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资料内容摘要:

⑩ 尊君在不 (fǒu):尊君,对别人父 亲的一种尊称;不,通 “否 ”,没有。 ?相委而去:相,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委,丢下,舍弃。 ?家君:对他人称呼自己的父亲。 ?引:拉。 ?顾:回头看。 2. 句子翻译 w W K b 1. c o m ① 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 ” 太傅高兴地说: “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 ② 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 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 ”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 “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 “不如比作风把柳絮 吹得满天飞舞。 ” ③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 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 ,约好在正午。 正午已过 ,不见那朋友来 ,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太丘走后 ,那人才来。 ④ 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 “真不是东西 !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 ⑤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元方说: “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 亲,就是失礼。 ” ⑥ 友人惭 ,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① 《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家庭气氛。 你对此有何感受。 营造了一种温暖、和谐、愉快的家庭气氛。 和谐、平等、宽松的家庭气氛对于开发孩子智力 有很大的好处。 ② 《咏雪》中为什么公大笑乐。 对于两个比喻,作者更欣赏哪一个。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公大笑乐 ”是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他为孩子们的聪明智慧感到欣慰、快乐。 作 者并没有直接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 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更赞赏 道韫的才气。 ③ 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他 “入门不顾 ”是否失礼。 从 陈元方是一个聪敏,懂礼的孩子。 没有失礼:元方抓住了客人失信、无礼在先,批评对方 “无信 ”“无礼 ”,维护父亲尊严,令 人钦佩,对于年仅七岁的孩子我们不能求全责备。 启发:做人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 Ww k B Om 《论语》十二章 ( 1)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 ( 2)有朋自远方来:从 ( 3)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 4)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 ( 5)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 ( 6)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 7)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 ( 8)四十不惑:迷惑,疑惑 ( 9)不逾矩:越过,超过;规矩,规范) ( 10)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 11)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 12)思而不学则殆:有害 ( 13)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做,当作 ( 14)人不堪其忧:忍受 ( 1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词, ??的人;喜欢,爱好 ( 16)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 ??为乐趣 ( 17)饭疏食饮水:吃饭;粗粮;冷水) ( 18)曲肱而枕之:弯曲胳膊;承接连词 ( 19)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 ( 20)于我如浮云:对于 ( 2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于此,意思是 “在其中 ” ( 22)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 ( 23)子在川上曰:河流上,河边 ( 24)逝者如斯夫:流逝;这,指河水 ( 25)不舍昼夜:舍弃 ( 26)三军可夺帅也:军队的通称 Ww k B Om ( 27)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 ( 28)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 ( 29)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 ( 30)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 : “学(学习)而(表顺承)时( 按时(名词作状语))习(复习)之,不亦(也是)说(同 “悦 ”)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了解)而(表转折)愠(生气)不亦君子乎。 ” 孔子说: “学了又按时复习,不也是很喜悦的吗 ?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