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基本营养物质复习内容摘要:
、乙烷、炔烃,但得不到氯乙烯, A 错;油脂水解得到高级脂肪酸和甘油,而不是氨基酸, B 错;甲烷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单键,蛋白质分子中一般都存在碳碳单键, C 错;淀粉和纤维素都是多糖,其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单糖葡萄糖, D 对。 D 即时巩固 1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 .鸡蛋白受热变性后在体内水解后生成氨基酸 C .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 D .蚕丝、羊毛、棉花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解析 植物油中通常含有不饱和键,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A 错;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但能够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蚕丝、羊毛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糖类。 B 考点二 有机物的水解反应 问题 1 :常见的酯类水解通式是什么。 什么条件。 具有什么特征。 举例说明。 提示 (1) 通式:酯+水 酸+醇 (2) 条件:催化剂 ( 酸或碱 ) (3) 特点:酸性条件下的水解是可逆反应,碱性条件下的水解是不可逆的 (4) 实例:油脂的水解反应 ① 酸性条件 油脂+水 高级脂肪酸+甘油 ② 碱性条件 —— 皂化反应 油脂+水 ——— →Na OH高级脂肪酸钠+甘油 问题 2 : 常见的糖类水解通式如何表示。 什么条件。 举例说明。 提示 ( 1) 通式:多糖 —— →水解低聚糖 ― → 单糖 ( 2) 条件:酸或酶作催化剂 ( 3) 实例:二糖、多糖的水解反应 C12H22O11+ H2O —— →催化剂C6H12O6+ C6H12O6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C6H10O5)n+ n H2O ———— →无机酸n C6H12O6 淀粉 ( 或纤维素 ) 葡萄糖 问题 3 : 蛋白质水解的通式如何表示。 提示 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 蛋白质 + 水 —— →酶 氨基酸 规律总结 ( 1) 酯、油脂和矿物油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 2) 实验室中淀粉是在稀 H 2 SO 4 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 欲检验淀粉是否已水解,应先将水解液加碱中和,再用新制 C u(OH) 2 悬浊液或银氨溶液检验葡萄糖,否则酸的存在会使检验失败。 例 2 有关天然产物水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油脂水解可得到丙三醇 B .可用碘检验淀粉水解是否完全 C .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氨基酸 D .纤维素水解与淀粉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不同 D 即时巩固 2 下列有机物不能发生水解的是 ( ) A .油脂 B .淀粉 C .蛋白质 D .葡萄糖 解析 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D 学科思想 有机化学高考命题中理论联系实际思想的应用 在近几年中,与有机物相关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从三聚氰胺事件到 “ 大头娃娃 ” 事件,到洗虾粉、廋肉精、奶粉雌激素事件、嫩肉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高考命题既注重化学的实用价值又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命题,引导考生关注化学、关注生活。 例题 美国 科学家马丁 查非 (M ar tin Chal f ie) 、美国华裔化学家钱永健 (R oge r T sien) 以及日本科学家下村修 (O sam u S h im o m u r a ) 因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 (gr e e。高三化学基本营养物质复习
相关推荐
究: 几种纤维的性质实验 灼烧情况 受酸溶液的影响 受碱溶液的影响 纯棉 烧后呈粉状, 无异味 轻微 轻微 羊毛 烧焦羽毛气味,灰烬为黑色小颗粒 受腐蚀 部分溶解 尼龙布 接近火焰时迅速卷缩,趁热可拉成丝,烧后不易破碎 几乎不变 几乎不变 天然纤维: 如棉花、羊毛、蚕丝和麻等 纤维 合成纤维: 如腈纶 (人造羊毛 ) 、锦纶 (尼龙 )、维纶、氯纶、涤纶 (的确良 )和丙纶等 “六大纶”
③ 各物质的浓度不变 ④ 各物质的转化率不变 ⑤ 对于气体计量数和前后不相等的反应, 压强保持不变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 A2(气 )+B2(气 ) 2AB(气 )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 A B AB的浓度不再变化 (B) 容器中的压强不再随时间变化 (C) 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的 A2同时生成 2n mol的 AB (D) A B AB的浓度之比为 1:1:2 AC 四
OCH3 碳碳双键在碳链中的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异构 C=CCC、 CC=CC 碳链骨架(直链,支链,环状)的不同而产生的异构 CCCC、 CCC ׀ C 产生的原因 示例 异构 类型 4. 同分 异构 类型 碳链异构 位置异构 官能团异构 官能团种类不同而产生的异构 【判断】下列 异构属于何种异构。 1 1丙醇和 2丙醇 2 CH3COOH和 HCOOCH3 3 CH3CH2CHO和
反应体系中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时,其数值是可以不同的,但是这些数值都表示同一个反应速率。 因此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必须说明用哪种物质来做标准。 用同一反应体系中 不同物质 表示 同一速率 时,其 数值比 一定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的 化学计量数之比。 一般来说,化学反应的速率随着反应的进行可不断变化。 因此某一时间段内的反应速率实际是指这一时间段内的平均速率,而不是指瞬时速率。 练习:反应 A
在 ns轨道上,价电子的构型是 ns1或 ns2,位于周期表的 左 侧,包括 ⅠA 和 ⅡA 族,它们都是 活泼金属 ,容易 失去 电子形成 +1 或 +2价离子。 s区元素 s区和 p区的共同特点是: 最后 1个电子都排布在 最外层 , 最外层电子的总数 等于该元素的 族序 数。 s区和 p区就是按族划分的周期表中的 主 族 0族。 最后 1个电子填充在 np轨道上,价层电子构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