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化学知识点总结内容摘要:

属离子( 或铵根 )和酸根离子的 化合物。 碳酸氢钠 NaHCO碱式碳酸铜 Cu2(OH)2CO3也是盐,因为电离时只要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 子的 化合物 就是盐。 酸碱指示剂变色规律: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变红色,遇碱溶液变蓝色;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色。 中性(大多盐如 NaCl)溶液遇石蕊、酚酞溶液均不变色。 盐酸的物理性质、用途: “ 纯净 ” 的盐酸是混合物,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打开浓盐酸瓶盖有白雾(不是白烟)产生,说明盐酸具有挥发性,这是因为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跟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了盐酸的小液滴。 工业盐酸因含有铁离子而呈黄色。 盐酸用于金属除锈、制造药物,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帮助消化。 硫酸的物理性质、用途: 浓硫酸是 无色无味 、粘稠状的液体。 有强烈的 腐蚀性性 ,可使纸张、布料、皮肤物质变成黑色的炭。 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稀释时应把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防止酸液飞溅。 浓硫酸是重要化工产品。 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以及冶炼金属、精炼石油和 金属除锈 等。 浓硫酸有 吸水性,可作干燥剂 ,但不易挥发。 如果不慎将将浓硫酸沾在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 3%~ 5%的碳酸氢钠溶液。 如果将稀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作同样的处理,因为稀硫酸蒸发水分后也会变为浓硫酸。 盐酸、硫酸都属于酸。 常用的酸还有 硝酸( HNO3)、醋酸( CH3COOH)等。 酸 的化学性质( 酸 都 有 相似 的 化学性质的 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 H+) ( 1)酸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酸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 2) 酸与活泼 金属 (在金属活动顺序中氢前面的金属) 反应,生成盐和水。 即: 酸 + 金属 → 盐 + 氢气 ①铁与盐酸反应: Fe + 2HCl = FeCl2 + H2↑,现象: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有气泡产生。 (氯化亚铁,浅绿色) ②铁与 稀硫酸反应: Fe + H2SO4 = FeSO4 + H2↑,现象: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有气泡产生。 (硫酸亚铁,浅绿色) ③镁与盐酸反应: Mg + 2HCl = MgCl2 + H2↑,现象:固体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 ④镁与硫酸反应: Mg + H2SO4 = MgSO4 + H2↑,现象:固体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 ⑤锌与盐酸反应: Zn + 2HCl = ZnCl2 + H2↑,现象:固体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 ⑥锌与硫酸反应: Zn + H2SO4= ZnSO4+ H2↑,现象:固体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 要想在中考取得好成绩,要有“三心:静心、专心、恒心” ,你做到了吗。 赶快行动吧。 老师相信你能行。 化学的学习方法:“注重记忆,深入理解,多钻研,实验很关键。 ” ,你是这样做吗 7 ⑦铝与盐酸反应: 2Al + 6HCl = 2AlCl3 + 3H2↑,现象:固体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 ⑧铝与稀硫酸反应: 2Al+3H2SO4=Al2(SO4)3+3H2↑,现象:固体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 ( 3) 酸与 金属 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即: 酸 + 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① 铁锈(主要成分是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现象:红褐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氯化铁、黄色) ②铁锈 与稀硫酸反应 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现象:红褐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硫酸铁、黄色) ③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 CuO + 2HCl = CuCl2 + H2O, 现象:黑色物质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④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 CuO + H2SO4 = CuSO4 + H2O ,现象:黑色物质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 4)碱 + 酸 → 盐 + 水 ( 5)盐 + 酸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用途 : 氢氧化钠化学式为 NaOH,俗名叫苛性钠、火碱、烧碱,是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且放热。 具有吸水性,可作作干燥剂。 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 , 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氢氧化钠的用途:①固体作干燥剂②制肥皂、造纸③去除油污的清洁剂。 氢氧化钠曝露在空气中时容易吸收水分,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这种现象叫 做潮解。 因此,氢氧化钠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不能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二氧化碳,原因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氢氧化钠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小烧杯里称量。 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不仅吸收水分,还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所以,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 氢氧化钠 的制法,石灰水中加入饱和的碳酸钠溶液,过滤后得到 氢氧化钠溶液: Ca(OH)2+Na2CO3== CaCO3↓+2NaOH。 1 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 :氢氧化钙的化学式为 Ca(OH)2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 是白色固体, 微溶于水,所得的溶液俗称石灰水。 氢 氧化钙的制法,由生石灰( CaO )与水反应得到: CaO + H2O == Ca(OH)2,此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生石灰( CaO )可由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得。 氢氧化钠的用途: ①制漂白粉②改良酸性土壤、配波尔多液(硫酸铜与氢氧化钙的混合) ③建筑材料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属于碱。 常用的碱还有氢氧化钾( KOH)、氨水( NH3 H2O)等。 1碱 化学性质((碱都 有 相似 的 化学性质的 原因: 碱 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 OH) ( 1) 碱溶液 (可溶性碱) 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碱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碱 使无色酚酞试 液变红色 ( 2)非金属氧化物 与 碱 生成 盐 和 水 ,即: 非金属氧化物 + 碱 → 盐 + 水 ①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即氢氧化钙溶液)反应: CO2 + Ca(OH)2 == CaCO3 ↓ + H2O ②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 CO2 + 2NaOH = Na2CO3 + H2O ③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 SO2 + 2NaOH = Na2SO3 + H2O (亚硫酸钠) ④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 SO3 + 2NaOH = Na2SO4 + H2O (硫酸钠) ( 3)酸 + 碱 → 盐 +水 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①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 HCl + NaOH = NaCl + H2O ② 稀硫酸与 氢氧化钠反应: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③ 稀硫酸与 氢氧化钙反应: H2SO4 + Ca( OH) 2 = CaSO4 + 2H2O ④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用氢氧化 铝中和胃酸过多 , 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 ): 3HCl+Al(OH)3 = AlCl3+ 3H2O ( 4)盐 + 碱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碱 课题 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盐: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的化合物。 盐 = 金属离子 + 酸根离子。 如 NaCl、 Na2SO4 NH4Cl等。 中和反应 : 酸与碱作用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中和反应 实质: OH- +H+ = H2O 中和反应 应用: ( 1) 常用熟石灰来处理废水, 改 改善 土壤的酸性。 Ca(OH)2 + H2SO4 = CaSO4 + 2H2O ( 2) 用氢氧化镁的药物中和人体过多的胃酸(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 Mg(OH)2 + 2HCl = MgCl2+ 2H2O 溶液的酸碱性:表示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的;溶液的酸碱度: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用 pH表示。 测定溶液的酸碱性用酸碱指示剂;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用 pH试纸。 pH的范围通常在 0 14之间。 溶液的酸碱性与 pH之间的关系: (1)酸性溶液 pH7(pH值越小 ,酸性越强 ) (2)碱性溶液 pH7 (pH值越大 ,碱性越强 )(3)中性溶液 pH=7 (如水、大多数盐如食盐水) 测定用 pH 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 pH试纸。 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方法:把一片 pH 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或用滴管)待测液滴在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与比色卡比较读出整数值。 (用 pH 试纸测定的数要想在中考取得好成绩,要有“三心:静心、专心、恒心” ,你做到了吗。 赶快行动吧。 老师相信你能行。 化学的学习方法:“注重记忆,深入理解,多钻研,实验很关键。 ” ,你是这样做吗 8 值为整数) 酸碱度意义: pH 溶液里才能进行; ,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为 7 或接近 7的土壤中生长; pH,可以了解空气的污染情况(因溶解有二氧化碳,正常雨水的pH约为 ,酸雨的 pH小于 )。 第十一单元 盐 化学肥料 食盐是盐 ,是正确的。 因为食盐是由 Na+ 和 Cl 组成的化合物;盐就是食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因为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一类化合物。 例如: Na2CO KCl等都是盐。 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 NaNO2 ,有毒)误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中毒事件。 粗盐提纯实验可能出现误差的原因:(参考下册课本 P6970)①粗盐的两次称量数值不准确;②对粗盐的不再溶解判断不准确;③过滤中的操作失误,比如粗盐溶液的损失、过滤不充分、滤渣的洗涤不充分、滤液倾倒不彻底等;④蒸发中滤液未全部蒸干,局部过热液滴飞溅等;⑤蒸发后的固体转 移不彻底、称量有误、计算有误等。 偏低的原因:①没有洗涤沉淀;②食盐没有完全溶解等。 蒸发时应注意的事项:①蒸发皿应放在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 停止加热后, 热的蒸发皿要用 坩埚钳 夹取,热的蒸发皿如需立即放在实验台上,要垫上 石棉网 ,以免烫坏实验台。 ②蒸发溶液时要注意倒入蒸发皿里的溶液以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 2/3为宜,防止加热至沸腾时容易向外飞溅。 ③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动,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④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利用 余热 将剩余水分蒸发掉,以 避免固体因受热而迸溅出来。 在溶解、过滤、蒸发操作中都用到了玻璃棒,分别所起的作用:①溶解:玻璃棒起搅拌加速溶解作用。 ②过滤:玻璃棒起引流作用。 ③蒸发:玻璃棒起搅拌,防止局部受热时液滴飞溅作用。 ④用玻璃棒把固体移到纸上,称量回收,玻璃棒作用:转移固体的工具。 氯化钠化学式为 NaCl,是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可作①调味料(食醋也可作调味料),腌制食品;②可制生理盐水;③融雪剂(氯化钠能使水的凝固点降低);④选种子。 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氯化钠可通过晾晒海水或者煮盐井水、盐湖水等,蒸发除去其水分,得到粗盐。 粗盐 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如 CaCl MgCl2)和不溶性杂质(如泥沙)。 碳酸钠化学式为 Na2CO3,是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水溶液呈碱性,俗名纯碱、苏打,可用于①制洗涤剂 ②造纸、纺织、玻璃。 碳酸氢钠化学式为 NaHCO3,是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水溶液呈碱性。 俗名小苏打,可用于①发酵粉 ②治疗胃酸过多症。 碳酸钙化学式为 CaCO3,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是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 可用于①补钙剂 ②建筑材料 碱性物质:包括碱和某些盐(如: Na2CO3属于盐,呈碱性);酸性物质包括酸和某些盐。 盐的化学性质 ① 盐与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金属。 (金属:前换后,盐:可溶) Fe + CuSO4 = FeSO4 + Cu ② 盐与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 新 盐 和新 酸。 盐 + 酸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 ③ 盐与碱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 新 盐 和新 酸 : 盐 + 碱 → 另 一种盐 +另一种碱 ( 反应物均可溶 , 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 Na2CO3 + Ca (OH)2 = 2NaOH + CaCO3↓(制 NaOH的方法) ④ 盐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两种 新 盐 : 盐 1 + 盐 2 → 新 盐 1 + 新 盐 2( 反应物的盐、盐可溶,生成物有沉淀) 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1盐的分类:根据盐的组成里所含阴、阳离子的特点,可将盐分类并称为某盐。 例如: ①组成里含有碳酸根离子( CO32- )的盐称为碳酸盐。 如 CaCO3 、 Na2CO3 、 MgCO3 ②含有钾离 子( K+)的盐称为钾盐。 如 KCl、 K。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