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培训手册内容摘要:

目视板管理的‚三定原则‛: ①、定位:放置场所明确;②、定物:种类名称明确 ;③、定量:数量多少明确。 10 目视板类型: 序号 项目 内容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工序管理 交货期管理板 工作安排管理板 负荷管理板 4 设备管理 动力配置图 设备保全显示 2 作业管理 考勤管理板 人员配置板 工具管理板 5 事务管理 人员去向显示板 心情天气图 3 品质管理 品质目标实绩变化板 异常处理板 不良品揭示板 6 士气管理 小团队活动推进板 娱乐介绍板 新员工介绍角 ㈣、目视管理 定义:目视管理是利用形象直观、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来组织现场生产活动,达到提高劳动生产 率目的的一种管理手法,也是一种利用人的视觉进行‚一目了然‛管理的科学方法。 目视管理的作用:①、迅速快捷地传递信息;②、形象直观地将潜在问题和浪费显现出来;③、客观、公正、透明化,有利于统一认识,提高士气,上下一心地去完成工作;④、促进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建设。 目视管理要点: ①、无论是谁都能判断是好是坏(正常还是异常);②、能迅速判断,精度高;③、判断结果不会因人而异。 目视管理的分类: ①、目视管理的物品管理。 要点 1:明确物品名称及用途; 要点 2:决定物品的放置场所,容易判断; 要点 3:物 品的放置方法能保证顺利地进行先进先出; 要点 4:决定合理的数量,尽量只保管必要的最小数量,且防止断货。 ②、目视管理的作业管理。 要点 1:明确作业计划及事前需准备的内容,且很容易核查实际进度与计划是否一致; 要点 2:作业能否按要求的那样正确实施,及能清楚地判定是否在正确实施; 要点 3:在能早期发现异常上下工夫。 ③、目视管理的设备管理。 要点 1:清楚明了地表示出应该进行维持保养的机能部位; 要点 2:能迅速发现发热异常; 要点 3:是否正常供给、运转清楚明了; 要点 4:标识出计量仪器类的正常范围、异常范围、管理 限界; 要点 5:设备是否按要求的性能、速度在运转。 ④、目视管理的品质管理。 要点 1:防止因‚人的失误‛导致的品质问题; 要点 2:设备异常的‚显露化‛; 要点 3:能正确地实施点检。 ⑤、目视管理的安全管理。 要点 1:注意有高低、突出之处; 要点 2:设备的紧急停止按钮设置; 要点 3:注意车间、仓库内的交叉之处; 要点 4:危险物的保管、使用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实施。 ㈤、定置管理 定义: 定置管理是根据物流运动的规律性,按照人的生理、心理、效率、安全的需求, 11 科学地确定物品在工作场所的位置,实现人与物的最佳结合的 管理方法。 实施: ①、工作场所的定置要求。 首先要制定标准比例的定置图。 生产场地、通道、检查区、物品存放区都要进行规划和显示。 明确各区域管理责任人,零件、半成品、设备、垃圾箱、消防设施、易燃易爆的危险品等均用鲜明直观的色彩或信息牌显示出来。 凡与定置图要求不符合的现场物品,一律 按定置图整顿或 清理撤除; ②、生产现场各工序、工位、机台的定置要求。 首先,必须要有各工序、工位、机台的定置图。 要有相应的图纸文件架、柜等资料文件的定置硬件。 工具、夹具、量具、仪表、机器设备在工序、工位、机台上停放应有明确的定置要求。 材料、半成品及各种用具在工序、工位摆放的数量、方式也应有明确的定置要求。 附件箱、零件货架的编号必须同零件帐、卡、目录相一致; ③、工具箱的定置要求。 工具箱应按标准的规定设计定置图。 工具摆放要严格遵守定置图,不准随便放。 定置图及工具卡片要贴在工具箱上。 工具箱的摆放位置要标准化、规范化和统一化; ④、仓库的定置要求。 首先要设计库房定置图。 对于那些易燃、易爆、易污染、有储备期要求的物品要按要求实行特别定置。 有储备期限要求的物品的定置,在库存报表、数据库管理上要有对时间期限的特定信号或标志。 库存帐本应有序号和物品目 录,注意账物相符; ⑤、检查现场的定置要求。 首先要检查现场的定置图,并对检查现场划分不同区域,以不同颜色加以标志区分。 区分合格区、待检区、待判区、返工区、报废区等。 ㈥、识别管理 机器设备识别 识别内容:名称、型号、产地、管理编号、管理责任人、使用人员、警示、状态(检定日期、有效日期、合格、不合格、准用)等。 产品识别 识别内容:名称、类别、型号、供应商、管理编号、数量、状态(良品、不良品、返修品、试制品等)。 识别方法:说明书、印记、标识牌等。 作业识别 识别内容:作业状态(作业开始、作业中断 、作业结束)、检验状态(待检、待判、不合格返工返修,报废、合格)、作业类别(冲压、焊接、表面处理、组装)等识别。 识别方法:工序卡、指导书、印记、标识牌等。 环境识别 通道:识别人行道、消防通道及安全通道等; 区域:办公区、作业区、检查区、不良区、吸烟点等; 设施:电路、水管、气管、油管、消防设施等; 环境识别一般通过颜色、各类标识牌来区别。 人员识别 识别方法: 生产现场工作人员一般 以不同 颜色 的 工 作服或工作帽 来区分 (七 )、三现主义 定义:三现即 ‚现场、现物、现实‛ ,因其三个词开头读音都是‚ GEN‛(类似中文发音‚现‛),所以统称‚三现主义‛。 现场 :事情发生的场所; 现物 :变化的或有问题的实物; 现实 :发生问题的环境、背景、要素; 三现手法: ①、 现场 三 现的第一手法是‚现场‛,就是让我们不要只坐在办公室决策,而是要立即赶到现场,奔赴第一线。 12 来到现场如何观察呢。 现场是生机勃勃的,每天都在变化,不是三 现主义者,不具备正确的观察方法,你就没法感觉它的变化,包括异常。 ②、 现物 管理的最重要的概念是‚总是以事实为基础而行动‛,解决问题要求你找到事实真相。 因为只有一个 真理存在,最通用的方法是‚到问题中去,并客观地观察其过程‛。 观察你看不到的地方,这时,事实将出现。 要发现其变化的原因,仔细观察事实。 当你这样做时,隐藏的原因将会出现,这样做,你可以提高发现真相的能力。 ③、 现实 解决问题需要你面对现实,把握事实真相。 我们需要用事实解决问题,而事实总是变化无常的,要抓住事实就要识别变化,理想与实际总是有很大的差距。 很多问题如果我们不亲临现场,不调查事实和背景原因,就不能正确认识问题。 但为什么会发生那样的问题呢。 我们要多问几次‚为什么‛,对‚现物‛、‚现实‛进行确认。 (八 )、标准化 定义 :对于一项任务,将目前认为最好的实施方法作为标准,让所有做这项工作的人执行这个标准并不断完善它,整个过程称之为‚标准化‛。 作用 :①、降低成本。 ②、减少变化。 ③、便利性和通用化。 ④、积累技术。 如果一个员工在工作实践中找到了做某项工作的最佳方法,却没有拿出来与他人共享,那么这个方法将随着这位员工的离开而流失。 推行标准化就可以让这些好方法留在公司。 ⑤、明确责任。 在推进了标准化的工厂,如果一项不好的操作导致一个问题的出现,就可以让其重复操作来确定问题的责任 —— 是作业指导书不好还是操作者未按 指导书操作。 明确责任后,我们才有可能对今后工作进行改进。 标准的种类: 如何让员工按标准作业 ①、灌输遵守标准的意识;②、全员理解其意义;③、 车间主任 现场指导,跟踪确认;④、宣传揭示 ;⑤、揭示在显著位置;⑥、接受别人的质疑;⑦、对违反行为严厉指正 ;⑧、不断完善;⑨、定期检讨修正;⑩、向新的作业标准挑战。 八、公司各级员工在 7S 活动中的责任 ㈠、公司领导 7S责任 确认 7S活动是公司管理的基础; 参加 7S活动有关教育训练与观摩; 以身作则,展示公司推进 7S之决心; 担任公司 7S推进组织 之领导者; 担任 7S活动各项会议主席; 仲裁有关 7S活动争议(检讨)问题点; 掌握 7S活动之各项进度与实施成效; 定期实施 7S活动之上级诊断或评价工作; 标 准 人员 :组织机构图、工作说明书、规章制度、员工守则 设备 :操作说明书、保养标准、检定标准、安装测试标准 材料 :物料构成表、验收标准、图纸 方法 :生产类标准(作业指导书)、管理类标准(程序文件) 环境 7S 标准、 GB\T190012020 标准、平面布置图等 13 亲自主持各项奖惩活动,并予全员精神讲话。 ㈡、部门领导及班级长 7S责任 结合公司的行动目标,学习 7S 知识、技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