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英才华侨中学高一级历史第一次月考内容摘要:

权制衡 C、两党制 D、联邦制 下列对于英国国王和美国总统的比较正确的是 ( ) ①都是国家元首,在对外交往中代表国家 ②都是政府首脑,实际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 ③都与政党政治关系密切 ④都受议会制约 A、①②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 2 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否决的法律”。 这体现的原则是 ( ) 、民主原则 、民主原则 、权力制衡原则 、分权原则 2 下列关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共和派与保皇派长期斗争的结果 B.它使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起来 C.它规定行政权赋予总统,总统由选民直接选出 D.该宪法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参与政权的机会,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 下列关于近代英美法德国家元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英国的国家元首是首相,通过选举产生,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B.美国的国家元首是总统,由选 民间接选出,拥有行政权 C.法国的国家元首是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拥有行政权和军权 D.德国的国家元首是皇帝,是国家的权力中心,内阁对皇帝负责 2 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相比 ( ) ①国家元首的地位不同 ②政体的阶级实质不同 ③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的关系不同 ④均体现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原则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西想家和诗人的民族,也涌现出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但是,这 个伟大的民族又曾在一个狂人的 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 后者产生的历史根源是( ) A、得意志民族性格的双重性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C、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残余的影响 D、没有形成一部真正民主的宪法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 50 分 )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有 5 小题,其中第 26题 10分,第 27 题 8分,第 28 题 10分,第 29题 10分, 第 30题 12分。 ) 26( 10分)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 ,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札共 1160件,共 3391件事。 明太祖即使 “ 星存而出,日入而休 ” ,也无法把事情一一处理好。 材料二 (洪武)十五年( 1382 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 „„ 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己。 „„ 成祖即位,特简解络、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 „„ 编、检、讲读之官(指编修、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 „„ 世宗时,三殿成,改华盖为中极为建极,阁衔因之。 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 —— 《明史》卷 72《职官志》 材料三 至嘉靖以后,等怙宠行私,上窃朝廷之权,下侵六曹之职,怨毒盈于天下,而祸败随之。 盖阁臣之外重势而蒙恶声至此而极。 —— 叶向高《纶扉奏稿》卷 10《乞休第十一疏》 材料四 (明朝)国家并未正式与阁臣以大权,阁臣之弄权者,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此乃 “ 权臣 ” ,非 “ 大臣 ”。 故虽如张居正之循名责实,起衰振弊,为明代有数能臣,而不能逃众议。 ——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五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 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 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 —— 摘自赵翼《檐 曝 杂记》 回答: (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送到皇宫的奏章如此之多,主要是因为明太祖对中央机构作了什么改革。 什么人协助明太祖处理如此之多的奏章。 ( 2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