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论文:园林绿化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初探内容摘要:

建设中有一种不良的现象,即某些绿化工程急于求成,大量设计超规格的苗木。 一些苗圃往往就地提供不了,必须去边远的山区乡村挖运。 因此产生的问题非常严重,一是使树木原生地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二是这些大树一般都有好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树龄,已进入衰老期,移植过程中大树的根系和树冠又受到创伤,移植成活率低,还会 带来病虫害;三是无论移植费用还是后期 的养护费用都很昂贵。 第二,设计苗木要尽量选用乡土树种。 近年来各种异国风情的园林设计在中华大地大行其道,至于这些外来树种的苗木是否能适应建设工程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环境,设计单位则少有深入的分析考虑。 规范招投标活动,积极推行工程量清单招标是项目实施 阶段的第一道工序。 招投标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重点应放在规范招投标活动和招标方式的确定上,招投标应实行合理低价中标。 引入市场的竞争机制,将很好的降低园林造价。 如我国某城市的工业园区由于近年来规模扩大的需要,大规模进行基建和环境整治,仅依靠园区自身的园林绿化能力不能及时完成工作量大、工期紧的园林绿化建设项目。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园区主管部门把这些项目面对社会进行公开招投标,让园区自己的园林绿化公司与社会上的园林绿化公司充分竞争,利用园区自己的审计处和社会上的工程咨询 单位的技术力量,在各个环节进行严密的造价控制,有效地节约了建设资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