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无线网设计规划方案内容摘要:

宿舍 C 六层 120 间 120 个 宿舍 D 六层 120 间 120 个 女前 七层 140 间 140 个 女后 七层 140 间 140 个 校园无线网络 第 22 页 共 66 页 就业中心 二层 10 个 教务处 一层 2 个 院办 二层 4 个 图书馆 四层 15 个 教师宿舍 1 四层 40 个 教师宿舍 2 五层 60 个 七、校园网络管理和安全 网络管理不但需要先进,实用的技术支持手段,对大型网络而言,更需要合理有效的组织体系和规章制度。 管理方案 1 配置管理 借助数据库系统,管理主要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的配置信息,通信和网络拓扑结构,用户名,电子邮件地址,口令字等重要网管信息。 2 失效管理 失效管理是网络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的一个部分,目的是保证网络正常运行,尽量减少故障发生的频度,消除故障产生的隐患,并及时修复已出现的故障。 3 性能管理 校园无线网络 第 23 页 共 66 页 对接入网络和 IP 地址的流量及流速进行定时采样记录。 能够指明网络流量的高峰和瓶颈所在,能够按业务,地区。 时间统计流量,根据流量统计安排镜像操作时间。 4 安全管理 通过对网络的全面了解,按照安全策略的要求及风险分析的结果,整个网络措施应按系统体系建立。 具体的安全控制系统有以下几个方面组成: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 物理安全管理 1. 环境安全 :对系统所在环境的安全保护,如区域保护和灾难保护。 2. 设备安全 :主要包括设备的防盗,防毁,防电磁信息辐射泄漏,防止线路截获,抗电磁干扰及电源保护等 3. 媒体安全 :包括媒体数据的安全及媒体本身的安全。 网络安全管理 网络安全 系统(主机,服务器)安全 反病毒 系统安全检测 入侵检测 审计分析 网络运行安全 备份与恢复 应急,灾难恢复 局域网,子网安全 访问控制(防网络安全检测 校园无线网络 第 24 页 共 66 页 火墙) 网络反病毒 由于在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病毒有不可估量的威胁性和破坏力,依次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是网络安全性建设中的重要的一环。 网络反病毒技术包括预防病毒,检测病毒 和消毒三中技术: *预防病毒技术 :它通过自身常驻系统内存,优先获得系统的控制权,监视和判断系统中是否有病毒存在,进而阻止计算机病毒进入计算机系统和对系统进行破坏。 这类技术有:加密可执行程序,引导区保护,系统监控与读写控制(如防病毒卡等)。 *检测病毒技术 :它是通过对计算机病毒的特征来进行判断的技术,如自身校验,关键字,文件长度的变化等。 *分析病毒技术 :它通过对计算机病毒的分析,开发出具有删除病毒程序并恢复原文件的软件。 网络反病毒技术的具体实现方法包括对网络服务器中的文件进行频繁地扫描和检测;在工作站上用防 病毒芯片和对网络目录及文件设置访问权限等。 网络备份系统 备份系统为一个目的而存在:尽可能快的全盘恢复运行计算机系统所需的数据和系统信息。 根据系统安全需求可选择的备份机制有:场地内高速度大容量自动的数据存储,备份与恢复;场地外的数据存储,备份与恢复;对系统设备的备份。 备份不仅在网络系统硬件故障或人为失误时起到保护作用,也在入侵者非授权访问或对网络攻击及校园无线网络 第 25 页 共 66 页 破坏数据完整性起到保护作用,同时也是系统灾难恢复的前提之一。 信息安全管理 主要涉及到信息传输的安全,信息存储的安全及对网络传输信息内容的审计三方面。 信 息 安 全 信息传输安全(动态安全) 数据加密 数据完整性鉴别 防抵赖 信息存储安全(静态安全) 数据库安全 终端安全 信息的防泄密 信息内容审计 用户 鉴别 授权 安全管理 面对网络安全的脆弱性,除了在网络设计上增加安全服务功能,完善系统的安全保密措施外,还必须花大力气加强网络的安全管理,因为诸多的不安全因素恰恰反映在组织管理和人员录用等方面,而这又是计算机网络安全所必须考虑的基本问题。 网络安全即为互联网中的各种设备进行的一种保护行为,是对数据的完整性,数据的可用性,数据的 保密性及合法使用性进行的安全保护行为。 网络安全的实质就是要保障系统中的人、设备、设施、校园无线网络 第 26 页 共 66 页 软件、数据以及各种供给品等要素避免各种偶然的或人为的破坏或攻击,使它们发挥正常,保障系统能安全可靠地工作。 网络安全主要包括物理安全措施、 VLAN 划分、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安全访问策略、虚拟专用网络 VPN、病毒防治、数据安全,磁盘阵列、双机热备这几个方面。 八、总结 • 在经过了几天的努力,我们几个人充分发挥团队精神,齐心协力,终于完成任务了。 • 在这次项目设计中,我们通过找资料,看书,学会了很多专业知识。 一开始我们都不知道怎样 去开始,整个小组都在很仔细的阅读我们这个项目的说明,后来开始慢慢的开始规划综合布线等一些具体的工作。 很快,我们小组就将综合布线图和网络拓扑图画出来了,接下来就是设计方案书了,还包括 ip 的具体画分等等。 整个项目完成下来我们最得的感触团结就是力量,在整个过程说我们每个人各司其职一丝不苟的完成所分配的任务,项目的结项离不开我们小组中的任何一个人。 校园无线网络 第 27 页 共 66 页 原文已完。 下文为附加论文,如不需要,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谢谢。 轰燃对建筑室内火灾灭火救援的影响 【摘 要】:在室内轰燃研究理论基 础上,简要介绍了轰燃的定义和轰燃判据,并结合建筑火灾实际情况,分析了因轰燃引起的室内火灾中灭火救援难点问题,根据轰燃的特点,提出了应对此类火灾的灭火救援对策,为消防部队处置室内轰燃火灾提供参考。 【关键词】:消防; 建筑火灾; 轰燃; 灭火救援 一、引 言 轰燃是室内火灾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燃烧现象。 室内发生火灾后,若具备合适的燃料和通风条件,就可能发生轰燃。 轰燃一旦发生,室内所有可燃物会在极短时间内同时全面着火,室内整个空间都充满火焰,可燃物燃烧速率和室内温度急剧上升,并且室内会产生大 量有毒烟气,氧气浓度也随之急剧下降。 这些都会使室内人员受到严重威胁,也给消防灭火救援带来极大困难。 国内外发生的很多建筑火灾事故中,轰燃就是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元凶,如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火灾、洛阳东都商厦火灾、吉林中百商厦火灾、英国布拉德福市足球场火灾和皇家十字地铁车站火灾。 因此,结合轰燃的特点和危害性,分析轰燃对建筑火灾中灭火救援工作造成的难点问题,有针校园无线网络 第 28 页 共 66 页 对性的加强对室内火灾的控制,对于提高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轰燃及相关研究 (一)轰燃定义 NFPA 921 中轰燃定 义为:室内火灾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热辐射作用下的所有可燃物在轰燃时几乎同时着火,火焰迅速在室内所有物体传播蔓延,室内形成一片火海。 轰燃的发生是火灾失控发展的危险信号,产生的高温烟气会对建筑结构安全产生严重影响,强大的破坏力往往造成恶性死伤事故和巨大财产损失,极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与巨额财产损失,也是火灾即将向临近区域蔓延的重要标志。 目前对轰燃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比较常用的三种:( 1)室内火灾由局部火向大火的转变,转变完成后,室内所有可燃物表面都开始燃烧;( 2)室内燃烧由燃料控制向通风控制的转变;( 3)在室 内顶棚下方积聚的未燃气体或蒸气突然着火而造成火焰迅速扩展。 (二)轰燃判据及预测 室内火灾是一种受限空间内的燃烧,是建筑火灾的主要形式,将发生轰燃的条件量化为可以测量或计算的物理量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现在应用最多的三个轰燃判据为:( 1)室内接近顶棚热烟气温度超过 600℃ ;( 2)室内地板平面辐射热通量超过 20 kW/m2;( 3)通风口有火焰喷出。 以上判据都源于火灾实验观察结果,虽然具有一定局限性,但可以作为判定轰燃的参考标准。 校园无线网络 第 29 页 共 66 页 对轰燃的预测方法,不同的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温度和热通量判据。 、 McCaffrey、 Quintiere、 Harkleroad、 Thomas 等分别提出了基于热释放速率预测轰燃的经验公式。 此外,武警学院陈爱平教授将内衬材料的热惯性因素引入考虑,基于 McCaffrey 的方法提出了轰燃综合预测法; 等建议采用临界轰燃燃烧速率预测轰燃; . Quintiere 等提出采用临界轰燃燃料面积预测轰燃; 根据经典热爆炸和非线性热动力学理论温度微分方程特征值预测轰燃等。 这些预测方法的实用性和精确性还有待改进。 三、轰燃对室内火灾灭 火救援的影响 (一)轰燃时间预测困难,影响灭火救援决策 消防部队在轰燃前到达现场,如果未及时预测和侦察到轰燃,急剧升高的温度和喷出火焰会对消防队员造成伤害。 消防官兵到火场后,没有人能够准确预测是否会发生轰燃和什么时候发生轰燃。 有些火灾,消防员内攻进入室内的瞬间就可能被卷入火海中,而有些火灾,在灭火救援进行过程中突然轰燃,也有的至灭火战斗结束也不发生轰燃。 如何在火场快速判断轰燃发生的可能性及时间,仍是一线消防指挥员的一个难题。 而目前对轰燃的预测研究多限于学术理论方面,并没有便于在灭火救援现场操作的轰燃 预测仪器或技术手段。 指挥员只能依靠个人积累的灭火经验,对轰燃的感官印象及火情侦查情况进行初略判断,容易导致现场决策低效率、低质量,甚至做出错误的决策,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火场温度高,灭火进攻困难 校园无线网络 第 30 页 共 66 页 室内发生轰燃后,火势突然猛涨,进入全面燃烧阶段,产生的高温能达到 1000℃ 左右。 有关研究表明,对于没有任何保护的皮肤,只要暴露在 137160℃ 的环境中就会造成严重伤害。 扑救建筑火灾最有效的灭火措施是内攻,而轰燃产生如此的高温会对消防员产生强烈的烘烤,加上可能从门窗喷出的火焰和高温烟气, 消防队员很难近距离灭火,内攻更加危险、艰难。 如灭火中水枪掩护不充分,个人防护不周全,还会危及消防员人身安全。 同时由于轰燃中可燃物不完全燃烧会产生大量有毒浓烟和气体,降低了火场能见度,更加难以发现较隐蔽的火势威胁,影响了灭火效率。 (三)室内充满烟气,搜索救援难度大 轰燃发生前,大量积聚的浓烟和高温会迫使消防员将身子放低,弯腰或匍匐前进,在搜索被困人员时行动不便,效率低下。 此外,室内积聚的浓烟具有较强的减光性,室内能见度很低,对侦查和搜救非常不利,受困人员也无法自行安全疏散,消防员也有误入危险区域和迷 路的危险。 轰燃后转为全面燃烧,燃烧更为猛烈,无法深入开展室内救援,而由于燃烧速率急剧增长,因燃料不充分燃烧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如: CO、 H2S、 HCL、 SO2 等,导致被困人员中毒、窒息,消防灭火救援时间更加紧迫,人员疏散更加困难。 (四)建筑受高温烘烤,结构有倒塌危险 室内轰燃发生后,释热速率急剧增大,温度急剧升高,达到 500℃600℃ 的高温,最高可达 1000℃ 左右,建筑构件的强度在高温、强烈热辐射作用下会下降。 混凝土在高于 300℃ 温度作用下抗压强度线性校园无线网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