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济学试题宝典内容摘要:

( P/A, 10%, 3)= ;( P/A, 15%, 3)= ;( P/A, 20%, 3)= P/A,25%,3= 某机床的原始价值为 100, 000 元,净残值为 4, 000 元,折旧年限是 5 年,试按年数和法计算各年的折旧率和折旧额填表中。 年数和法计提折旧表 年度 折旧基数(原值-净残值) 年折旧率 年折旧额 累计折旧额 1 2 3 4 5 《技术经济学》试题四参考答案 五、名词解释 略 六、简答题 略 七、计算题 : 已知 : F=965 万元 =965 104 元, CV=300元 /吨 ? P=500 元 /吨 所以 : 48250 (吨 ) 又因为 Q= 48250120200吨,所以在此设计生产能力下,该厂是盈利的。 :利用等额分付偿债基金公式: A=F (A/F,12%,4)=500 =(万元 ) : ( 1) NPVA=- 100000+40000( P / A, 10%, 2) +50000( P/F, 10%, 3) =69871(元) NPVB=- 120200+50000( P / A, 10%, 2) +60000( P/F, 10%, 3) =(元) 方案 A、 B 均可行。 ( 2)首先填表 时间(年) 0 1 2 3 B 方案比 A 方案增量 - 202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P/A, i, 3)- 20200=0?? ( P/A,i,3) = = 增量内部收益率△ IRR=20%+ ( 25%- 20%) =% △ IRR => i0( 10%)应选择 B方案。 : 年数和法计算折旧表 年度 折旧基数(原值-净残值) 年折旧率 年折旧额 累计折旧额 1 96000 % 31968 31968 2 96000 % 25632 57600 3 96000 20% 19200 76800 4 96000 % 12768 89568 5 96000 % 6432 96000 技术经济学试题五 一、名词解释:(共 5 题,每题 3分,计 15 分) 1.项目可行性研究 2.净现值与净现值指数 3.内部收益率与增量内部收益率 4.不确定性分析 5.价值工程 三、简答题:(共 3 题,每题 10分,计 30分) 1.为什么不能用内部收益率 的高低进行互斥方案的比较,而必须 采用增量内部收益率进行比较。 2.若某项目计算期为 12 年,静态投资回收期为 5 年,基准折现率为 15%,净现值为零。 若有人计算出此项目的动态投资回收期为8年,你认为他的计算结果对吗。 为什么。 3.项目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的区别有哪些。 : 1)评价的角度不同。 ( 2)费用和效益的含义和划分范围不同。 财务评价只根据项目直接发生的财务收支,计算项目的费用和效益。 国民经济评价则从全社会的角度考察项目的费用和效益,这时项目的有些收入和支出 ,从全社会的角度考虑,不能作为社会费用或收益, 例如,税金和补贴、银行贷款利息。 ( 3)采用的价格体系不同。 财务评价用市场预测价格;国民经济评价用影子价格。 ( 4)使用的参数不同。 财务评价用基准收益率;国民经济评价用社会折现率。 财务基准收益率依分析问题角度的不同而不同,而社会折现率则是全国各行业各地区都是一致的。 ( 5)评价的内容不同。 财务评价主要包括盈利性评价和清偿能力分析;国民经济评价主要包括盈利能力分析,没有清偿能力分析。 ( 6)应用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不同。 盈亏平衡分析只适用于财务评价,敏感性分析和风险分析可同时用于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 四、计 算题:(共 3 题,第 2题 15分, 第 3 题 10 分,计 40分) 1.某大学生的四年大学生活费用通过银行贷款解决。 合同规定学生每年初向工商银行借款 6000 元,年利率 5%,借款本利由用人单位在该学生毕业工作一年后的 8 年中,每年末在其工资中逐年扣还,要求: (1) 画出该问题的现金流图; (2) 问年扣还额应为多少。 2.用增量内部收益率法比较以下两个方案并进行选择。 企业要求最低收益率为 10%。 年份 0 1 2 3 A 方案现金流量 (元 ) - 100000 40 000 40 000 50 000 B 方案现金流量 (元 ) - 120200 50 000 50 000 60 000 3.独立方案 A、 B、 C 的投资分别为 100 万元、 70 万元和 120 万元,计算各方案的净年值分别为 30 万元、27 万元和 32 万元,如果资金有限,不超过 250万元投资,问如何选择方案。 一、名词解释 略 二、 多项选择题 15 ABCEFG ABEI ABEFH AF ABCD 三、简答题 四、计算题 : 现金流量图为: 选择基准时点在第五年末 6000( F /A, 5%, 4)( 1+10%) 2=A( P/A, 5%, 8) A= : ( 1) NPVA=- 100000+40000( P / A, 10%, 2) +50000( P/F, 10%, 3) =69871(元) NPVB=- 120200+50000( P / A, 10%, 2) +60000( P/F, 10%, 3) =(元) 方案 A、 B 均可行。 ( 2)首先 填表 时间(年) 0 1 2 3 B 方案比 A 方案增量 - 202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P/A, i, 3)- 20200=0?? ( P/A,i,3) = = 增量内部收益率△ IRR=20%+ ( 25%- 20%) =% △ IRR => i0( 10%)应选择 B方案。 3.解 :三个方案可能的组合数为 23- 1= 7种,各方案组合的投资及净年值计算列于下表。 A、 B、 C 的方案组合及净年值 单位:万元 第 7 种方案组合的投资额超过了资金约束条件 250 万元,不可行;在允许的 1 到 6 方案组合中,按互斥方案选择的准则,第 6 方案组合( A+ C)为最优选择,即选择 A 和 C,达到有限资金的最佳利用,净年值总额为 62 万元。 一、 六、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 选择敏感性分析的主要不确定性因素时,主要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简述对资金的时间价值的理解。 简述价值工程的特点。 七、计算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供参考的复利系数:( P/A,8%,4) = ( A/F,8%,10) = ( A/F,8%,11) = ( F/A,8%,4) = ( A/P,8%,10) = ( A/P,8%,11) = 已知某建筑构件企业的年固定费用为 100 万元,单位产品的变动费用为 200 元,每件售价为 300 元, 设计 生产能力为 15000 件。 试求: ( 1)该企业盈亏平衡点的产量为多少。 ( 2)当年利润为 135000 元时,产量为多 少。 ( 3)最大盈利能力时候的利润为多少。 ( 4)当产量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假设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不变,问最低售价应为多少。 某夫妇为儿子准备 大学 费用,预计四年大学 (从儿子 20 岁年初至 23 岁年初 )每年需 15000 元,他们从儿子 8 岁年末开始每年等额存入银行一笔钱,至 18 岁年末存入最后一笔钱,假设银行利率为 8%,求这笔钱为多少才足够支付大学费用。 1.主要考虑: ① 选择的因素要与确定的评价指标相联系。 ( 2 分)否则,当不确定性因素变化一定幅度时,并不能反映评价指标的相应变化,达不到敏感性分析的目的。 ( 1 分) ② 根据方案的具体情况选择在确定性分析中采用的预测准确性把握不大的数据或者未来变动的可能性较大、( 1 分)且其变动会比较强烈地影响评价指标的数据,( 1 分)作为主要的不确定性因素。 ( 1 分) 2.资金的时间价值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 一方面,资金投入生产和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经过一段时间发生增值,使其价值大于原投入的价值。 ( 分)因此,从投资者的角度看,资金的增值特性使资金具有时间价值。 ( 分) 另一方面,资金一旦用于投资,就不能用于现期消费,牺牲现期消费是为了能在将来得到更多的消费,个人储蓄的目的就是如此。 ( 分)因此,资金的时间价值体现为对放弃现期消费的损失所应给予的必要补偿。 ( 分) 3.价值工程的特点: ① 价值工程以使用者的功能需求为出发点;( 分) ② 价值工程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功能分析,系统研究功能与成本之间的关系,提高对象价值;( 分) ③ 价值工程致力于提高价值的创造性活动;( 分) ④ 价值工程应有组织、有计划地按一定工作程序进行。 ( 分) 七、计算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1.解:( 1)盈亏平衡点的产量: ( 2)当年利润为 135000 元时,产量为: ( 3)最大盈利能力时候的利润为: ( 4)当产量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假设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不变,问最低售价应为: 2.解: 将大学费用折现到 18 岁年末: 求年金: 即每年需存 元才能足够支付大学费用。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3分,共 5小题,总分 15分) :是指项目投产后,为进行正常生产运营,用于购买原材料、燃料,支付工资及其他经营费用等所必不可少的周转资金。 :任何决策 ,必须作出一定的选择 ,被舍弃掉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即是这次决策的机会成本。 :是指从众多不确定性因 素中找出对投资项目经济效益指标有重要影响的敏感性因素,并分析、测算其对项目经济效益指标的影响程度和敏感性程度,进而判断项目承受风险能力的一种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是指资金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随着时间推移而产生的增值。 它也可被看成是资金的使用成本。 :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生产同样机器设备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耗费减少 ,使原有机器设备贬值。 或者由于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出现了性能更加完善、生产效率更高的生产设备 ,使原有设备的价值相对降低。 六、解答题(每小题 5分,共 3小题,总分 15分) 试简述在互斥方案评价中,技术经济的比较原则(注:答题不必列公式)。 试简述国民经济评价效果与企业财务评价效果的相互关系。 解答: 试简述与横道图比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