) D V2/V1 17. a g铁粉与含有 H2SO4的 CuSO4溶液 完全 反应后,得到 a g铜,则参与反应的 CuSO4与 H2SO4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 1 : 7 B. 7 : 1 C. 7 : 8 D. 8 : 7 18.可用右图装置制取(必要时可加热)、净化、收集的气体是 A 铜和稀硝酸制一氧化氮 B 氯化钠与浓硫酸制氯化氢 C 锌和稀硫酸制氢气 D 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制硫化氢 19.用一张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铝箔紧紧包裹在试管外壁(如右图),将试管浸入硝酸汞溶 液中,片刻取出,然后置于空气中,不久铝箔表面生出 “白毛 ”,红墨水柱右端上升。 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中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 铝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 C 铝与氧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 D 铝片上生成的白毛是氧化铝和氧化汞的混合物 20.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 K+ 、 NH4+ 、 Cl- 、 Mg2+ 、Ba2+ 、 CO32- 、 SO42- ,现取三份 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 1)第一份加入 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 2)第二份加足量 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 气体 ( 3)第三份加足量 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 ,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 K+ 一定存在 B 100mL 溶液中含 CO32- C Cl- 可能存在 D Ba2+ 一定不存在, Mg2+ 可能存在 卷 II(共 60 分 ) 三 . 填空题 (50 分 ) 21. (6)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填代号)。 A.向沸水中滴入少量浓 FeCl3溶液,煮沸至呈红褐色,制取 Fe(OH)3胶体 B.向盛有稀 HNO3的试管中加入铜片,稍稍加热,观察生成的 NO 气体 C.将 pH 试纸湿润后用于鉴别 NH3和 HCl两种刺激性气体 D.用滴管吸取 NaOH 溶液滴入久置的 FeSO4溶液中,制取 Fe(OH)2 E.将充有 NO2气体的密闭玻璃球放入热水中,验证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2. (15)某课外研究小组,用含有较多杂质的铜粉,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制取胆矾。 其设计的实验过程为: ( 1)铜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可采用灼烧的方。江苏宿豫中学08届高三调研化学试卷
相关推荐
而收长久之利,上策也”„„议者犹曰:“裕西入函谷,则进退 路穷,腹背受敌;北上岸,则姚军必不出关助我。 扬声西行,意在北进,其势然也。 ”帝遂从群议,遣长孙嵩拒之。 战于畔城,为晋将殊超石所败。 帝恨不用浩言。 (节选自《北史列经第九崔浩传》 ) 注释: [1]道武:道武帝,北魏皇帝拓跋。 [2]泰常: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的年号。 [3]姚泓: 后秦国羌族人。 [4]兴:姚泓的父亲姚兴。 [5]蠕蠕
y: I am 151 cm . (5) ? Sarah: Yes, I am taller than you . I am 154 cm . A、 How about you ? B、 Are you shorter than me ? C、 How taller are you ? D、 Are you taller than me ? E、 How heavy are you。 F、
则 的值是nm, ……………………………………( ) A. 4,3 nm B. 2,1 nm C. 1,2 nm D. 3,4 nm 二、 填空题 ( 耐心填一填: 每题 4 分,共 40 分) 11.光的速度约为 3 105 千米/秒,太 阳光照射到地球上大约需要 5 102 秒,则地球 与太阳间的距离为 __________千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12.如图,
90) 2+( 9590) 2 = 50 ( 9590) 2+( 8590) 2+( 9590) 2 +( 8590) 2+( 9090) 2 = 100 极差是最简单的一种度量数据波动情况的量 ,但只能反映数据的波动范围 ,不能衡量每个数据的变化情况 ,而且受极端值的影响较大 . 怎样才能衡量整个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呢 ? 上述各偏差的平方和的大小还与什么有关。 —— 与考试次数有关。
8 4+( 4) =0 9.( 5) +0=5 二、有理数加法的类型 同号两数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 一数和零相加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绝对值不相等的 异号两数相加 ,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 的两个数相加得 0。 一个数同 0相加,仍得这个数。 三、有理数加法法则 注意 : 确定和的符号; 确定和的绝对值。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