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板冲裁模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论文内容摘要:
2F =Lt b =( 4) 2 450= ⒊落料卸料力 由课本 P89 表 42 查得 卸K = 卸F = 卸K 1F = = ⒋冲孔推件力 由课本 P89 表 42 查得 推K =,由 P62 表 318 取凹模刃口高度 h=10㎜ ,故在凹模口内同时存有的冲孔废料的个数 n=h/t=10/2=5 个 推F =n 推K 2F =5 = ⒌总冲压力 总F = 1F + 2F + 卸F + 推F = ㈤ 确定 模具 压力 中心 图⑶压力中心 由于该冲裁件的结构是对称的,故如图 ⑶ 所示,落料时的压力中心 是 a,冲孔时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14 的压力中心是 b,则冲模压力中心 O 必在 ab的连线上。 如图设冲模压力中心 O 离 a 点的距离是 Y,根据力矩平衡原理得: 1F Y= 2F (32Y) 由此得 Y= ㎜ ㈥ 冲裁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因其结构简单,可以采用凹模,凸模分开加工的方法。 由课本 P90 表 44 查得 minZ =㎜, maxZ = ㎜ 由课本 P90 表 45 查得 p =㎜, d =㎜ 检验: maxZ minZ = ㎜ p + d =㎜ 故可以采用 凹模,凸模分开加工的方法。 由表 46 查得 = pd =(d+ )0p =(+ ) = ㎜ d =( pd + minZ ) d0 =(+) = ㎜ 图⑷配作加工图 如图( 4)所示,凹模磨损后 所有的外形尺寸均增大。 因其尺寸公差等级均为 IT14,由课本 P91 表 46 查得 =。 令 A1= 0 ㎜ ,A2= 0 ㎜ ,A3= 0 ㎜ ,A4= 0 ㎜ ,A5=R8 ㎜ 由公式 dA =(A ) d0 , d = 可以求得相应凹模尺寸为: A1=( ) 4/ = ㎜ A2=( ) 4/ = ㎜ A3=( ) 4/ = ㎜ A4=( ) 4/ = ㎜ 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15 A5为凹模的尺寸,基本尺寸和公差均应取 A4 的一半, A5= ㎜。 凸模的尺寸应按凹模刃口的实际尺寸配制,保证双面间隙为 ㎜~ ㎜之间。 计算模具中心距尺寸时,制 造偏差值应取工件公差的 1/8. L1=14 ㎜ L2=17 ㎜ ㈦ 模具凹模,凸模的结构设计 凹模厚度 H=kb(H15 ㎜ ),其中 b 为最大外形尺寸,取 b=58 ㎜;有课本 P62 表319 查得 k=. 则 H=kb= 58= ㎜ 凹模的壁 厚 c=(~ 2)H=32 ㎜ 由冲压设计手册查得标准值 H=25 ㎜ ,c=34 ㎜ . 故凹模的长度 L=b+2c=58+2 34=126 ㎜ 凹模的宽度 B=步距 +工件宽 +2c=32+30+2 34=130 ㎜ 由冲压设计手册查得标准凹模外形尺寸为: 140 125 25. 凸模长度公式为: L= 1h + 2h + 3h +h 有设计手册查得凹模固定板厚 1h =18 ㎜,卸料板厚 2h =12 ㎜,导尺厚度 3h =8㎜,取附加长度 h=18 ㎜( 15~ 20)。 则 L=18+12+8+18=56 ㎜ ㈧ 模具装配图 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16 模具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设计题目: 托板冲裁模设计 专 业: 设 计 者: 指导老师: 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17 计算说明书 ㈠冲裁件工艺分析 图 ⑴ 托板图 如图 ⑴ 所示零件,形状简单,结构对称,由圆弧和直线组成。 零件图上尺寸均未标注尺寸公差, 可按 IT14 级确定工艺尺寸公差。 有公差表查得: 0 ,0 , 0 , , 17 , 14 。 R8所标注的尺寸可以通过 0 。 控制。 由课本 P46 表 37 查得冲裁件内外形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为 IT11,由表 39查得孔中心与边 缘距离尺寸公差为 ㎜,零件的精度要求在冲裁加工中可以得到保证,其它尺寸,生产批量也符合冲裁工艺。 ㈡ 确定冲裁最佳工艺方案 由于冲裁件尺寸精度不高,形状不复杂,但是大批量生产。 根据其结构特点,可以用级进模加工,先冲孔,再落料,两次冲压。 ㈢ 排样的设计及计算 图⑵排样图 由课本 P49 表 312查得相关搭边值,求得条料宽度 b=58+ 2=㎜ , 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18 步距 h=30+2=32㎜。 如图( 2)所示。 冲裁件面积 A=38 30+2 16 2+2 8 8= 2mm 则材料利用率 =bhnA 100%= 100%=% ㈣ 确定冲压力 ⒈落料力 由课本 P89 表 41 查得 b =375~460MPa,取 b =450MPa 1F =Lt b =( 38 2+14 2+4 2+2 8) 2 450= ⒉冲孔力 2F =Lt b =( 4) 2 450= ⒊落料卸料力 由 课本 P89 表 42 查得 卸K = 卸F = 卸K 1F = = ⒋冲孔推件力 由课本 P89 表 42 查得 推K =,由 P62 表 318 取凹模刃口高度 h=10㎜ ,故在凹模口内同时存有的冲孔废料的个数 n=h/t=10/2=5 个 推F =n 推K 2F =5 = ⒌总冲压力 总F = 1F + 2F + 卸F + 推F = ㈤ 确定 模具 压力 中心 图⑶压力中心 由于该冲裁件的结构是对称的,故如图 ⑶ 所示,落料时的压力中心 是 a,冲孔时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19 的压力中心是 b,则冲模压力中心 O 必在 ab的连线上。 如图设冲模压力中心 O 离 a 点的距离是 Y,根据力矩平衡原理得: 1F Y= 2F (32Y) 由此得 Y= ㎜ ㈥ 冲裁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因其结构简单,可以采用 凹模,凸模分开加工的方法。 由课本 P90 表 44 查得 minZ。托板冲裁模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论文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托班年级组工作总结(共10篇
效。 我们还进行了主题案例的汇编,并制作成 ppt 文稿。 相信只要我们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坚持不懈地努力,课题研究不再是那道难以跨越的鸿沟,它是我们教育教学实践的总结,经验的提升 ,更是教师素质、内涵的升华。 三、不足之处: 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还需不断反省自我,争取做得更好。 通过这次课题研讨课后,我们发现在开发课例的素材提取、教学方案的设计等方面还很欠缺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交底
场地清; 严格遵守十项安全措施; 自觉维护现场安全设施; 遵守施工现场文明施工规定; 不懂机电部不动机电; 时时注意不安全行为; 人人关心他人安全; 生产必须服从安全; 二、安全技术交底要求 本交底书由工地技术负责人交底; 安全技术 交底针对性要强,要全面; 施工员、安全员、班(组)长接受交底后 签字; 本交底书一式四份,交底人、施工员、安全员、班组长各持一份备查。 本部(项)工程特点:
扬中市实验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总结
知识。 冲山中心学校教研组定期组织各校教师学习有关新课程的内容,要求各校教导处制订学习计划,并按规定完成学习培训任务。 5年时间,我们完成了《通识培训》、《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海南师德师风》、《新课程深化与反思》、《新课程学习方式变革》、《现代学习理论评析》、《新课程教学设计》、《当代教师荣辱观》、班主任培训、周末菜单培训、学校领导干部培训等课程,参加学习人数 1950 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