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内容摘要:
祁连 地形区图 (2)范围: (3)地形: 大致以贺兰山为 界,东、西部 差异较大。 西部 贺兰山 东部 地形 高大的 和 巨大的内陆。 高原 特征 和 相间分布, 新疆常被描述为 “ ” 辽阔坦荡 地形区 盆地、 山 盆地 内蒙古高原 山系 山脉 盆地 三山夹两盆 准噶尔 天 塔里木 盆地 (4)气候与植被: 干旱是西北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 读图思考: 自东向西,自然植被是怎样变化的。 由温带草原过渡为荒漠草原,再过渡为荒漠。 (4)气候与植被 : 造成这种自然植被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由东向西,距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4)气候与农业生产 : 自然条件与农业生产的联系: 东部 降水在 mm以上,基本满足 的生长,农业以草原 业为主; 西部 降水在 200mm以下,甚至在 50mm以下,只有在一些高耸的山地迎风坡,降水稍多,山顶冰雪覆盖,水源只能依靠山地 水和高山 水,形成 农牧业。 200 牧草 畜牧 降 冰雪融 绿洲 能力拓展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背景。八年级地理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相关推荐
峡 三、匹配题 (本题共 2小题,共 10分) 2将下列描述与相应的地区连接起来 A、“早穿棉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 ①内蒙古高原 B、“远看是山,近看成川,终年积雪,冰川广布” ②西藏地区 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③新疆地区 D、“天府之国,水利农业发达” ④黄土高原 E、 “ 千沟万壑,植被稀少 ” ⑤四川地区 A③ B② C① D⑤ E④
约 35千克,高峰上达到 570千克。 黄河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 16亿吨。 古人称黄河是“ 一石(担)水,六斗泥 ”。 如果把这些泥沙筑成高宽各一米的长堤,其长度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 3倍。 水土流失 中游:水土流失严重 讨论 请完成课本 P30活动 分析黄河为什么多泥沙。 自然因素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降水集中 人为因素 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 治黄关键 治沙 地上河
特点 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间期 主要在细胞核,少数在线粒体、叶绿体中 DNA分子两条链(称为母链) 分别进入两个 DNA分子中 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ATP DNA解旋酶、聚合酶 子代 DNA分子 (与亲代一模一样 ) 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DNA复制的过程 • 已知某一条全部 N原子被 15N标记的 DNA分子( 0代),转移到含 14N的培养基上培养 n代,其结果如下: 分子总数
者之间恢复力稳定性较强的是。 ( 2) 调查 B草原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 , 设计如下调查步骤: ① 选取为最佳样方面积。 ② 在该物种分布较密集的地方取 5个样方。 ③ 计数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 若计数结果由多到少依次为N N N N N5, 则将 N3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请指出以上设计步骤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化学分析法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处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