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健康教育工作指导手册内容摘要:

幕播放相 37 关疾病防治知识图象或文字;利用输液室内有电视、 VCD等视频工具,每天滚动播出疾病相关防治知识,包括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病毒性肝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常见多发病以及当前重大传染病的防治信息。 要求常年播出,并必须有播出内容和播出时间记录。 第二节 卫生日宣传 一、传播“卫生日主题”宣传信息 : “卫生日主题”信息传播次数≥ 25 次 /年。 : 围绕 25个卫生日,确定传播的核心信息和知识要点。 及时将“卫生日主题”信息向社区居民传播, 使他们知晓每个卫生日的主题及相关信息。 要有文字和图片记录。 要求的 25 个卫生日为:世界抗癌日( 2 月 4 日)、中国爱耳日( 3 月 3 日)、世界肾脏日( 3 月第二个星期四)、世界睡眠日( 3 月 21 日)、世界结核病防治日( 3 月 24 日)、世界卫生日( 4 月 7 日)、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 4月 25 日)、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 4 月最后一周)、 38 全国碘缺乏病宣传日( 5 月 15 日)、中国母乳喂养日( 5月 20 日)、世界无烟日( 5 月 31 日)、全国爱眼日( 6 月6 日)、世界献血者日( 6 月 14 日)、世界狂犬病日( 9月 8 日)、世界预防自杀日( 9 月 10 日)、全国爱牙日( 9月 20 日)、世界心脏日( 9 月最后一个周日)、全国高血压日( 10 月 8 日)、世界精神卫生日( 10 月 10 日)、世界骨质疏松日( 10 月 20 日)、世界传统医药日( 10 月 22日)、全国《食品卫生法》宣传周( 11 月第一周)、联合国糖尿病日( 11 月 14 日)、世界慢阻肺日( 11 月第三周周三)、世界艾滋病日( 12 月 1 日)。 采取的形式:在社区居民经常通过又易于驻足观看的地方,悬挂横幅、发放传单、折页、摆放展板向居民宣传“卫生日主题”信息;还可通过社区固定宣传栏、广播向居民宣传“卫生日主题”信息;要求将每 次“卫生日主题”信息传播资料存档。 二、组织开展“卫生日主题”宣传活动 : 每年活动次数≥ 5 次,每次参与宣传的工作人员≥ 5名,参与活动的群众≥ 200 名。 39 : 要求开展宣传活动的卫生日为:结核病日( 3 月 24日)、世界卫生日( 4 月 7 日)、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 4 月 25 日)、世界无烟日( 5 月 31 日)、全国防治高血压日( 10 月 8 日)、世界精神卫生日( 10 月 10 日)、世界糖尿病日( 11 月 14 日)、世界艾滋病日( 12 月 1 日)。 结合上述 8 个卫生日主题,组织开展咨询义诊、讲座、知识竞赛、展 览、晚会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 要求:中心至少要选择 5 个卫生日,结合每个卫生日主题,制定活动方案,内容包括:活动主题、时间、地点、内容、参与人员、职责分工、实施措施、活动议程。 要通过固定专栏、宣传资料、横幅等形式宣传卫生日的主题及相关信息;通过文件、会议等形式组织、协调医疗卫生单位、学校、社会团体参与活动;通过公告、广播、专栏发布活动信息,广泛动员社区居民参与活动。 要制作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健康传播教材如展牌、折页等;要有活动的文字、图片或影像记录;要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参与人数、发放传 播材料的数量、社区居民对活动的满意度、相关信息的知晓 40 率等。 第三节 健康咨询 一、就医咨询 : 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病人提供健康咨询服务,应答率为 100% (应答率 =就诊病人咨询次数 /医生提供咨询次数100%)。 : 各诊室应根据患者情况开据相关疾病健康教育处方,医务人员应针对就诊、咨询及接受治疗的病人的健康问题,提供健康建议、医嘱,指导其合理用药、合理膳食、合理运动,使患者了解相关病症的知识,消除恐惧心理,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要求:咨询者要和蔼可亲,以诚待人;根据 咨询对象的背景和咨询问题的特殊性,有针对性的运用不同的咨询方法;要尊重咨询对象的权力和隐私,为其保密;提供的信息要尽量做到清楚、具体而又谨慎;在讲话时 41 要注意语言表达方式,把握谈话分寸,避免把话说得太绝对;应使用建议性语言,不是命令和劝告的语言;交谈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其情感变化及其内在含义,及时取得反馈;要做到适当停顿,给对方以提问和思考的时间;要充分听取对方的讲话,倾听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分析,抓住要点。 要通过门诊日志、咨询记录本,对咨询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内容、时间等作好记录,如需保密的应隐去其姓名。 对记 录内容,每半年要进行一次统计、分析。 二、电话咨询 : 咨询专线电话接听咨询率≥ 90% (接听咨询率 =接听且咨询电话数 /打入电话总数100%) : 解答居民提出的健康和疾病疑难问题,指导采取健康行为。 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健康咨询专线电话,工作时间内应有具备咨询能力者负责接听咨询;要利用社区的各种宣传形式如专栏、传单、折页、宣传画等形 42 式,向社区居民公布健康咨询专线电话;认真做好电话咨询相关内容的记录,包括咨询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内容、时间等,如需保密的应隐去其姓名。 对记录内 容,每半年要进行一次统计、分析。 第四节 入户宣传 一、家庭访视 : 访视率≥ 70% (访视率 =已访视人数 /应访视人数100%) : 根据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提供的信息,统计社区内主要疾病的患者数,进入社区患者家庭,针对患者的患病情况,指导其合理用药、合理膳食、合理运动,使患者了解相关病症的知识,以利于早日康复。 要求:掌握社区内主要疾病(重大传染疾病、肿瘤、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数;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应制定访视计划,包 括访视时间、人员、内容等,并定期对患者进行访视; 43 要做好访视记录。 二、宣传品入户 : 健康教育宣传品入户率≥ 50% (入户率 =宣传品入户数 /社区总户数 100%)。 : 根据健康教育宣传品入户率要求,自制或到上级专业机构领取宣传品如健康教育传单、小册子、折页等,发放至社区居民家中。 发放形式可采取培训 1015 名社区卫生骨干和楼栋长,由他们将宣传品按要求发放到居民家中,也可通过家庭访视将宣传品入户。 发放时要向居民强调学习和使用材料的重要性;提示材料中的重要内容;如果材料中有涉及动 手操作部分,应讲解具体的使用和操作方法;并做好发放记录和每年的统计分析。 第五节 控烟工作 一、制度与措施 : 室内场所全面无烟,全面无烟应符合无人吸烟、无 44 烟味、无烟蒂。 : 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 吸烟现状评估 ,包括观察医务人员、病人的吸烟情况,确定吸烟经常发生的地点及吸烟率高的科室。 了解医院领导以及各科室领导的支持率。 成立控烟领导组织,将无烟医疗机构建设纳入发展规划, 各部门有专人负责控烟工作,并职责明确。 制定控烟计划和管理制度,制定控烟计划、实施方案和管 理办法以及考核和奖惩办法。 召开全体员工大会,让员工知晓,并向社会公众宣布正式创建无烟医疗机构; 向社会发布医院内不能吸烟的《承诺书》, 承诺书应该放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入口处、宣传栏上; 设置监督举报电话。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所有室内区域都禁止吸烟,包括:门诊楼、住院楼、医生办公室、休息室的室内区域,以及可能的室内公共场所。 重点区域及吸烟常见区域要张贴醒目和足够多的禁烟标志,包括:门诊大厅的入口处、门诊、病房、医生办公室、休息室、电梯间、 45 走廊、厕所、楼梯。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设有控烟监 督员和巡查员,对场所内的吸烟行为进行劝阻。 针对不同岗位和职责的人员进行培训。 对控烟监督员和巡查员进行吸烟和二手烟暴露的危害、创建全面无烟环境的意义、奖惩制度、对患者及家属的提醒、引导及劝阻吸烟技巧的培训。 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吸烟和二手烟暴露的危害、创建全面无烟环境的意义、奖惩制度的培训。 对吸烟的医生开展吸烟和二手烟暴露的危害、戒烟方法的培训。 二、开展控烟宣传和教育 : 开展“吸烟有害”健康教育活动> 1 次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设有固定的控烟宣传栏、板,如院内电视、展板 、宣传栏标语等。 在宣传栏内张贴控烟宣传海报、禁烟规定、禁烟 承诺书和倡议书等;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悬挂横幅宣传控烟。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设计制作有相关控烟传播材 46 料,如海报、折页、健康处方等。 有计划地组织实施各类控烟主题活动,组织吸烟和二手烟危害、遵守规则等内容的讲座,安排人员和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控烟宣传如戒烟竞赛、戒烟俱乐部等。 第六节 健康素养监测 一、健康素养普及 : 开展健康 66 条知识推广普及活动≥ 5 次 : 服务中心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如展览、宣传专栏、横幅、知 识讲座、知识竞赛、文艺节目等开展健康素养普及活动。 内容为《健康 66 条 ——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读本》中的全部内容。 二、健康素养监测 : 每年开展健康素养调查≥ 1 次 每次调查人数≥ 200 人 : 47 凡作为省、市健康素养监测点的服务中心,应根据省、市统一要求,每年对辖区居民进行一次 200 多人健康素养调查,调查问卷及内容由省、市统一制定。 要求调查员统一培训,认真负责,调查结果真实可信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第七节 知识与技能培训 一、举办健康大课堂 : 每年针对重点人群开 展健康教育讲座≥ 12 次 每次参加听课人数≥ 50 人。 : ①授课内容:艾滋病防治≥ 1 次 /年,病毒性肝炎≥ 1次 /年,心脑血管疾病≥ 1 次 /年,糖尿病≥ 1 次 /年,青少年意外伤害预防≥ 1 次 /年,妇女保健≥ 1 次 /年,结核病防治≥ 1 次 /年,精神卫生≥ 1 次 /年。 ②了解社区居民健康需求,有针对性制定全年讲座计划;每次讲座有安排、有教案,有多媒体; ③通过公告、专栏、广播等形式,将每场讲座的信 48 息提前发布; ④主讲人要求具有中级或中级以上职称; ⑤讲座要有针对性,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要科学; ⑦ 在讲座过程中 可利用模型、教具、挂图等健康教育工具进行现场指导和操作要领讲解; ⑧ 每次听课者应尽量避免重复; ⑨ 要有听课者签到、有讲座记录,内容包括讲座时间、地点、主讲人、讲题、图片等;有评价包括知晓率和满意度(授课内容和质量的满意程度)。 二、个体指导 : 高危人群个体指导覆盖率≥ 10%(覆盖率 =接受个体指导人数 /社区重点疾病高危人群总数 100%) : ① 建立社区高危人群电子健康档案。 掌握高危个体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 ② 选择高危个体,把收集到 的该个体资料汇集、归 49 纳起来,进行健康评估,包括个人行为、生活方式如吸烟过度、酗酒、运动量少、饮食习惯不良、睡眠障碍、情绪问题、心理疾病等;疾病预测方面的健康评估,如血糖指标偏高,有家族史,体重又偏重等。 ③ 根据其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职业特点,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文化,不同个性特点制订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计划,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