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工作制度各岗位职责内容摘要:
小时更换一次。 用过的接生器械及物品必须一用一消毒,能压力蒸汽灭菌的应避免使用化学灭菌剂浸泡灭菌。 若用 2%戊二醛溶液,灭菌浸泡时间为 10 小时,消毒为 30 分钟,其浸泡器械使用前必须用生理水彻底冲洗,溶液每周更换。 氧气湿化瓶及吸引器瓶每日用 1000mg/L 有效氯消毒液浸泡 30min,传染病产妇用过的器械以 202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 60min后取出清洗擦干,打包送供应室高压灭菌后备用。 一次性敷料送焚烧炉焚烧,非一次性布类用 1000mg/L 有效氯消毒液 浸泡 60min 或送环氧乙烷室消毒后,送洗衣房清洗。 产床、接送病人的平车、器械车、凳、用具及地面均以 500mg/L 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拖擦)消毒。 平车上物品保持清洁,接送隔离病人的平车,用后严格消毒,可用 2020mg/L 有效氯消毒液刷洗。 凡患有或疑有 传染性疾病,应按隔离技术规程接生。 所用器具应用含有 2020mg/L 有效氯消毒液浸泡 30min 后,清洗、打包、灭菌。 物体表面及地面用含有效氯 2020mg/L 的溶液擦拭,并用过氧乙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 手术 废弃 物品须置黄色塑料袋内,密闭运送,焚化处理。 每月进行微生物监测一次,空气中细菌总数≤ 200 cfu/m3,每月对工作人员的手进行细菌培养一次。 每半年对紫外线的强度进行一次检测。 13 母婴同室清洁卫生、消毒隔离制度 工作人员进入母婴同室病房要求 衣帽整齐、清洁、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 医护人员接触婴儿前要洗手,感冒时接触母婴带口罩,患传染病者及时调离,严格无菌操作制度。 半年大便培养一次,一季度咽拭子培养一次。 病室保持清洁,地面每日用 1000mg/L 有效氯溶液湿拖两次,湿扫三次。 每日流动紫外线空气消毒一次,开窗通风换气,每日 3— 4 次,每月空气 培养一次,菌数低于 200cfu/m3。 床头柜等物每日用 500mg/L 有效氯溶液擦洗一次。 出院后母婴床单元终末消毒处理,并及时更换床上用品。 直接与新生儿接触的布类(包布、小儿衣、小毛巾等)要消毒后方 可使用。 换下的包布不得随便乱扔,要放在固定的桶内。 婴儿每次沐浴后均应彻底清洗、消毒沐浴台、沐浴池;婴儿浴室每日沐浴后用 500mg/L有效氯清洗一次,并用紫外线空气消毒一次。 各种直接接触婴儿的检查器械如听诊器应用 500mg/L 有效氯溶液擦拭,注射器实行一人一针一管一体温表,婴儿洗澡毛巾、用物高 压消毒后备用,一人三巾(小毛巾、开刀巾、大毛巾)。 病室盥洗室、厕所、母婴室、治疗室、办公室的拖把、扫帚分别固定专用,并有标记,用后用消毒溶液浸泡消毒,并在太阳下晒干。 扫床毛巾、擦床头柜抹布,做到一床一巾,一桌一布, 用 500mg/L 有效氯溶液消毒,清洗晾干后备用。 严格陪客探视制度,陪客、探视者必须衣服清洁,无传染病,遵守病房制度 ,接触婴儿前洗手。 产妇哺乳前要洗手,清洁乳头,哺乳用具一用一消毒,隔离婴儿用具单独使用,双消毒,产妇在传染急性期 间应暂停哺乳。 1母婴一方有感染性疾病时, 应及时与正常母婴隔离,并及时向院内感染控制科报告。 14 安全管理制度 加强医院基础管理,督促院质量管理委员会和科室质量管理小组正常开展活动,要求科室质量管理小组每月活动一次并做好纪录,医务科每月进行检查,结果作为科主任考核内容之一。 院质量管理委员会每季度活动一次,分析各科室质量活动小组存在的问题,特殊情况随时召集会议。 对确诊困难或疗效不佳的病例要进行疑难病例讨论。 患者病情较重或手术难度较大或新开展的手术以及属《江苏省医院手术分级管理规范(暂行)》中的甲、乙类手术和特殊手术必须进行手术前病例讨 论,必要时请麻醉科及有关人员参加。 特殊病例手术必须填写《手术审批单》,科主任根据科内讨论情况,签署意见后报医务科,由业务副院长审批。 患者死亡一周内必须进行死亡病例讨论,特殊病例及时讨论。 尸检病例,待病理报告后进行,但不迟于两周,由科主任主持,医护和有关人员参加,必要时请医务科派人参加,讨论情况应记入病历。 各科室值班医师在下班前应将危重病员的病情和处理事项记入交班本,并和接班医生做好危重病人的床前交接班工作。 针对以上几项制度,医务科每月检查一次,对发现的问题纳入月度质量考核。 进一步加强急诊 科制度建设,优化绿色通道流程。 ( 1)急危重患者、 120 救护车急救的患者及行动不便的患者,白天来院后导医及时主动接待患者,保安协助搬运病人,并全程引导 ,首先护送至急诊科,导医应将患者交至就诊科室的医生或护士 ; 夜间送至医院的患者,如系小孩,则由保安送至儿科门急诊,必要时送病房抢救治疗,如系其他科室,则由保安负责联系并搬运患者至急诊治疗室,治疗室护士首先查看患者的生命体征,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再联系相关科室的值班医生和护士。 ( 2)对急危重患者、 120 救护车急救转运来的的患者,可采取先诊治、抢救后挂号、缴费的原则, 在诊治的过程中,导医、分诊人员可帮助或要求患者家属补办挂号、交费手续。 加强医技科室的质量控制,放射科、心电图室、检验科强化报告的复核、审签制度。 强化药剂科发药人员调配、核对发药制度的落实,相关职能部门每月进行随机抽查。 加强重点科室麻醉科医疗安全的检查,严格执行麻醉前麻醉医师 会诊病人,拟行麻醉方式,术后护送病人回病房,并向家属交待相关注意事项, 72 小时内随访病人并做好记录。 15 差错事故防范处理制度 医务处、护理部及医疗、医技科室都应建立医疗缺陷、事故登记、讨论报告制度。 由科主任、护士长或指派 专人登记发生缺陷、事故经过、原因及后果,务必做到及时、准确并及时组织讨论总结。 凡发生医疗缺陷、事故或可能是医疗缺陷、事故的事件,当事人应立即向本科室负责人报告。 科室负责人及时向医务处或护理部报告。 发生医疗事故后,应立即组织抢救,并报告医务处、院领导。 对重大事故,应做好善后工作。 当事人及所在科室应主动填写缺陷或医疗事故登记本。 缺陷、事故发生后,如不及时(当即)汇报,或有意隐瞒,事后发现,要根据情节轻重予以严肃处理。 缺陷、事故发生后,医务处 、 护理部及其他有关部门,要认真调查事发的详细经过,并必 须于当班或当时完成调查经过(含讨论),尽快做出准确的科学结论。 由医院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医务处、护理部在组织调查处理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过程中,应有专人保管有关病案和资料,任何人不得涂改、伪造、隐藏、销毁、丢失,违者按情节轻重予以严肃处理。 为查明事故和医疗纠纷原因 ,必要时由医务处、护理部向死者家属及时提出尸检 要求,要有书面要求及家属的书面答复意见。 如拒绝和拖延尸检而影响对死因的判断,由拒绝和拖延一方负责。 情况检查清楚后,由院、科派人向家属做说明。 任何人不得随意向其家 属及单位做解释。 必要时严格遵守保护性医疗措施。 各科室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积极采取措施,有效防止和避免重大差错事故的发生。 16 疑难、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一、疑难、危重病例讨论 凡遇 疑难 、 危重 病例,由科主任或正、副主任医师主持召开讨论会,有关人员参加,尽早明确诊断提出治疗方案。 讨论记录应全部或摘要记入《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本》中。 二、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死亡病历讨论制度是对死亡病例进行病情分析,从中总结经验教训的制度,是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的重要环节。 参加人员 科主任或其指定人 员主持,科室全体医师 、护士长(可扩大至相关护士)、院质控室相关专家参加,必要时邀请其他科室或院外专家、医务处人员参加。 讨论程序 讨论前经治人员应做好准备工作,如完整的病历、影像资料,各有关检查报告等。 经治医师报告病史及诊疗措施、抢救过程并提出自己的分析意见,参加人对病情、治疗措施、死因、可能存在的问题等作出分析。 死亡病例讨论录要求本院医师填写,记录者应将发言人的意见如实详细记录在《死亡讨论记录本》上及病历中,主持者应归纳总结并审签。 讨论要求 ( 1) 、每一例院内死亡患者均应由最终收治科室进行死亡病 例讨论。 ( 2) 死亡病例讨论应在患者死亡一周内完成,特殊情况下及时讨论。 进行尸检的病例可在接到尸检报告后进行。 ( 3) 参加讨论人员应认真准备,从专业角度出发,实事求是。 重点内容为诊断及死亡原因的分析以及应吸取的经验教训方面。 ( 4) 如存在较大医疗缺陷或医疗纠纷时,可请医务处派人员参加讨论,取得初步意见后交院学术委员会讨论。 17 急救药品管理制度 根据产科病房的特点,产房及抢救室应备齐常用的抢救药品,还应根据产科危重病种备齐产科急救药品和常用药品,保存一定数量基数,便于临床应急使用,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取用。 根据药品种类与性质,如针剂、内服、外用、剧毒等分别放置,或按字母顺序编号定位存放,每日检查,保证随时取用。 应指定专人管理,负责领取及保管。 定期清点、检查药品质量,防止积压变质,如发现沉 淀、变色、过期、药瓶标签与瓶内药品不符,标签模糊或经涂改者,不得使用。 凡抢救药品,必须固定在抢救车上或设专用抽屉存放、加锁,并保持一定基数,编号排列,定位存放,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每日检查。产科工作制度各岗位职责
相关推荐
法人人格被滥用而无法在传统的 法人制度框架内获得合法补偿的债权人的一种法律救济。 尽管禁止滥用公司独立人格是公司法人制度应有之义和价值目标,但现实中的各种各样的滥用行为很难在公司法律制度之中穷尽,因而采取事后的司法规制方法是比较妥当的。 这样,既可以维护公司法 人 人格制度,又可以调整 失衡的 利益关系 ,加强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3.揭开法人面纱制度的本质
即每个人得要求他人尊重其存在及尊严,而此更须以尊重他人为前提。 ① 诚如康德所云: “每个人都享有要求其他人尊重自己的权利,而他人也必须相对于任何其他人受到该义务的约束 ”。 人 以 及人的尊严是整个法律秩序的最高准则。 人的互相尊重的法律化,是指个人 的 自由范围及权利的行使应顾及他人或更高的价值利益。 ② 正是基于这一伦理规范而产生了信赖保护原则,并以不同的形式表现于民法,如表见代理
担全部工伤保险待遇(包括本应由工伤保险基金负担 的部分)。 这是以行政法规的形式,确立了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时对工伤职工应承担工伤保险待遇的义务。 用人单位也不得以侵权第三人赔偿了相关费用而拒绝支付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 67 《我国工伤保险立法缺陷分析》, 二、工伤赔偿的归责原则及其构成要件 (一 )工伤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 所谓归责原则,是指 以何种根据确认和追究侵权行为人的民事责任。
责任期阶段的监理 :竣工及缺陷责任期阶段的监理,主要是在竣工或部分竣工后签发交接证书,以及对未完成的工程进行监理和对工程缺陷的修补、修复及重建进行监理。 第四讲 公路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熟悉: 公路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各自的地位和作用。 政府监督 处于龙头主导地位,强化政府监督的作用,可以使质量保证体系有序而 高效地运作。 社会监理 处于工程管理新体制中的核心地位
”为主精美文档 值得收藏 精美文档 值得收藏 2 题,集中开展了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遏制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 一是在“进社区”交通安全宣传活动中,大队宣传民警通过展出交通事故展板,播放专题片,散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广大市民重点宣传无牌无证、“三超一疲劳”、酒后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和后果,提高市民遵章守法的自觉性;二是在“进企业”交通安全宣传活动中,大队宣传民警通过采取宣传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