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高考化学模拟试题内容摘要:

号的摩尔质量为 248 B.苏丹红一号极易溶于水 C. 1mol苏丹红一号可与 1mol Br2 发生取代反应 D. 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危害较大,因此应全面禁止使用 17.在硫酸铁溶液中,加入 ag 铜,完全溶解后,再加入 bg 铁,充分反应后得到 cg 残余固体,且 a> c。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残余固体全部是铜 B.残余固体可能为铁和铜的混合物 C.溶液中一定不含 Cu2+ D.最后得到的溶液可能含有 Fe3+ 18.在四个密闭容器中分别装有下表所示的一定量的物质,将它们加热至 300oC,经充分反应后排出气体,则残留固体及其物质的量正确的是( ) A B C D 反应前 1molNaOH、1molNaHCO3 1molNa2O、1molNaHCO3 1mo1Na2OlmolNaHCO3 1molNa2O1molNH4HCO3 反应后 1molNa2CO3 2molNaOH、2CO3 2molNaOH、 1molNa2CO3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76 分 ) 三、 (本题包括 2 小题,共 20 分 ) 19.( 8 分) (1)进行化学实验必须防止尾气污染空气。 为了用水吸收实验尾气中较多的氯化氢气体,设计了下列吸收装置。 其中最合理的是 (填装置代 号 ) , 吸 收 时 的 现 象是。 ( 2)某学生根据物质溶解性规律,仅用烧杯、直角玻璃导管、水和另一种试剂 A组成吸收装置,同样达到了实验目的。 试剂 A可能是 (选填:苯、酒精、四氯化碳、煤油),组成吸收装置的操作是。 20.( 12分)江 海中学有甲、乙两个探究性学习小组,他们拟用小颗粒状铝硅合金与足量稀硫酸的反应测定通常状况(约 20℃, 1atm)下气体摩尔体积的方法。 ( 1)甲组同学拟选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实验: ① 该组同学必须选用的装置的连接顺序是 A接( )( )接( )( )接( )(填接口字母,可不填满。 ) ② 实验开始时,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再轻轻打开其活塞,一会儿后稀硫酸也不能顺利滴入锥形瓶。 请你帮助分析原因。 ③ 实验结束时,该组同学应怎样测量实验中生成氢气的体积。 (2)乙组同学仔细分析甲组同学的实验装置后,认为:稀硫酸滴入锥形瓶中,即使不生成氢气,也会将瓶内空气排出,使所测氢气体积偏大;实验结束时,连接广口瓶和量筒的导管中 有少量水存在,使所测氢气体积偏小。 于是他们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① 装置中导管 a 的作用是。 ② 实验中准确测得 4 个数据:实验前铝硅合金的质量 m1 g,实验后残留固体的质量 m2 g,实验前后碱式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分别为 V1 mL、 V2 mL。 则通常状况时气体摩尔体积 Vm= ____________ LmoL1。 四、 (本题包括 2 小题,共 20 分 ) 21.( 10 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 族周期 Ⅰ A Ⅱ A Ⅲ A Ⅳ A Ⅴ A Ⅵ A Ⅶ A 1  稀硫酸 铝硅 A B C D E F G 浓硫酸 水 稀硫酸 铝硅 导管 a 甲 乙 丙 2     3     ( 1)上述元素中 ,单质可以导电的有:。 (填写编号 ) ( 2)⑦和⑤构成的固态化合物是 晶体。 若该晶体中含 n mol⑦,则其中所含极性共价键为 mol。 ( 3)列举事实用离子方程式说明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