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内容摘要:

面临怎样的危机。 这种危机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 ① :1840年到 1842年的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 了 《 南京条约 》 ; 1856年到 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 了 《 天津条约 》 和 《 北京条约 》 ; 1894年到 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 《 马关条约 》 ; 1900年到 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战败后签订了 《 辛丑条约 》 ① 19世纪中期到辛亥革命前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 结果怎么样。 变化: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社会性质发生变化,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逐渐使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产生分化,一部分官僚掀起了以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为目的的洋务运动。 进步的主流是向西方学习 ② 到 19世纪 60年代外来因素使中国社会出现了哪些变化。 变化中进步的主流是什么。 危机: 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原因: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 马关条约 》 ,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当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接近完成,侵略性增强,展开了瓜分中国的激烈争夺。 ③ 到 19世纪末,中华民族面临怎样的危机。 这种危机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2中国近代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 )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B、长期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 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3中国近代史列强最早割占的领土是 1列强最早开辟广州为通商口岸是在 2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列强开辟的通商口岸的布局呈现的特点是 3由第二次鸦片战争带来的影响有 ①清政府的权力结构发生变化 ②开展了学习西方的洋务运动 ③清政府开展了“新政” ④兴起了义和团运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②④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不同于两次鸦片战争的是 A、威胁到清政府统治的中心京津地区 B、以镇压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为直接目的 C、遭到中国军民英勇抗击 D、试图以武力实现其侵华目标 近代前期的四次反侵略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 : A、 清政府统治的腐朽落后 B、 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实力强大 C、 清政府没有发动民众抗战 D、国际环境对中国不利 A 材料 1 “甲午孝钦皇及后 ( 慈禧太后 ) 六旬万寿庆典 …… 用银至六七百万两 , …… 铺张扬厉 , 备极一时之盛。 ” 《 藏园群书题记 》 材料 2 清军的枪炮大都采自英 、 德 、 美 、 法等国 , 军舰的炮弹虽然 “ 实储火药 , 然配储不多 , 且药线铁管仅实煤灰。 故弹中敌船而不能裂。 ” 摘《 中国近现代史 》 上册 材料 3 “我军无事之秋 , 多尚虚文 , 未尝讲求战事。 在防操练 , 不过故事虚行。 故一旦军兴 , 同无把握。 虽执事所司 , 未谙款窍 , 临敌贻误自多。 ” 《 甲午中日战争 》 下 材料 4 李鸿章认为:北洋舰队 “ 只八船可用 , 北洋千里 , 全资屏蔽 , 实未敢轻于一掷。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