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湟水流域大通河河道治理工程内容摘要:
大坝高。 电站装机 90MW,多年平均发电 108kW h,年利用小时 3907h,施工总工期 5 年。 ( 3) 2020 年 10 月青海省 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的《青海省中小河流治理和中小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初稿)》中,大通河作为湟水河的重要支流,已列入大江大河支流和内陆河重点治理河流。 并于 2020 年前,完成大通河 重点河段 (调水总干渠引水口 — 克图乡) 的治理任务 ,治理河段长 66km。 ( 4) 2020 年 5 月青海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的《青海省门源县大通河(调水总干渠引水口 克图乡)河道治理工程规划》提出大通河治理河段按重点河段(城镇段)和一般河段(乡村段)进行治理,治理河道总长度为。 ①大通河门源县重点保护区(城镇 段)防洪工程 重点保护区(城镇段)防洪工程主要位于县城周边青石嘴镇( K5+389~ K6+795)、浩门镇( K26+691~ K32+811),东川镇( K52+978~ K57+316)三处,共计治理长度为,规划建设防洪堤 ,其中新建 ,维修加固 ,河段治理洪水设计标准为 30 年一遇,洪峰流量为 1270m3/s。 青海省湟水流域大通河河道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 ~ 11 ~ 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②大通河门源县一般保护区(乡村段)防洪工程 大通河门源县一般保护区(乡村段)防洪工程主要位于青石嘴、浩门镇、东川镇三个城镇段以外段,共计治理长度为 ,规划建设防洪堤 ,其中新建,维修加固 , 河段治理洪水设计标准为 20 年一遇,洪峰流量为1160m3/s。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本工程 是 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 2020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水利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是力争通过 5 年到 10 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 “十二五”期间基本完成重点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全面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灾害易发区预警预报系统建设。 中小河流治理要优先安排洪涝灾害易发、保护区人口密集、 保护对象重要的河流及河段,加固堤岸,清淤疏浚,使治理河段基本达到国家防洪标准。 根据中央一号文件,我省编制完成的《青海省中小河流治理和中小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初稿)》内容包括“ 200~ 3000km2 以上中小河流治理”、“ 3000km2 以上大江大河主要支流及内陆河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和“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设” 5 部分内容。 其中“ 3000km2 以上大江大河主要支流及内陆河” 将我省防洪要求迫切,具有一定前期工作基础的 10 条河流作为大江大河支流和内陆河重点治理河流,其中包括湟水(含大通 河、北川河),规划要求在 2020 年前完成上述河道的治理工作。 根据中央一号文件,进行湟水河河道治理,对减少洪涝损失,改善湟水流域地区生态环境,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工程是应对 洪水灾害频繁 的 迫切 防洪要求 大通河流域形状狭窄,地面坡度大,河沟众多,流域内大暴雨历时短,笼罩面积小,强度大,支流汇流与干流汇流时程短,河水暴涨,易成灾害。 加上大通河支流小流域综青海省湟水流域大通河河道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 12 合治理程度低,现有堤防残缺不全,防洪标准低,所以每逢夏季暴雨时节,浩门河段河水泛滥,一片汪洋。 建国后历次的较大洪水都给 大通河( 主要是 门源县段)流域造成了不同的损失,除洪水淹没造成损失外,由于干流属典型的山区型河流,坡降陡,流速大,加之河水陡涨陡落,河岸多 为 砂卵砾石层,粉土充填,表层结构松 散,稳定性较差 ,因而洪水对岸坡的冲刷严重,每次较大洪水都会造成大通河两岸耕地、林草地大面积冲刷及水土流失。 同时危及周边公路、桥梁、电力、通讯等公共设施安全,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门源县境内山地较多,盆地仅占总面积的 16%,土地十分缺乏,随着门源县工农业的发展,土地使用变得愈为紧张。 因浩门河两岸一、二级阶地和河床相对高差较小,近年来,在河床两岸 修建了不少厂矿,开垦了大片农田、林地。 由于近几年来洪水的频繁发生,已造成了大片农田、林地冲毁,使河床的宽度已漫延至一、二级阶地上,被冲毁的农田大多数由于被覆盖上一层河砂而无法再复原,因此又加剧了门源县土地紧张的局面,同时由于河床中大量灌木林的冲毁,造成这一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下游河道含沙量增加。 洪水的频繁发生,导致大量房屋倒塌,乃至人员伤亡,使即将成熟的农作物霉烂,影响农作物产量。 洪水长时间冲刷,极易造成沿岸防洪堤坝溃决。 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物质财富的积累、社会的不断发展,如遇较大洪水,对门源经济社会 的发展带来的损失将愈来愈大,每年汛期防洪抢险就成为当地政府、领导和群众的头等大事,打乱了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次序,频繁的洪灾是制约地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修建防洪堤已成为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 本工程是提升 河道工程体系 和 防洪 能力的 要求 自 90 年代以来,中央及省州政府也曾几次划拨防洪经费,在大通河门源县河段上修堤筑坝,累计总长约。 但是由于工程建设较早,多数已老化失修,加之多数为铅丝石笼或干砌石,好多地方的防洪堤基础已被淘空,虽然实行了二次加固,但防洪效果甚微,乃至坍塌及冲毁,部分地段早已丧失防 洪能力,且近百分之八十的河段无堤防,部分河段处于天然洪泛区。 由于原有防洪堤修建时未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防洪堤修建时间长,部分已丧失防洪功能, 不能满足当前城镇防洪要求,防洪工程建设仍十分艰巨。 青海省湟水流域大通河河道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 ~ 13 ~ 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本工程是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起动,国家向西部加大投资力度,加快经济建设和生态治理,改善城镇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开发和利用好水资源,防止水旱灾害对促进地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因此,搞好地区防洪工作已刻不容缓,及早建设大通河门源段两岸防洪体系, 将对全县经济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为国家对西部大开发加强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打好坚实的基础。 本工程是 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对防洪的要求 项目所在地为回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由于大通河主流偏移变迁使河岸边界随之变化,当地群众为保护各自利益常常引起纠纷,严重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大通河河道治理工程的建设将大大化解矛盾,促进两岸群众团结和社会稳定,也更加体现党的民族政策,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综上所述,项目区交通便利,经济发展较迅速。 但由于洪水灾害频繁,损失严重,洪水灾害是制约该地区国民经济发展关 键因素,因此,为提高河段防洪能力,做好地区防洪减灾工作,把洪水灾害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确保沿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行防洪工程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地理位置 大通河是湟水河的一级支流,它发源于青海省天峻县境内托莱南山的岗格尔肖合力(海拔 5174m)东麓,自西北向东南流经青海省的天峻、刚察、祁连、海晏、门源、互助、乐都等县和甘肃省的天祝、永登两县、兰州市红古区,最后在青海省民和县享堂镇附近注入湟水。 门源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东北与甘肃省天祝、肃南、山丹县接壤,南接本省大通、互助县,西与本州祁连 、海晏县毗邻。 大通河流域按地形貌特点划分为三段,即河源至尕大滩为上游,尕大滩到连城为中游,连城至享堂为下游。 本次大通河河道治理工程位于大通河的中游,为大通河主要河段:青石嘴镇段(桩号中 5+497~ 9+000)(调水总干尾水渠位置处定为桩号 0+000 起始青海省湟水流域大通河河道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 14 处)、浩门镇段(桩号中 33+917~ 40+174)、东川镇段(桩号中 53+537~ 57+414),河道治理长度约 ,行政上隶属于门源县回族自治县。 本工程地理位置见图。 工程任务与规模 工程任务 ( 1)通过本次河道防洪治理,使新建防洪工程与 已建防洪工程相衔接,形成城镇段完整的防洪体系。 ( 2)防洪及河(沟)道疏浚。 对河道狭窄行洪不畅的地段进行整治疏浚,保证按设计洪水标准泄洪。 沿河道两岸修筑堤防或护岸,提高城乡防洪标准,并与城乡综合规划相协调。 ( 3)在现状防洪工程调查基础上,对防护河段是否达到防洪标准进行复核,未达标段要进行加固。 ( 4)以生态型河道整治为重点,采取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 增加两岸绿地和水体面积,改善两岸生态环境,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地。 综上所述,可以确定本工程任务以防洪为主,结合防洪实施河道两岸的绿化工程。 建设规模 (1)堤防护岸护脚工程 大通河城镇段治理长度为 ,范围为青石嘴镇段、浩门镇段、东川镇段。 两岸共计建设防洪堤 ,其中青石嘴镇段 ;浩门镇段 ;东川镇段 (其中东川镇左岸 55+~ 55+、 55+~ 55+ 此两段已治理,本次治理与东川镇左岸已建段衔接即可)。 青石嘴镇段湖心岛基础处理长度为 ,其中 1湖心岛基础长度 , 2湖心岛基础长度为 ;浩门镇段湖心岛基础处理长度为 ,其中 1湖心岛基础长度 , 2湖心岛基础长度为 , 3湖心岛基础长度为 , 4湖心岛基础长度为 , 5湖心岛基础长度为 ;东川镇段湖心岛基础处理长度为。 各治理段治理长度详见表。 青海省湟水流域大通河河道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 ~ 15 ~ 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表 大通河河道治理工程主要建设内容 河段名称 治理长度(中心) 建设堤防( km) 湖心岛基础( km) 绿化面积(万m2) ( km) 左岸 右岸 小计 青石嘴镇段 浩门镇段 东川镇 合计 (2)绿化工程 设计结合防洪工程对大通河两岸进行绿化,共计绿化面积为 104m2。 其中青石嘴镇段 104m2;浩门镇段 104m2;东川镇段 104m2。 (3)附属建筑物 ① 两岸沟道治理 治理段河道两岸有多条支沟汇入,为使沟道内的水顺畅排入河道内,对沟口进行疏浚和治理。 青石嘴镇段左右岸各有 1 条沟道,左岸沟道为白水河,右岸 沟道为铁迈沟。 白水河沟道沟口治理长度 360m,右岸沟道沟口治理长度 400m。 浩门镇段左岸有 7 条沟道,其中左岸大的沟道有老虎沟、窑沟、那龙沟。 老虎沟沟口治理长度 500m,窑沟和那龙沟沟口治理长度 300m,其余 4 条小的沟道沟口治理长度100m。 右岸有 3 条沟道,其中大的沟道有头塘沟、瓜啦沟。 头塘沟、瓜啦沟沟口治理长度 100m,右岸小的沟道沟口治理长度为 100m。 东川镇段左、右岸各有 1 条沟道,左岸沟道为后沟,后沟沟口治理长度 320m。 ② 农田退水 河道两岸部分地段有耕地和林地,为使耕地及林地退水汇入河道,治理段 根据情况设置退水口,每条退水涵洞总长度 10m。 其中青石嘴镇段设置退水口 6 处,浩门镇段设置退水口 10 处,东川镇段设置退水口 6 处。 青海省湟水流域大通河河道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 16 工程布置与工程量 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 根据《防洪标准》( GB5020l94)和《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698)的规定,确定门源县大通河治理工程等别为 Ⅲ 等,规模为中型,永久主要建筑物定为 3 级,次要建筑物及临时建筑物定为 4 级。 河道治理段的设计防洪标准为 30 年一遇, 上游石头峡电站建成后,经水库的调节, 30 年一遇的洪峰流量青石嘴镇上下游分别为 679m3/s、682m3/s, 浩门镇为 684m3/s,东川镇为 686 m3/s。 详见表。 表 大通河河道治理工程城镇段防洪标准 河段 中心桩号 防洪标准 石头峡水库调节后洪峰流量( m3/s) 主要保护对象 青石嘴镇段 5+497~ 6+236 30 年一遇 679 青石嘴镇、耕地、林地 6+236~ 9+000 30 年一遇 682 青石嘴镇、耕地、林地 浩门镇段 33+917~ 40+174 30 年一遇 684 浩门镇、耕地、林地 东川镇段 54+537~ 57+414 30 年一遇 686 东川镇、耕地、林地 两岸沟口治理的设计防洪标准同主河道一致,采用 30 年一遇。 穿堤建筑物、沟口护岸的级别与主体工程一致,主要建筑物为 3 级。 根据地质资料,项目区地震基本烈度为 Ⅶ 度,地震设计烈度为 Ⅶ 度。 工程总体布置 本工程 对门源县大通河洪涝灾害易发、保护区人口相对密集的青石嘴镇段、浩门镇段、东川镇段河道先期进行防洪治理,采用堤防和护岸、河道疏浚相结合措施确保地区防洪安全。 其中青石嘴镇治理河道长 ,浩门镇治理河道长 ,东川镇治理河长 ,总治理河道长度约。 同时对位于治理河道范围内的 14 条沟道 入口进行治理,使沟道的洪水顺畅排入大通河内。 根据生态治河的理念,保留治理河段内现有的湖心岛及灌木林,为了不使原有的植被遭破坏,对湖心岛基础进行治理,采用宾格网箱护脚,埋深。 其中青石嘴镇段湖心岛基础处理长度为 ;浩门镇段湖心岛基础处理长度为 ;东川镇段湖心岛基础处理长度为。 青海省湟水流域大通河河道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 ~ 17 ~。青海省湟水流域大通河河道治理工程
相关推荐
主键 (自动递增字段 ) 2 Uid 用户编号 Int 4 非空 常德计算机职业学校拓奇软件开发中心 项目负责人 : 康小华 第 5 页共 15 页 3 Name 姓名 Varchar 50 非空 4 Sex 性别 Varchar 50 非空 5 Birth 出生日期 DateTime 8 非空 6 Area 所在地区 Varchar 50 非空 7 Telephone 联系电话 Varchar
( 5) 穿刺送管核对无误,嘱患者握拳,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翼(蝶形针翼夹住两翼),一般于静脉上方进针,针头与皮肤呈 15176。 30176。 缓缓地直刺静脉,见回血后以 5176。 10176。 推进。 一手固定留置针,一手退出针芯约 ,将外套管全部送入静脉,松止血带,嘱患者握拳,打开调节器。 ( 6) 撤针固定抽出针芯,确认输液畅通,以 75%乙 醇消毒皮肤和针翼(避开针眼)
交代注意 事项 检查液体滴入是否顺畅、穿刺点局部情况,询问患者感受及需求 告知输液期间可适度活动,洗澡时注意防水,保持敷料清洁干爽,敷料松脱或潮湿及时告知护士更换,留置针所在肢体不宜提重物及用力活动 为患者整理衣服,盖好被子 整理 清理用物,洗手 静脉留置针 技术评分标准 科室 姓名 考核老师 成绩 日期 项目 标准 分值 扣分内容 扣分 得分 操作准备 操作者 5 着装不规范
业和具有国际竞争力跨国企业集团 海油田发展目标 —— 在“十一五”末稍长一点时间实“ 5355”三步走 ,年产油气一千万全面建设高原千万吨级大 型油气田目标 第一步:谋求突破夯实基础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实油气勘探大场面力争找到 12 个 5000 万吨级石油优质储量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 1000亿立方米为实油田快速发展夯实储量基础 第二步:提升加速快速发展万众一心力拼搏 2020 年油气产量达到
型交互式网络交易平台) 在建 投产 竣工 国内局 3 金太阳数 码科技 计算机软、 硬件开发。 设计方案正在进一步优化,并进行基础建设。 1 在建 续建 竣工 长江路 4 青岛泰光电气设备研发 电气设备及绝缘器材的开发、研制、检测及销售 在建 续建 竣工 长江路 18 5 兰州理工大学青岛研究院 为高新技术企业创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创业园内的科研综合楼已完成主体 10层。 在建 续建 竣工 长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