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生产技术大全之四:苹果病虫害防治技术内容摘要:

........................................................................ 81 三十一、苹果树根朽病 ............................................................................................ 82 三十二、苹果霜环病 ............................................................................................... 83 三十三、苹果缩果病 ............................................................................................... 83 三十四、苹果锈果病 ............................................................................................... 84 三十五、苹果圆斑病 ............................................................................................... 85 三十六、苹果疫腐病 ............................................................................................... 85 三十七、苹果蝇粪病 ............................................................................................... 86 三十八、苹果银叶病 ............................................................................................... 86 三十九、苹果轴腐病 ............................................................................................... 87 四十、苹果水心病 ................................................................................................... 87 四十一、苹果炭疽病 ............................................................................................... 88 四十二、苹果树圆斑根腐病 ..................................................................................... 89 四十三、苹果树紫纹羽病 ........................................................................................ 89 4 一、 豹纹蠧蛾 豹纹蠧蛾又名六星木蠹蛾,属鳞翅目,豹蠹蛾科。 豹纹蠹蛾卵 豹纹蠹蛾幼虫 豹纹蠹蛾成虫 豹纹蠹蛾蛀孔状 豹纹蠹蛾为害枝条折断状 (一) 分布与为害 国内河南、河北、陕西、山东等省有分布。 以幼虫蛀食苹果、枣、桃、柿子等果树嫩梢。 被害枝基部的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有一蛀食环孔,并有自下而上的虫道。 枝上有数个排粪孔,有大量的长椭圆形虫粪排出。 受害枝上部变黄枯萎,遇风易折断。 (二) 形态特征 1.成虫:雌蛾体长 20~ 38 毫米,雄蛾体长 17~ 30 毫米。 前胸背面有 6 个蓝黑色斑点; 前翅散生许多大小不等的青蓝色斑点。 2.卵:椭圆形,长约 0. 8 毫米,初产时黄白色。 3.幼虫:体长 20~ 35 毫米,体红色。 前胸背板前缘有 1 对子叶型黑斑。 4.蛹:红褐色。 近羽化时每一腹节的侧面出现两个黑色圆斑,尾端有刺突 10 个。 (三) 生活史与习性 一年发生 1 代,以老熟幼虫在受害枝中越冬。 第二年 4~ 5 月间化蛹,成虫羽化期为 5 月中旬至 7 月中旬。 每雌产卵可达千余粒。 幼虫孵化后自叶主脉或芽基部蛀入。 自上而下每隔一段距离咬一排粪孔。 一头幼虫可为害枝梢 2~ 3 个。 幼虫为害至 10 月中、下旬在枝内越冬。 (四) 防治方法 1.剪除虫枝:结合夏季修剪,根据新梢先端叶片调萎的症状或枝上及地面上的虫粪,及时剪除虫枝,集中烧毁。 此项措施应在幼虫转梢之前开始,并多次剪除,至冬剪为止。 5 3.灯光诱杀:在成虫发生期进行灯光诱杀。 4.药剂防治:成虫产卵及卵孵化期,喷洒 90%晶体敌百虫 1000 倍液或 80%敌敌畏乳油 1000倍液。 二 、 扁刺蛾 扁刺蛾,又名黑点刺蛾,属鳞翅目,刺蛾科。 扁刺蛾幼虫 扁刺蛾成虫 扁刺蛾为害 状 (一) 分布与为害 我国南、北果区都有分布。 主要为害苹果、梨、杏、桃、枣、柿、柑桔等果树及多种林木。 (二) 生活史与习性 华北地区一年多发生 1代,长江下游地区一年发生 2 代。 以老熟幼虫在树下土中作茧越冬。 来年 5 月中旬化蛹, 6 月上旬开始羽化为成虫。 6 月中旬至 8 月底为幼虫为害期。 成虫多集中在黄昏时分羽化,尤以下午 6~ 8 时羽化最盛。 成虫羽化后,即行交尾产卵,卵多散产于叶面上。 初孵化的幼虫停息在卵壳附近,并不取食。 脱过第一次皮后,先取食卵壳,再啃食叶肉,留下一层表皮。 幼虫取食不分昼夜均可进行。 自 6 龄起,取食全叶 ,虫量多时,常从一枝的下部叶片吃至上部,每枝仅存顶端几片嫩叶。 幼虫期共 8 龄,老熟后即下树入土结茧,下树时间多在晚 8 时至翌晨 6 时止,而以后半夜 2~ 4 时下树的数量最多。 结茧部位的深度和距树干的远近均与树干周围的土质有关。 粘土地结茧位置浅而距离树干远,也比较分散。 腐植质多的土壤及砂壤地结茧位置较深,距离树干近,而且比较密集。 (三) 防治方法 1.消灭虫茧:在幼虫下树结茧之前,疏松树干周围的土壤,以引诱幼虫集中结茧,然后收集消灭之。 2.喷黄土粉消灭低龄幼虫:把黄泥晒干后,研成细粉,在早晨露水未干时,用喷粉器将粉喷 在虫体上,致使低龄幼虫干缩而死。 3.药剂防治:幼虫发生期喷洒常用杀虫剂。 三 、 斑喙丽金龟子 斑喙丽金龟子属鞘翅目,丽金龟子科。 斑喙丽金龟子为害状 斑喙丽金龟子 6 (一) 分布与为害 国内分布较广。 以成虫取食苹果、葡萄、柿等果树叶片,被害叶多呈锯齿状孔洞。 (二)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 12 毫米。 体背面棕褐色,密被灰褐色绒毛。 翅鞘上有成行的灰色毛丛,末端有一大一小灰色毛丛。 (三) 生活史与习性 此虫一年发生 2 代,以幼虫越冬。 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老熟幼虫开始化蛹, 5 月中下旬出现成虫, 6月为越冬代成虫盛发期,并陆续产卵, 6 月中旬至 7月中旬为第一代幼虫期, 7月下旬至 8 月初化蛹, 8 月为第一代成虫盛发期, 8 月 中旬见卵, 8 月中、下旬幼虫孵化,10 月下旬开始越冬。 成虫白天潜伏于土中,傍晚出来飞向寄主植物取食,黎明前全部飞走。 阴雨大风天气对成虫出土数量和飞翔能力有较大影响。 成虫可以取食多种植物,食量较大,有假死和群集危害习性,在短时间内可将叶片吃光,只留叶脉,呈丝络状。 每头雌虫可产卵20~ 40粒,产卵后 3~ 5天死去。 产卵场所以菜园、丘陵黄土以及粘壤性质的田埂内为最多。 幼虫危害苗木根部,活动深度与季节有关,活动危害期以 3. 3 厘米左右的草皮下较多,遇天气干旱,入土较深,化蛹前先筑 1 个土室,化蛹深度一般为 10~ 15 厘米。 (四) 防治方法 :在成虫发生期,利用其假死习性,组织人力于清晨或傍晚敲树振虫,树下用塑料布单或苇席接虫,集中消灭。 除在果园进行捕杀外,还应在果园周围其他树木上同时进行,收效更大。 2.土壤处理:用 5%辛硫磷颗粒剂每亩 2公斤,或 5%七氯粉剂每亩 1. 5~ 3公斤或 5%氯丹粉剂 2~ 3. 5公斤处理土壤,均有良好效果。 果园树盘外非间作地用药量可略增,在成虫初发期处理,效果更好。 3.喷药保花:在果树花含苞未放,即开花前两天,喷施 2020 倍液 50%对硫磷乳剂,或 50%马拉硫磷乳剂 1000~ 2020 倍液,或 75%辛硫磷乳剂 1000~ 2020 倍液,或 50%速灭威粉剂 500 倍液,或 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 800~ 1000 倍液,杀虫效果都很好。 四 、 白眉刺蛾 白眉刺蛾,属鳞翅目,刺蛾科。 白眉刺蛾幼虫 白眉刺蛾成虫 白眉刺蛾茧 (一) 分布与为害 河南、河北、陕西等省有分布。 为害苹果、梨、桃、樱桃、枣等果树。 幼虫食害叶片呈孔洞状。 (二) 生活史与习性 一年发生 2 代,以老熟幼虫结茧在树杈上越冬。 成虫 5~ 6 月出现,幼虫在 7~ 8月为害。 成虫多为晚上羽化,成虫白天静伏在叶背面,夜间活跃,具趋光性。 成虫寿命 3~ 5天。 卵散产在叶片背面,开始呈小水珠状,干后形成半透明的薄膜保护卵块。 每个卵块有卵 8 7 粒左右。 卵期 7天左右。 幼龄幼虫开始剥食叶肉,只留半透明的表皮,后蚕食叶片,残留叶脉;到老龄时,食整个叶片和叶脉。 (三) 防治方法 1.人工捕杀:冬、春季结合修剪,剪除虫茧或掰除虫茧。 在低龄幼虫群栖为害时,摘除虫叶。 2.药剂防治:幼虫发生期,喷洒辛硫磷、杀螟松或灭扫利等杀虫剂。 五 、 波眉刺蛾 白眉刺蛾,属鳞翅目,刺蛾科。 (一) 分布与为害 国内河南、浙江等地有分布。 为害苹果、梨、核桃等果树。 (二) 生活史与习性 以老熟幼虫结茧越冬,翌年 6 月羽化,幼虫 7~ 9月为害,在叶背取食呈半透明状。 (三) 防治方 法 药剂防治其他虫害时,可兼治此虫。 六 、 白星花金龟子 白星花金龟子又名白星花潜,俗称瞎 撞子,属鞘翅目,花金龟子科。 白星花金龟子成虫 白星花金龟子 白星花金龟子群集为害苹果状 (一) 分布与为害 国内分布区域广,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等地都有发生。 为害苹果、梨、桃、葡萄等果树。 以成虫食害成熟的果实,也可食害幼嫩的芽、叶。 (二) 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 20~ 24毫米。 全体暗紫铜色,前胸背板和鞘翅有不规则的白斑十多个。 2.卵:圆形乃至椭圆形,乳白色,长 ~ 2 毫米,同一雌虫所产,大小亦不尽相同。 3.幼虫:老熟幼虫体长 2. 4~ 毫米,体柔软肥胖而多皱纹,弯曲呈 “C”形。 头部褐色,胴部乳白色,腹末节膨大,肛腹片上的刺毛呈倒 “U”字形 2纵行排列,每行刺毛数 19~22 枚。 (三) 生活史与习性 一年发生 1 代,以幼虫在土中越冬。 成虫在 6~ 9 月发生,喜食成熟的果实,常数头或十余头群集果实、树干烂皮等处吸食汁液,稍受惊动即迅速飞逃。 成虫对糖醋液有趋性。 7月份成虫产卵于土中。 (四) 防治方法 1.诱杀成虫:利用成虫的趋化性,进行果醋诱杀。 2.人工防治:幼虫多数集中在腐熟的 粪堆内,可在 6 月份前,成虫尚未羽化时,将粪堆加以翻倒或施用,捡拾其中幼虫及蛹,可消灭大部分。 波眉刺蛾幼虫 8 3.土壤处理:利用成虫入土习性,必要时可进行土壤处理,参阅苹毛金龟子。 七 、 草履蚧 草履蚧,又名草鞋介壳虫,属同翅目,蛛蚧科。 草履蚧雌成虫 草履蚧产卵状 草履蚧为害树干状 (一) 分布与为害 国内分布于各果产区。 为害梨、苹果、桃、李、柿、核桃、樱桃、枣、柿、板栗等果树及多种林木。 早春若虫 上树,群集在树皮裂缝、枝条和嫩芽上刺吸汁液。 受害叶片发黄,芽枯萎,小枝干枯。 (二) 生活史与习性 年生 1 代,以卵和若虫在寄主树干周围土缝和砖石块下或 10~ 12 厘米上层中越冬。 卵1 月底开始孵化,若虫暂栖居卵囊内,寄主萌动开始出土上树,河南许昌为 2 月~ 3月上旬;河北昌黎 3 月间。 先集中于根部和地下茎群集吸食汁液,随即陆续上树,初多于嫩枝、幼芽上为害,行动迟缓,喜于皮缝、枝叉等隐蔽处群栖。 稍大喜于较粗的枝条阴面群集为害。 雄若虫脱 2 次皮后老熟,于土缝和树皮缝等隐蔽处分泌绵絮状蜡质茧化蛹,蛹期 10 天左右,雌若虫脱 3 次皮 羽化为成虫。 5 月中旬至 6月上旬为羽化期,交配后雄虫死亡,雌虫继续为害至 6 月陆续下树入土分泌卵囊,产卵于其中,以卵越夏越冬。 雌虫多在中午前后高温时下树,阴雨天、气温低时多潜伏皮缝中不动。 天敌:红环瓢虫、暗红瓢虫。 (三) 防治方法 1.雌成虫下树产卵时,在树干基部挖坑,内放杂草等诱集产卵,后集中处理。 2.阻止初龄若虫上树,方法很多,采用树干涂胶或废机油者较多,将树干老翘皮刮除10 厘米宽 1 周,上涂胶或废机油,隔 10~ 15 天涂 1 次,共涂 2~ 3 次,应及时清除环下的若虫。 树干光滑者可直接涂。 3.果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