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小论文-金属腐蚀与防护内容摘要:

、除锈后,放 入 特定组成的磷酸盐溶液中浸泡,即可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不溶于水的磷酸盐薄膜,这种过程叫做磷化处理。 磷化膜呈暗灰色至黑灰色 ,厚度一般为 5~ 20μ m,在大气中有较好的耐蚀性。 氧化处理: 将钢铁制品加到 NaOH的混合溶液中,加热处理,其表面即可形成一层厚度约为 ~ m 的蓝色氧化膜 (主要成分为 四氧化三铁 ),以达到钢铁防腐蚀的目的,此过程称为发蓝处理。 这种氧化膜具有较大的弹性和润滑性,不影响零件的精度。 故精密仪器和光学仪器的部件,弹簧钢、薄钢片、细钢丝等常用发蓝处理。 非金属涂层: 用非金属物质如油漆、喷漆、搪瓷、陶瓷、玻璃、沥青、高分子材料 (如塑料、橡胶、聚酯 )等涂在金属表面上形成保护层,称为非金属涂层,也可达到防腐蚀的目的。 例如,船身、车厢、水桶等常涂油漆,汽车外壳常喷漆,枪炮、机器常涂矿物性油脂等。 金属保护层: 它是以一种耐腐蚀性较强的金属或合金镀在被保护的另一种金属制品表面上所形成的保护镀层。 金属镀层的形成,除电镀、化学镀外,还有热浸镀、热喷镀、渗镀、真空镀等方法。 阴极保护法: 金属的腐蚀是一阳极过程。 因此 ,防治金属腐蚀的第三大对策就是将金属置于阴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