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梁施工方案(上部工程内容摘要:

T 梁内的锚具,压浆后应先将其周围冲洗干净、凿毛,然后按设计要求设置钢筋网和浇筑封锚砼。 封锚砼的标号不低于设计 T 梁砼的 同样标号 ,亦不低于50号。 第八章 T 型简支梁的吊装 T 型简支梁采用 EBG150型架桥机吊装,其具体施工工艺如下: ●测量:吊装前详细复核中线、桥跨及墩台标高等重要数据,并在墩、台面上放 出每片梁的纵向中心线、支座纵横中心线、梁端位置横线及支座底部轮廓线,用油漆标注在墩、台上,便于梁吊装时正位。 在每片梁的两端标出梁的竖向中线,并在其上挂线锤,根据墩、台顶面标出的梁端横线及梁上标出的梁侧边缘点来检查和控制梁的顺桥向和横桥向正位。 ●安装橡胶支座:按照墩、台上标出的橡胶支座的位置和设计的工艺要求,安装好橡胶支座,并经检查无误。 ●架桥机安装就位:先用汽车将架桥机分件运到现场,在现场进行组装。 组装好的架桥机应先试吊,试吊时先将梁吊离支承面 2~ 3cm后暂停,对各主要受力部位的作用情况作周密的检查,确 认状况良好后完成试吊工作,将架桥机进入桥跨就位。 ● T 型简支梁吊装:用运梁平板轨道车将梁从预制场运到架桥机前端内,架桥机上口的移梁小车将梁水平移至桥跨,按照标注在墩、台和梁上的中线、边线进行整机横移,对位落梁。 如此将本跨全部梁片安装就位,然后架桥机纵向移动至下一跨,进行该跨的安装,直至完成全桥的安装。 T 梁吊装施工工艺框图 吊装前的准备工作 (一)预制场的布置 预制场布置在 0桥台后方路基上,根据龙门吊和 EBG150 型架桥机结构尺 寸参数进行现场布置。 (二) T 梁吊装前的理论计算 为保证架桥机过孔、喂梁、吊装安全可靠、吊装前应对架机过孔的配重、轮压及其喂梁吊装时进行验算才能进行下道工序。 配重的计算 1)、架设 T 梁架桥机过孔时配重布置情况: a、横移轨道 II选用分部件梁( 1)、( 2)两件,重量 ,置于架桥机前端支腿下。 b、横移轨道 I 选用分部件梁( 1) 2 件、梁( 2)、( 3)及横移轨中线、桥跨、高程复核复测梁中线、端线放线定位 架桥机拼装、试车 架桥机在桥跨就位 T 梁提吊装运梁平车车 架桥机落梁就位 架桥机落梁至 支座位 置 T梁移运至桥跨端部, 架桥机提吊起梁 架桥机横移至下一片 T 梁位置 支座位置 安装架设第二片T 梁 支座位置 本桥跨 T 梁安装完成 完成全桥 T 梁 架设安装 安装下一跨 T 梁 架桥机纵向移动至 下一跨 道 Ⅱ 分部件梁( 1)、( 3),重量 ,置于架桥机后端吊装小车下。 c、架桥机按《架桥机工况( Ⅱ) 过孔配重计算图》拆去前端第三节 G5; 长度 1Om,且同时去掉前端纵梁 ( G 纵 =2040kg) ,其余完全按《架桥机工况 (Ⅱ) 过孔配重计算图》办理。 2) 、过孔配重计算: 过孔配重计算以托滚支承处为力矩中心,其右之构配件重量为∑N2,产生的力矩为∑ M2;其左之构配件重量为∑ N1,产生的力矩为∑ M2。 ∑ N1和∑ N2之和为∑ N。 配重之值为: PQ(40)=n∑ M2(40)∑ M1(40)L =179。 =≤ 109600179。 50% 满足运梁车不悬空,保证稳定。 上式中 n 为抗倾覆安全稳定系数,根据《起重机设计规范》 GB3811- 83取 n≥。 上式中的∑ M∑ M1详见 表 表 2。 过孔轮压计算 架桥机过孔如图 1 所示,图中所示为架桥机准备过孔的初始位置,R 转为转向轮的支承反力,实线箭头表示过孔的初始位置,虚线箭头表示过孔的终止位置,两个位置之间的距离恰为一孔桥梁的跨径 40m。 R 托 为托滚的支承反力,距 R 转 的初始位置为 ,距 R 转 的终止位置为 ,托滚位置恰好在桥墩中心线上。 R 支 为前支腿的支承反力,前支腿位于桥 墩中心线偏前 处,距转向轮。 PQ为架桥机后端配重,距转向车轮 ,距托滚。 转向轮、前支腿与桥架固定在一起,托滚与桥架不固定,支承桥架向前滑行。 所谓过孔指的是转向轮前进 40m从初始位置到终止位置,距托滚 处,整个桥架向前滑行 40m,前支腿达到前方桥墩偏前。 1) 、过孔方法:根据验算的结果,按配重计算的构配件装置,一次悬挑过完 40m跨度的桥墩。 2) 、过孔轮压计算: a、桥架合力与合力重心的计算 架桥机合力重心为 e′ ,以转向轮为力矩中心,转向轮中心 之右的构配件重为∑ N2′ ,产生的力矩为∑ M2′ ,转向轮中心之左构配件重为∑ N1’,产生的力矩为∑ M1’,∑ N1′ 和∑ N2’之和为∑ N′ 通过支座中心的 G 桁 , G 支 , G 轨 ,不 产生力矩,其重量计入∑ N′。 ∑ M1′、∑ M2′、∑ N1′、∑ N2′,详见表 3,表 4 桥架合力与合力重心的计算公式 ∑ N′ (40)=∑ N1′ (40)+ ∑ N2′ (40)=+= e′ (40)= =(m) b、过孔轮压及配重计算: ①当 > e′ (40)时的计算公式 R 托 (40)=[e′ (40) ∑ N′ (40)1 R 转 (40)= ∑ N′ (40)R 托 (40) 适合此公式的情况均不利用配重平衡过孔 ② 当 e′ (40)时的计算公式 PQ(40)=[e′ (40)()]∑ N′ (40)1 R 托 (40)=∑ N′ (40)+PQ(40) 此时假定 R 转 =0,利用配 重平衡过孔 上面公式中力的单位为 kgf,尺寸单位为 m 公式中的 L1为转向轮从初始位置向前行走距离, L1=0~ 50(40)m。 当转向轮处于初始位置( L1=0)时, R 转 最大, R 托 最小。 架桥机向前行走过孔过程中, R 转 逐渐减少, R 托 增大,当转向轮处于终止位置时,[L1=50(40)m]时, R 托 最大,其最大值分别计算如下: L1=0时 R 托 (40)= * = R 转 (40)==(最大值) L1=40时 PQ(40)= [()]179。 = R 托 (40)= +=(最大值) 喂梁和吊梁至孔中最不利轮压计算 架桥机过孔完毕,将前支腿行走车轮和后转向轮转向 90176。 置于横移轨道上,拆去托滚支承,此时整个桥架完全由转向车和前支腿支承,喂梁和吊梁至孔中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 1)桥架合力及合力偏心距 的计算 计算中不考虑两个吊梁小车和横移轨道产生的重量及力矩,以便计算出来的 ∑ N′及 e′适应这两种状态的计算。 ∑ M′ 2(40)=179。 =178。 m ∑ M′ 1(40)=179。 179。 =178。 m ∑ N′ 1(40)== e′ 1(40)= = 2)喂梁时最不利轮压的计算 a、 40mT梁喂梁(内梁) R 转 =17709179。 (+)/2+109600179。 +139892103179。 = R 支 =+109600+=413586kg b、 40mT梁喂梁(边梁) R 转 =17709179。 (+)/2+1100045595+139892103179。 = R 支 =+111000+= 3)吊梁至孔中最不利轮压计算 a、 40mT梁吊至孔中时(内梁) R 转 =17709179。 (+)/2+109600179。 +161063203179。 = R 支 =+109600+= b、 40mT梁吊至孔中时(边梁) R 转 =17709179。 (+)/2+111000179。 +139892103179。 = R 支 =+111000+= 龙门吊、架桥机起重 T 梁的钢丝绳吊索选型 龙门吊吊索方式采用抬吊,架桥机吊索方式采用兜吊,吊索与水平线间夹角β =90176。 每一根吊索的拉力: S(40)= Qn 179。 1sinβ =111000/42 179。 1sin90176。 =14048kg 概括 GB10772 标准,安全系数 K 取 5,查表选取钢丝绳,选用 6W( 37) Ⅰ型钢丝绳,用于 40 米 T 梁吊装,其允许拉力为15741kg> 14048kg;满足安全要求。 R 支 =+109600+=413586kg b、 40mT梁喂梁(边梁) R 转 =17709179。 (+)/2+1100045595+139892103179。 = R 支 =+111000+= T 梁吊装 吊装 顺序:每跨应先架好 三 片内梁后,再架边梁,以便固定边梁。 架桥机纵行过孔就位 1)将架桥机上部两起重小车开到桥架尾部,将两托滚支承于桥架前端下部轨道上,要求左右两托滚滚轮踏面高低差不大于 3mm,托滚承力后将托滚上部与机架之间用钢板垫实,以 免千斤顶超载受损。 2)顶起桥架尾部,将转向车平面旋转至纵行过孔方向一致。 3)按配重计算要求,挂好配重。 4)在已架好的桥面上铺一条 宽轨距的轨道 (钢轨应尽量靠近梁梗 ),要求轨距误差不大于 5mm。 5)按工况(Ⅱ)(采用钢支座)将两导向托滚安放在梁端头及钢支座上,托住两桥梁前端,托滚调节高度按说明书总图要求,其与后转向车的高差≤ 3mm。 6)将载梁运梁车与桥架尾部连接好。 7)收起升降支腿。 8)上述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按一次过孔 40m 实施方案,由 1 人操作将架桥机悬挑开过孔,过孔速度。 在过孔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运梁小车,后转向车运行情况及托滚、连接器受力情况以及架桥机前端下挠程度,并及时予以调整。 9)架桥机过孔已到对面桥墩后,将前边横移轨道落在桥墩上,垫好调平后可降下支腿将下横梁转向车落在横移轨道(Ⅱ)上,卸下起重小车所吊配重,解开连接器。 10)用千斤顶将架桥机后部顶起,将横移轨道(Ⅰ)垫好调平,并将转向车平面旋转 90176。 后落在横移轨道(Ⅰ)上。 11)在前后转向车落在横移轨道上并受力后,移开托滚。 l2)检查两横移轨道是否平行(允许差177。 10m),空车在横移轨道上试车可行后,即可开始喂 梁、架梁。 喂梁、架梁 1)桥架上两起重小车此时已在架桥机尾部。 2)运梁小车从预制场运梁到桥架尾部,对应桥架上起重小车 (Ⅱ )的下面,降下起重小车 (Ⅱ ) 的吊具,吊起预制 T 梁,与运梁小车(Ⅰ)同步向前开,纵行至起重小车(Ⅰ)下方,降下起重小车(Ⅰ)的吊具将预制 T 梁后端吊起。 起重小车(Ⅰ) (Ⅱ )同步纵行到位,根据落梁位置左或右横移到位,即可落梁。 3)落梁后,在 T 梁前后梁两端横隔板下分别用 1 台 22T的螺旋千斤顶将 T 梁固定,然后两起重小车退回到桥架尾部,架桥机横行到桥中对应运梁轨道的位置,即可开始下一片梁的 架设工作。 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 严禁酒后或带病操作架桥机,所有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悬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信号清晰,统一指挥。 机吊梁横移时,预制梁必须尽量落下,贴近桥墩台横行。 架设边梁时只能用慢车,严禁使用快车。 连接器螺杆调节时,上下螺杆必须保证旋合长度各不得小于70mm,防止脱落,且连接器上的锁平必须拧紧。 架桥机每架一孔之前都必须检查走轮运行方向是否一致,在进行模拟过孔实验和试吊实验合格后,架桥机方可正式过孔、架梁。 横移轨道上的行程限位,每次架边梁时,应检查其限位距 离(边梁落点中心至转向车两轮的中心距≤ 1250mm;严禁超过此范围使用)是否准确。 架边梁时的悬挑出去横移轨道的支点必须垫实,防止下沉或倾斜。 横移轨道 I 和 II 均加设反拉挡板,以增加架桥机架设边梁时的抗倾覆能力。 高温酷暑天气,应适当调节作息时间,避免高温作业,同时切实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正式过孔和架梁过程中,由甲方出面协同有关人员,做好安全警戒。 EN EM2计算表 表 1 序号 名称 重量 (kg) 力臂 (m) 力矩 () N2(50) N2(40) 50 米跨 40 米跨 M2(50) M2(40) 1 G 撑 188 188 2 G 端 2 411 411 3 G 腿 +G 横 +G 轨 2 7594 4 G 电 2 130 130 5 G 升 3243 3243 6 G7 10453 10453 7 G 接 2 890 890 8 G6 8538 8538 9 G 接 2 890 890 10 G5 16527 11 G 接 2 890 12 G5 16527 16527 13 G 接 2 890 890 14 G5 16527 16527 15 G 接 2 890 890 16 G4 16640 16640 17 G 斜 416 416 18 G 接 2 890 890 19 G 栏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