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工程实验室申请报告内容摘要:
院广州化学研究所,成立于 1958年 10 月,是中国科学院在华南地区唯一的以应用研究和高技术创新为主的综合 17 性化学研发机构, 以绿色化工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包括建材化学品、电子化学品等)、化工产品技术检测以及化工行业高新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拥有两家子公司:中科院广州化灌工程有限公司(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广州中科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现有职工 200 余人,其中,博士、中级以上人员100 余人,高级职称研究人员 29 余人,博士、硕士导师 21 人,并先后引 进了包括首批广东省领军人才、中科院 百人计划 等国外留学回国人才 24 人。 近三年来,公司 承担科研 项目共 143 项,其中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基金、省级战略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广东省领军人才等省级以上项目 68项。 补充电子项目材料。 近五年来,已鉴定 19 项重要科研成果,其中 7 项成果获国家、省部级奖励,获得了 185 件授权发明专利,发表了近 300 篇 SCI 、 EI、 ISTP 收录论文。 申请专利 400 余项,获得授权 300 余项,多次获得国家、中国科学院以及广东省等科学技术奖、中国专利奖、广东省优秀专利奖等各 种奖项。 作为国家化学学科重要的高级人才培养基地,设有 4 个硕士点(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应用化学、材料工程)和 1 个博士点(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在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近百人。 主编的《广州化学》和《纤维素科学与技术》两种学术期刊入编美国《化学文摘( CA)》、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等,并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 拥有 中国科学院纤维素化学重点实验室 等 3 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 拥有 400 兆超导核磁共振仪 、 透射电子显微 镜 等 齐全和先进的合成、检测设备。 实验室的机构设置与职责 本工程实验室建设依托于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 由研发平台(含 4 个实验室)、技术服务与检测平台组成, 设学术委员会和管理委员。 实验室组织机构结构图如下所示, 其主要职责 包括: 18 学术委员会 ——参与制定工程实验室关键技术研究方向及开放课题指南,评审项目实施情况,对学术水平进行评估和指导。 学术委员会内设立学术秘书负责日常工作。 管理委员会 ——组织制定重点实验室关键技术研究方向及开放课题指南,讨论和决策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开放课题申请等工作。 设实验室主任及秘书 ,实验室主任全面主持实验室的各项工作,秘书协助主任负责日常工作管理。 专业实验室 ——项目承担与技术研发。 技术服务与检测平台 ——为广东省触显器件产业相关企业提供系统技术解决方案以及产品性能检测服务。 主要技术带头人、管理人员概况及技术团队情况 人员情况介绍 广东省触显器件工程实验室研发团队 主要技术带头人、技术团队及管理人员情况如下。 吕满庚,男, 1962 年 12 月出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南京大学化学系高分子化学专业毕业,获学士和硕士学位, 1999 年获韩国 University of Seoul 19 工学博士学位,先后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韩国 Fine Polym .,澳洲 Monash University 工作, 2020 年入选中科院 “百人计划 ”。 近年来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 “863”重点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粤港关键技术招标项目,广东省基金重点项目,广州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以及多项省院合作项目与企业合作项目。 吕满庚研究团队长期 致力于功能聚合物材料的研究,系统研究了热固性材料,功能聚合物合成和化学改性、结构与性能,纳米复合材料等。 近年来在高分子基复合材料、 液晶环氧树脂及其应用、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等领域都取得了较好进展,并有两个高新技术产品已经产业化,取得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近年来发表研究论文 10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论文 40 多篇,被引用 400 余篇次,申请发明专利 36 项,其中 21 项已获得授权。 胡继文,男, 1966 年 8 月出生,课题组组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9 年毕业于湖南湘潭大学化学系化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92 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获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理学硕士学位,2020 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获高分子材料工 学博士学位。 1992 年至今,在中科院广州化学研究所从事功能高分子研究工作, 2020 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 2020 年 3 月 2020 年 5 月, 2020 年 3 月 2020 年 8 月,以及 2020 年 9 月 2020 年1 月,先后作为高访学者、访问教授,留学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与女皇大学,在刘国军教授的课题组从事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聚合物组装的研究。 在合作研究、博士生联合培养等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目前,合作开展 “嵌段共聚物纳米纤维化学 ”等研究工作。 先后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国际合作项目、广东省及广州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胡继文研究团队长期从事功能高分子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主要在聚合物的制备与改性、功能纤维、聚合物膜的制备与过程、聚合物自组装、点击化学聚合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探索。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 余篇。 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团队项目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20 年度)、三等奖( 2020 年度)和中科院广州分院科技二等奖各一项,申请发明专利多项,其中已授权的关于膜以及膜过程专利 3 件,投资规模千万以上的项目两项,聚丙烯中空纤维膜及组件、锂离子电池隔膜等 2 项技术已产 业化,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 吴昆,男, 1981 年 7 月出生,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2020 年 6 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 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博士学位。 2020 年 8 月赴英国博尔顿大学 (University of Bolton, UK)做访问学者。 2020 年 7 月至今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工作,于 2020 年 1 月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 主要研究领域涉及功能高分子新材料的合成、结构与应用性能关系研究。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广州市科技计划等十余个项目。 在 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ymer Composites 等发表学术论文 40篇( SCI 他引 300 余次);申请发明专利 14 项(已授权 8 项)。 担任 11 家国际SCI 期刊,如 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 Polymer International 等,学术审稿人。 现为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广东省自然科学研究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委会等 6 个学术机构会员。 获得多项荣誉,如广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安徽省优秀博士论文、中科 院广州分院、广东省科学院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等。 刘伟区,男, 1963 年 3 月出生, 1986 年 7 月中山大学 高分子研究所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 获硕士学位后一直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工作, 1992~1993 年期间受中国科学院公派,曾以访问学者身份赴日本东京大学留学进修。 现任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新材料新技术研发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分子新材料、化学建材研制、应用与推广工作,先后主持省部级等各类重要科研项目 20 多项,至今已在国内外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100多 篇,获(国 家、省)级鉴定成果 5 项(其中 1 项为国际先进、 3 项为国内领先, 1 项为国内先进),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成果 1 项,申请专利 25 项,其中 17 项已获授权, 2020 年获 广东省专利优秀奖 1 项。 负责主持研制成功几项 特种功能有机硅氟型聚合物 新材料、化学建材类新产品并获得生产实施,并 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内设车间生产,取得良好的 社会 经济效益。 2020 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庞浩,男, 41 岁,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纤维素化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佛山市功能高分子材料与精心化学品专业中心主任。 目前主要研究领域是电子 化学品、生物质材料等;承担或参与了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州市科技项目等多项课题。 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文章五十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 20 余件。 21 王斌,男, 44 岁,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20202020 在日本做为期一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 2020 至今,在中科院广州化学研究所从事陶瓷系列精细化学品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近年主要承担了广东省中国科学院全面战略合作项目、院地合作项目、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等 6 项。 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已发表科技论文 2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 10 余篇。 申报发明专利 4 件,参与编写教材 1 本。 廖兵,男, 47 岁,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科学院纤维素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享国务院津贴。 在基础研究领域和应用高新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胡美龙,男, 54 岁,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化学会永久会员,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位委员会常务理事,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梁利岩,男, 40 岁,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近年来一直致力于环保型和功能型高分子 化学及材料的研究。 史珺,女, 31 岁,博士,副研究员。 主要从事高分子聚合物功能材料的开发和性能研究。 研究方向包括超分子聚合物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高性能建筑材料添加剂。 其他研发、测试与管理技术服务人员包括: 序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历 技术 职称 从事 专业 1 刘海露 女 29 博士 工程师 研发 2 王政芳 女 31 研究生 工程师 研发 3 黄月文 男 45 研究生 副研究员 研发 4 陈玉放 男 45 研究生 研究员 研发 5 赵树录 男 46 本科 高级工程师 研发 22 6 阎生祥 男 46 本科 高级工程师 研发 7 年福伟 男 33 研究生 工程师 研发 8 黄健恒 男 30 研究生 工程师 研发 9 林树东 男 30 研究生 副研究员 研发 10 胡文光 男 30 本科 工程师 研发 11 涂圆圆 女 28 研究生 工程师 研发 12 罗广建 男 55 专科 高级实验师 研发 13 刘影 男 27 研究生 工程师 研发 14 靳焘 男 40 研究生 副研究员 材料测试 15 陈爱民 男 35 研究生 工程师 检测人员 16 魏文 女 36 大专 工 程师 检测人员 17 林瑛 女 46 大专 工程师 检测人员 18 刘倩 女 48 大专 高级实验师 检测人员 19 计红果 女 32 研究生 助理研究员 检测人员 20 梁庆优 男 34 研究生 工程师 检测人员 21 王磊 女 29 研究生 工程师 科技管理人员 22 吴土萍 男 30 研究生 工程师 科技管理人员 技术团队项目、论文 、 专利 及产学研合作 情况 23 ( 1)项目情况 近年来, 技术团队在电子材料领域承担了 多个自然科学基金、 科技计划等项目 ,其中代表性项目如下。 序号 负责人 项目名称 课题来源 1 吴昆 微胶囊化阻燃剂核壳结构调控及其在聚丙烯 中成炭机理与诱导结晶行为研究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史 珺 高效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纳米超分子复合相 变储能纤维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陈鸣才 二氢杨梅素在高分子材料中的抗氧化作用及 机理研究 国家基金面上 4 邹永 伯胺参与的 3脱氢莽草酸甲酯的转化和利用 国家基金面上 5 罗洪盛 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开关设计及其多形效 应的研究 国家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7 胡继文 手性聚合物中空纤维膜设计、制备及其对手性 药物对映体的拆分 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 8 许 凯 倍半硅氧烷官能化碳纳米纤维 /聚烯烃复合物材料的制备及其导电性能的研究 21174162 11 罗洪胜 多重刺激响应的形状记忆高分子纳米复合材 料的研究 省基金面上 14 吕满庚 高性能有机发光 OLED 关键材料 粤港招标项目 15 廖兵、胡美龙 南雄精细化工产业技术创新平台 省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 20 许凯 高导热 LED 用复合陶瓷基板关键技术研发 粤港招标项目 21 胡继文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隔膜生产技术的研究 及产业化(涂园园有封皮)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 项资 金 22 邹永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恶性肿瘤候选药 GICZM。广东省工程实验室申请报告
相关推荐
告,经批准办理有关手续后,方可离开公司。 辞 退 如有下列情形之一,在征得人事部同意和工会意见后,员工将被提前壹个月书面通知辞退,并发给按每在公司工作壹年发壹个月薪金,作为经济补偿金: ( 1) 患病或非因公受伤医疗期满后,不胜任工作要求的; ( 2) 因公司机构调整无合适工作安排的; ( 3) 经培训和岗位调整后,仍不能适应公司工作要求的; ( 4)
1 受体 ,使心率 ↓,收缩力 ↓,心输出量 ↓,心肌耗氧量 ↓;收缩血管:阻断血管 β2受体及心脏抑制反射地兴奋交感神经 , 引起血管收缩 ,使肝 ,肾等器官和冠脉血流量减少。 ★ 收缩支气管 :阻断支气管平滑肌 β2受体 ,使平滑肌收缩。 ▲减慢代谢 : 抑制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脂肪分解。 减弱 AD引起的升血糖反应。 ▲抑制肾素释放:可使 BP↓。 催眠药 :促进和维持近似生理睡眠。
螺纹的大径,而止端量规则不应通过螺纹大径 4 螺纹中径及小径 通端螺纹环规 能顺利旋入螺纹并达 到旋合长度 止端螺纹环规 允许环境与端部螺纹部分旋合,旋入量不应超过 3P( P为螺距) ( 3) 钢筋笼制作好后,如果使用检测方法是声测桩,在制作钢筋笼的同时应在其上正确安装声测管,声测管固定前同样要求进行试连接,然后作上标记,根据设计要求,声测管底部应埋设到桩底,顶部高出桩顶 30cm
............................................ 51 . 厂家培训教程 ................................................................................................................ 52 . 考察交流 ...................
格,没有约定的可参照广州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每季度发布的《广州地区建设工程材料指导价格》)的 %收取工地保管费,并放在其它项目费中计取。 ④ 建设工程材 料进场检验费 (穗建造价 [2020]199 号) (见《广州建设工程造价信息》 期) A、在编制竣工结算、工程造价鉴定时,应按实际发生费用计算,列入其他项目费中。 B、在编制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时,可按分部分项工程费与措施项目费之和乘以
采购人以及招标代理机构接触。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及相关法规规定的其它禁止事项。 12 保密事项 凡参与招标工作的有关人员均应自觉接受有关主管部门的监督,不得向他人透露已获得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的名称、数量以及可能影响公 平竞争的有关招标投标的其他情况。 除投标人被要求对投标文件进行澄清外,从开标之日起至授予合同期间,投标人不得就与其投标文件有关的事项主动与评标委员会以及采购人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