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45778盖板涵洞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承载力为 300KPa, 此处地表为黄褐色卵砾石夹土层厚度大于 4m,承载力为 350KPa,满足设计要求。 、基础砼 施工 基础采用 C25砼浇筑,模板在使用前应先清理打磨、涂脱模剂,板缝间用海绵胶条 或双面胶粘贴,以防止浇筑时出现漏浆,做到模板接缝严密,表面平整,支撑牢固。 钢筋的规格、间距、数量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为保证钢筋加工及安装质量,接头采用搭接双面焊时,焊缝长度不小于 5d( d为焊接钢筋直径);接头采用帮条焊时,焊缝长度不小于 10d。 在钢筋和模板间设置垫块,垫块应与钢筋扎紧,并相互错开。 模板采用钢模板,尺寸、四角角度及刚度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在砼浇注前,应对钢筋、模板进行检查,经现场技术主管和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涵洞基础砼浇筑应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砼浇注完毕后,应覆盖洒 水养生,养生时间不少于 7天。 基础表面要进行拉毛处理,以增加墙身与基础间的抗剪能力。 基础砼浇筑对称跳格进行,按设计要求设置沉降缝。 、台身施工 台身采用 C30砼浇筑。 当台身高度大于 2m时,设置串筒或漏斗等辅助工具。 八字墙及截水墙施工应严格按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为 C20片石混凝土。 施工完毕后应派专人洒水养生,养生时间不少于 7天。 、盖板预制与安装 ( 1)盖板预制 盖板预制统一在预制厂完成。 盖板预制平台为 C20混凝土底板厚10cm,上用红砖做底肋,间距设置 40cm。 底肋成网 格状,红砖上用 1∶2砂浆抹面 2cm,上铺竹胶模板做底模。 底模边肋用 4 4方木形成。 侧模面板用竹胶模板, 5cm厚的木板作板强筋,板强筋竖向间距 30cm横向围柃用φ 48钢管,钢管与板强筋用螺杆紧固。 侧模用角钢支撑 ,角钢焊接成三角形状,角钢支撑间距为 70cm,纵向用φ 16钢筋连接成整体。 侧模与台座底口用 1cm的海绵垫挤紧以防漏浆,模板拼装完后,内涂脱模剂,然后进行钢筋施工,钢筋保护层用混凝土预制块支垫。 14 混凝土由标准化拌合站拌制,经运输车运至预制板制作场地,人工斗车下料入仓浇筑,用振动棒振捣密实。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 注意侧模的加固以防浇筑中出现跑模现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面层做拉毛处理并用麻袋覆盖洒水加以养护。 模板拆除后,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即可吊运安装。 盖板吊环采用φ 16圆钢弯成Ω形,焊接于距板头 35cm板侧位置,并与盖板结构筋相连。 每块盖板设吊环 4个,吊环位置及露出板顶高度须一致,以保证盖板吊装时,同时均匀受力。 盖板预制时 ,注意在板两端中间预留锚栓孔 ,锚栓孔的尺寸为板顶直径 8cm,板底直径 6cm。 为节省预制场地,当预制盖板按规定养护 7天,板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5%以上时,可以在现场吊运堆放。 吊运 时根据预制板编号及顺序分别堆放,板与板之间用对等尺寸方木支垫于板头 35cm处,堆码高度不能超过 5层。 ( 2)盖板吊装 盖板吊装前,测量检测台座顶面高程,台座处保持平整、清洁。 盖板吊装采用 16T吊车起吊,东风车拖运,盖板两端用枕木加以支垫。 盖板平稳放置其上并保证台座预埋锚栓钢筋插入盖板锚栓孔内,坐实,板缝调整均匀,以保证板缝与沉降缝重合,盖板安装完毕后,采用 C30水泥砂浆充填板缝间及台背与盖板间的空隙,锚固栓钉孔内用C30混凝土填充密实。 、帽石施工 帽石钢筋加工绑扎完成,经检查验收合 格后,支立模板。 模板采用木模(内贴镀锌铁皮),支撑采用外撑上口对拉方式加固,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平板振捣器整平,铁抹收面。 拆模后,进行养护,填土防止机械损坏。 、沉降缝施工 按照规范和设计要求设置沉降缝,缝宽 1 ~2cm,且沉降缝处的两端面应竖直、平整,上下不得交错。 填缝料应具有弹性和不透水性(建议使用沥青麻絮),并应填塞紧密。 预制盖板涵的的沉降缝应设在盖板的接缝处,沉降缝应贯穿整个洞身断面。 、防水层施工 15 应严格按照 规范 和设计要求设置防水层,以防止水分侵入涵洞的钢筋砼结构 ,使钢筋锈蚀,缩短结构 寿命。 、八(一)字墙及附属工程 涵洞八字墙基础采用 C20 片石混凝土,涵洞出入口的沟床应整理顺直,与上、下排水系统的连接应圆顺、稳固,保证流水顺畅,避免损害路堤。 施工中应注意: 砂浆要严格按配合比拌和,标号不小于设计值,拌和时间不少于 2min,拌和均匀。 砌筑时砌块错缝,坐浆挤缝,嵌紧后砂浆饱满无空洞现象。 外圈定位和转角处,选择形状方正、较大的片石,并长短相向与里层片石咬接。 较大的片石用于下层,砌筑时选择形状和尺寸较为合适的片石,敲除尖锐突出部分,不得用 高于砂浆砌缝的小石块在下面支垫。 砌缝不大于2cm,且无干缝、死缝。 、涵(台)背填土 涵洞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80%时方可进行台背回填施工。 台背回填前应按要求从砼基础底面每 15cm作一道标线,标线上标注填筑层次标高。 台背填土长度每侧不应小于 2倍孔径长度,与锥坡土的填筑同时进行,两侧同时水平分层对称填筑。 台背回填不得使用大型机械,避免损伤涵洞。 必须人工分层整平,竖直冲击夯分层夯实填筑,经自检、抽检压实度达到 96%方可进行下一层填筑。 台背填土完毕后,涵顶填土时,第一层不得小于 30cm,以防压路机械对涵洞的冲击过大。 每层填筑砂砾与路基衔接处,分层按 1: 1打台阶,保证台背回填与路 基能衔接密实。 第五节:施工标准及保证措施 、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 工程质量自检程序框图 16 质检员检查 工序施工 开始 交接检查 工序继续施工 填表上报质检工程师 质检工程师检查 签字上报总质检工程师 签字上报驻地监理工程师 监理工程师抽查 纠正 纠正 纠正 不合格 合格 工序完成 合格 不合格 17 质量标准 ( 1)杜绝重大质量事故发生。 ( 2)工程合格率 100%,优良率 95%以上。 质量保证措施 ( 1)提高质量意识,加强质量教育。 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强化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树立全员创优意识。 施工队伍进场后,实行分项、分工序专项质量教育,有的放矢,标准明确,使全项目上下形成创优声势。 ( 2)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加强技术培训,定期或不定期组织职工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学习有关规范、技术标准及有关规定。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指导。 ( 3)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并使质保体系切实发挥作用。 项目部设专职质检工程师,队设专 职质检员,并配齐质量检测仪器设备,负责质量监督检查和各项检验工作。 建立健全质检机构,由项目质量检查工程师及各队专职质检员,专门负责质量监督检查工作,质量检查人员享有质量否决权和验工计价签证权。 质量检查做到四个结合:重点检查和全面检查相结合;内部检查与外部检查相结合;定期检查与经常检查相结合;专职检查与群众检查相结合。 ( 4)按照设计图纸,施工技术规范及公路工程质量检验标准,现场严格控制每道工序。 ( 5)加强质量常规性的检查,建立质量检查程序。 坚持质量工作四大检查制度:开工前检查、施工中检查、隐蔽 工程检查、定期质量检查。 质量“三检制”:自检、互检、专检。 质量“三工序”制,检查上道工序质量,保证本道工序质量,创造或提供下道工序的质量条件。 ( 6)开展目标管理 根据质量目标和创优规划提出的各项指标,从项目部到班组层层分解工作指标、管理指标、各项保证指标和操作指标,层层抓落实,保证各项指标的实现,确保质量总目标实现。 18 ( 7)积极开发科技新成果 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和新工艺,以先进的技术确保高质量的产品。 ( 8)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种质量管理制度 ( 9)严格实 行质量终身责任制,层层签订质量责任书,做到责任落实到位,使各级管理人员在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确保工程质量。 ( 10)树立全优意识,实行样板先行,靠样板引路,确保施工中的第一座涵洞达到全优,树立样板,从中选定最佳工艺参数,对技术性较强的操作还要组织工前示范讲解,以点带面,实现全优。 ( 11)服从并主动求得监理工程师的监理和甲方的检查指导 严格执行监理工程师的决定和甲方的指导检查意见,并为监理工程师的监理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听取监理工程师指导性工作建议。 ( 12)实行质量全优抵 押金制,推行质量经济承包,奖优罚劣。 ( 13)推行 ISO9002 国际质量体系标准,按编制的质量管理手册做好各项工程的质量工作 、安全保证措施 安全施工保证体系框图: 19 项目经理 安全施工督查小组 安全施工责任制 安全施工管理体系 安全施工教育 安全施工工作检查 岗位责任制 安全施工活动 安全施工奖惩 各职能部门 各级安全施工监察员 各班组安全活动人员 义务安全活动队 岗位责任制 安全施工活动 岗位责任制 安全施工活动 奖惩兑现 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