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全国名校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四期:c单元金属及其化合物内容摘要:

到大的顺序为 ⑤ <④<③<①<②, A正确。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了钠元素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在进行比较时物质的量要统一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属于中档试题。 【题文】(化学卷 2020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小一调考试( )) 2下列反应与 Na2O2+SO2➝ Na2SO4 相比较, Na2O2的作用相同的是( ) A. 2Na2O2+2CO2→ 2Na2CO3+O2 B. 2Na2O2+2SO3→ 2Na2SO4+O2 C. Na2O2+H2SO4→ Na2SO4+H2O2 D. 3Na2O2+Cr2O3→ 2Na2CrO4+Na2O 【知识点】 钠的重要的化合物的性质 B3 C1 【答案解析】 D 解析 :因为在 Na2O2+SO2→ Na2SO4中, Na2O2的作用是氧化剂,所以: A、在2Na2O2+2CO2→ 2Na2CO3+O2中 Na2O2是自身氧化还原,故 A错误; B、在 2Na2O2+2SO3→ 2Na2SO4+O2中 Na2O2是自身氧化还原,故 B错误; C、在 Na2O2+H2SO4→ Na2SO4+H2O2中这是非氧化还原,是一个复分解反应,故 C错误; D、在 3Na2O2+Cr2O3→ 2Na2CrO4+Na2O中, Na2O2中 1价的氧变为2价, Na2O2作氧化剂,故 D正确。 【思路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化合价的变化 13 分析,中等难度. 【题文】(化学卷 2020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小一调考试( )) 2美国“海浪”潜艇上的核反应堆内使用了液体钠铝合金(单质钠和单质铝熔合而成,可看作二者的混合物)做载热介质,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铝钠合 金投入到足量氯化铜溶液中,肯定有氢氧化铜沉淀也可能有铜析出 B.铝钠合金若投入一定的水中可得无色溶液,则 n( Al)≤ n( Na) C. m g 钠铝合金投入足量水中,若所得溶液只含一种溶质,则其中含有钠的质量为 g D.若 mg不同组成的铝钠合金投入足量盐酸中,若放出的 H2越多,则钠的质量分数越大 【知识点】 常见金属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的综合应用 C1 C2 【答案解析】 D 解析 :A、铝钠合金投入到足量氯化铜溶液中,钠和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可以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若 n( Al)> n( Na),金属铝也可能会置换出金属铜,正确; B、铝钠合金若投入一定的水中可得无色溶液,说明钠和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足以将金属铝溶解,则 n( Al)≤ n( Na),正确; C. m g 钠铝合金投入足量水中,若所得溶液只含一种溶质即为偏铝酸钠,则金属钠和金属铝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其中含有钠的质量为 g ,正确; D、根据金属钠和金属铝和酸反应生成氢气量的关系: 2Al~ 3H2↑, 2Na~H2↑,等质量的金属钠和金属铝,则金属 Al 产生的氢气量多,所以放出的 H2越多,则铝的质量分数越大,错误.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 学生有关合金的知识,钠、铝的性质,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 【题文】(化学卷 2020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小一调考试( )) 2称取一定量的纯碱溶于水中,与适量的盐酸作用,下列关于盐酸的用量和气体产量的变化正确的是( ) A、若纯碱中混有 K2CO3,盐酸用量将 偏大 ,生成 CO2气体的量 偏大 . B、若纯碱中混有 NaHCO3,盐酸用量将 偏大 ,生成 CO2气体的量 偏大 . C、若纯碱中混有 KHCO3,盐酸用量将 偏小 ,生成 CO2气体的量 偏大 . D、若纯碱中混有 Na2SO4,盐酸用量将 偏大 ,生成 CO2气体的量 偏小 . 【知识点】 有关混合物的计算 C1 【答案解析】 C 解析 :本题中首先发生反应: Na2CO3+2HCl=2NaCl+CO2↑ +H2O 106g 2mol 1mol A、 K2CO3+2HCl=2KCl+CO2↑ +H2O 14 138g 2mol 1mol 故若混有 K2CO3,则耗 HCl减少,产生的 CO2也减少,错误; B、 NaHCO3+HCl=NaCl+CO2↑ +H2O 84g 1mol 1mol 故若混有 NaHCO3,则耗 HCl减少,产生的 CO2增多,错误; C、 KHCO3+HCl=KCl+H2O+CO2 100g 1mol 故若混有 NaHO,则耗 HCl减少,产生的 CO2增多, 正确; D、若纯碱中混有 Na2SO4, Na2SO4与 盐酸不反应,故盐酸用量将 偏小 ,生成 CO2气体的量 偏小 ,错误。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混合物的有关计算,难度中等,注意根据方程式进行计算比较 【题文】(化学卷 2020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小一调考试( )) 2向含 2mol NaOH、 1mol Ba(OH)2 、 2 mol NaAlO2的混合溶液中慢慢通入 CO2,则通入 CO2的量和生成沉淀的量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n( CO2)( mol) 2 3 4 6 n(沉淀)( mol) 1 2 3 2 【知识点】 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C1 C2 【答案解析】 B 解析: A.通入 2mol二氧化碳,先发生反应: Ba( OH) 2+CO2=BaCO3↓ +H2O,消耗 1mol二氧化碳,生成 1mol碳酸钡沉淀,剩余的 1mol二氧化 碳与氢氧化钠反应,CO2+2NaOH=Na2CO3+H2O,故 A正确; B.通入 3mol二氧化碳,先发生反应: Ba( OH) 2+CO2=BaCO3↓ +H2O,消耗 1mol二氧化碳,生成 1mol碳酸钡沉淀,剩余 2mol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CO2+NaOH=NaHCO3,故 B错误; C.通入 4mol二氧化碳,先发生反应: Ba( OH) 2+CO2=BaCO3↓ +H2O,消耗 1mol二氧化碳,生成 1mol碳酸钡沉淀,剩余 3mol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CO2+NaOH=NaHCO3,消耗二氧化碳 2mol,最 后 1mol二氧化碳与 Na[Al( OH) 4]发生反应 2Na[Al( OH) 4]+CO2→ 2Al( OH) 3↓ +Na2CO3+H2O,生成 2mol氢氧化铝沉淀,故生成沉淀总物质的量为 3mol,故 C正确; 15 D.当通入 6mol二氧化碳,分别发生反应 Ba( OH) 2+CO2=BaCO3↓ +H2O, CO2+NaOH=NaHCO3, 2Na[Al( OH) 4]+CO2→ 2Al( OH) 3↓ +Na2CO3+H2O,生成 1mol碳酸钡、 2mol氢氧化铝沉淀, 2mol碳酸氢钠, 1mol碳酸钠,消耗 4mol二氧化碳,剩余的 2mol二氧化碳分 别与生成的 1mol碳酸钠和 1mol碳酸钡沉淀发生反应: Na2CO3+CO2+H2O=2NaHCO3 , BaCO3+CO2+H2O=Ba( HCO3) 2,所以最后剩余沉淀的物质的量为 2mol,故 D正确。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了 化学 方程式的相关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把握反应的先后顺序是解题的关键,注意二氧化碳与碱反应量的关系对反应的影响。 【题文】(化学卷 2020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小一调考试( )) 2 ( 1)向 Na2CO3溶液中加入 HCl,直至不再产生 CO2气体为止,在此过程中,溶液中的 HCO3— 浓度变化是 (填编号),向 NaHCO3溶液中加入 Ba(OH)2固体, CO32— 的浓度变化是 (填编号)(溶液体积变化均忽略不计) A、 先 变 大,后 变 小 B、 先 变 小,后 变 大 C、 一直变 小 D、保持不变 ( 2)有含 : 将 Na2CO3溶液逐滴滴入 HCl溶液中 将 HCl溶液逐滴滴入 Na2CO3溶液中 两种操作生成的 CO2的体积之比为 ( 3) ① 将等物质的量的 Na2O和 Na2O2 样品分别放入等量的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a% 和 b%,则 a、 b 的关系是 a (填“<”“>”“=”) b ② 将等质量的 Na2O和 Na2O2 样品分别放入等量的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a% 和b%,则 a、 b 的关系是 a (填“<”“>”“=”) b 【知识点】 元素化合物的性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A4 C1 【答案解析】 ( 1) A A ( 2) 3:2 ( 3) = 解析: ( 1) 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当盐酸过量时,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浓度的变化 是 : 先增大后减小,故选A; 向 NaHCO3溶液中加入 少许 Ba(OH)2 固体,发生Ba2++2OH+2HCO3=2H2O+BaCO3↓+CO32,则溶液中 c(CO32)增大, 继续再加入Ba(OH)2 时, CO32 与 Ba2+ 生成 BaCO3 使 c(CO32)减小,故选 A。 16 ( 2) 向 Na2CO3溶液逐滴滴入盐酸,发生分步反应 :Na2CO3 +HCl=NaHCO3+NaCl … ① NaHCO3+HCl=NaCl+CO2↑+H2O … ② 把 Na2CO3 溶液逐滴加到盐酸中,开始时盐酸过量,则发生反应 ① 、 ② ,即Na2CO3+2HCl═2NaCl+H2O+CO2↑,开始就有气体放出 Na2CO3 +2HCl═2NaCl+H2O+CO2↑ 若将盐酸滴到 Na2CO3 溶液中,开始时 Na2CO3过量,只发生反应 ①Na2CO3+HCl=NaHCO3+NaCl,无气体,只有在 Na2CO3 全部转化成 NaHCO3后再滴加盐酸才有气体放出 Na2CO3 +HCl═NaHCO3 +NaCl NaHCO3 +HCl═NaCl+CO2↑+H2O 故两种操作生成的 CO2的体积之比为 : =3: 2 ( 3) ① 反应方程式为: Na2O +H2O =2NaO H, 2N a2O2 +2H2 O=4Na O H+O2↑, 设物质的量都为 1mo l,则 Na2O+H2O=2NaO H△ m 1mol 2mol 62g 2Na2O2+2H2O=4NaO H+O2↑△ m 1mol 2mol 62g 由方程式可知,生成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溶质的质量相等,反应后两溶液的质量相等,则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② 等质量的 Na2O 和 Na2O2物质的量不同,根据上题中便可得。 【思路点拨】 本题中考查了碳酸钠和盐酸反应时加入顺序不同反应不同,现象不同,得到的气体的量也可能不同,溶液浓度的计算等,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属于中等试题。 【题文】(化学卷 2020 届河南省顶级名校高三入学定位考 试( )) 16.( 11分) A 是自然界存在最广泛的 Ⅱ A 族元素,常以化合物 F 存在。 从单质 A 起始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可由下图表示: 1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 E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 (2)F 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 G 和 D 的电子式分别为 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 (3)D 与 H 反应可能生成的盐有 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 (4)如何由 F 制备 A :。 【知识点】 框图推断、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C1 C5 【答案解析】 ( 1) Ca+2H2O=Ca(OH)2+ H2↑, NaH+H2O=NaOH+ H2↑ ( 2) CaCO3 Ca2+[ ]2— ( 3) Na2CO3 NaHCO3 ( 4)将 CaCO3 与盐酸反应转化为 CaCl2,然后电解熔融状态的 CaCl2固体就制得单质 Ca。 解析 : 根据 A 是自然界存在最广泛的 Ⅱ A 族元素 ,得到 A 是钙,按照框图正向推断:(1)A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 Ca+2H2O=Ca(OH)2+ H2↑, B 为氢气, E 为 NaH, E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H+H2O=NaOH+ H2↑; (2)C 是氢氧化钙,结合 F 在 1000摄氏度分解即可得到 F 的化学式为 CaCO3 , G 和 D 的分别为 CaO、 CO2; (3)D 与 H 反应 即 CO2与 NaOH 反应,当 CO2少量时生成 Na2CO3 , CO2过量时 生成 NaHCO3; (4)根据钙的制备方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