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节能降耗工作实施方案内容摘要:

道路营运市场进度。 推 7 行驾驶员的日常维护和实施一、二级维护,保证车辆技术状况和润滑系统良好。 积极推广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利用、改性沥青、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等环保经济型技术在建设中的应用。 加快交通运输行业信息系统建设,建立道路货运信息服务系统,为我县道路货运企业提供社会化的货物配载、交易及其他的信息服务;引导道路运输扩展仓储、配送等运输功能和服务范围;引导道路运输企业向规模化方向发展,推广甩挂运输、拖挂运输 技术。 ( 十 九 )促进农业和农村 节能减排。 加快淘汰老旧农用机具,推广农用节能机械 和 设备。 推进节能型住宅建设,推 广 动省柴节煤灶 等节能产品。 发展户用沼气和大中型沼气,加强运行管理和维护服务。 ( 二十 )推动商业和民用节能。 在零售业等商贸服务和旅游业开展 节能减排 行动,加快设施节能改造,严格用能管理,引导消费行为。 宾馆、商厦、车站等要严格执行夏季、冬季空调温度设置标准。 在居民中推广使用高效节能家电、照明产品,鼓励购买节能环保型汽车,支持乘用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限制过度包装,抑制不合理消费。 ( 二十一 )加强公共机构 节能减排。 公共机构新建建筑实行更加严格的建筑节能标准。 加快公共机构办公区节能改造,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活动。 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严格用车油耗定额管理,提高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比例。 建立完善公共机构能源审计、能效公示和能耗定额管理制度,加 8 强能耗监测平台和节能监管体系建设。 六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 二十 二 )构建循环经济发展平台。 注重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和谐,以推进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为重点,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 依托现有产业格局,以园区为平台,优化产业布 局,推进行业集聚,打造循环产业链条。 全面推进农业、工业、建筑、商贸服务等领域清洁生产示范,从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污染物产生和排放,降低资源消耗。 实施清洁生产示范工程,推广应用清洁生产技术。 尽快研究制定我县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 二十 三 )推进资源综合利用。 科学有序地开采石膏、石灰石等矿产资源,在寻找新矿物原料的同时,充分挖掘老矿山的资源潜力,合理搭配开采和利用低品位矿产资源,加快尾矿、采矿废石等固废的综合利用,努力提高资源回采率,减少资源在采矿、选矿和运输过程中的浪费。 着重引导和推动资源型产业从单一开采、单一产品向 延伸加工和综合利用方向发展,努力实现“资源 — 产品 — 废弃物 — 可利用资源”的良性循环。 加大废旧塑料回收利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工作力度,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步伐,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推动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农林废物资源化利用。 加快建设城市社区和乡村回收站点、分拣中心、集散市场“三位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 二十 四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 9 实施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定区域、行业和产品用水效率指标体系。 推广普及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加快重点用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提高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 加 强城乡生活节水,推广应用节水器具。 推进再生水、矿井水等非传统水资源利用。 七 、强化 节能减排 监督检查 ( 二十五 )严格节能评估审查。 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文件及其审查意见、节能评估报告书、节能评估报告表和节能登记表,作为项目审批、核准或开工建设的前置条件以及项目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 对未按该办法规定进行节能审查,或节能审查未获通过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项目审批核准机关不得审批、核准,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已经建成的不得投入生产、使用。 ( 二十六 )加 强 节能减排 执法监督。 加大《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不断完善 节能减排 法律法规。 积极 开展 节能减排 专项检查,督促各项措施落实,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加大对重点用能单位的执法检查力度 , 对严重违反节能法律法规,未按要求淘汰落后产能、违规使用明令淘汰用能设备、减排设施未按要求运行等行为,公开通报或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实行 节能减排 执法责任制,对行政不作为、执法不严等行为,严肃追究有关主管部门和执法机构负责人的责任。 八、动员全社会参与 节能减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