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新课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开题报告01市级课题内容摘要:
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4)要高度重视在信 息技术教育中对学生进行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教育。 仁 6]这是第一次从政府的角 度提出“课程整合”的概念,从而引发了从政府到民间的全国性“课程整合”热。 《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是国内最早开设的大规范信息 技术与 课程整合的试验, 2020 年 8 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正式发文将“语文‘四结合’ 教学改革试验研究”项目扩展到中小学其他学科,项目名称改为《中小学各学科 “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 此时,“四结合”的内涵变为“学科教学改革、 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训练、信息技术运用”。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概况 (一 )国外发展概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育信息化与新课程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国外教 夕以提高教学有效性为目标的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研究 育实践与研究的热点问题,发达国家普遍重视信息技术整合。 具有代 表性的是以 下几个国家 : 1998 年 7 月日本教育课程审议会发表的“关于改善教育课程基准的基本方 向”的咨询报告中,就提出了两方面的要求 :首先是在小学、初中、高中各个阶 段的各个学科中都要积极利用计算机等信息设备进行教学 (即将计算机为核心的 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课程整合 )。 与此同时,要求在小学阶段的“综合学习时间” 课上要适当运用计算机等信息手段,在初中阶段则要把现行的“信息基础”选修 课改为必修课,在高中阶段则开设必修的“信息”课。 ① 美国的著名“ 2061 计划” (ProjeCtZO61)则在更高层次上提出了信 息技术 应与各学科相整合的思想。 “ 2061 计划”是美国在 1985 年启动的一项旨在提高 全体美国人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宏伟计划。 按照该项计划说明所给出的定义,这里 所说的科学文化素质特别强调应具有善于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信息技术三者 结合在一起的思想,并按照着重培养这类素质的要求将现行中小学 12 年应学会 的科学文化知识重新归纳为“科学本质”、“技术本质”、“自然环境’,、„„等 12 类。 在这每一种新的学科分类中,都力图渗透上述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信息 技术三者结合的思想。 加拿大在这一领域也不甘落后,自 90 年 代中期以来,各地对信息技术与课 程整合的实验不断增加,并取得良好效果。 如 1998 年 2 月温哥华学区的“信息 技术报告”指出 :“信息技术可以创设一个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并与广泛 的社区相联系的学习环境。 ”该报告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可有效地改进对 课程的教学。 澳大利亚政府相当重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及其实际效果,在 其《阿德莱宣言》提出了 21 世纪“国家教育目标”,该目标指出学生离开学校时, 他们应是有自信心的、有创造力的和有创新精神的新技术,特别是信息和通讯技 术的使用者,能了解这些技术对社会 的影响。 ②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普遍实施,信息技 术和课程的整合深入人心,整合的效果也日益明显。 (二 )国内发展概况 1996 年,教育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开始组织“ CAI 在数学课 母张谦,沙红等 .国外教育信息化的新特点与新举措田 .外国中小学教育, 1999, (5) 四马斯特 .(2020)澳大利亚教育研究国家报告〔 R〕 . Retrievedat. 学整 合研究 堂中的应用”研究课题。 引发了国内对于计算机辅助教学和课件的大讨论。 1997 缺,一挤澎扭公洲 :脚专一氛沁、二‘、 年,何克抗教授发表的《建构主义 — 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一文,阐述了 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基于网络和多媒体环境的教学改革模式,奠定了计算机辅 助教学新的发展方向的理论基础。 ①我国的一些研究人员于 1998 年总结了前些年 国内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提法,第一次提出“课 程整合”的概念,并于 1998 年 6 月设立了实验课题。 2020 年 10 月,教育部长 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 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提出要“努力推进信 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从而第一次从政府的角度提出了“课程整合,’的 概念,并由此引发了从政府到民间的全国性的“课程整合热”。 规划从 2020 年起 用 5 年到 10 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 通”工程,加快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经历了从课件到积件的转换,并最终走向了整合。 目前,课程整合的提法已基本取代了原来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全国性的开展信息 技术教育试验区、试验校,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了深 入的研究和大量的试 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第三节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在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这些问题 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 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课程整合的技术不高 这一点,在偏远的农村学校和老教师中较为突出。 虽然绝大多数的教师能够 掌握信息教育技术,但在思想上还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习惯于传统的教育,对新 课标准备不足,同时也认为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考实验,重视知识的 掌握程度,忽视学生能力地培养,整合只流于形式,只是在教学公开课中运用 这 些技术,忽略了在平时教学中的使用。 教师的信息素养制约着整合的进程,不解 决好这一问题,学生也就不能真正地运用信息技术这个认知工具进行自主有效的 学习。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一些教师教育意识不足,不太愿意运用信息技术进以提高教学有效性为目标的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研究 行教学,觉得浪费时间,对整盒黔罄界缺乏债邻。 早时也缺少一些有效的培”‘,机 构和培训人才对教师进行培训,即使有些教师想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但水平 不够也不可行。 学生素质的不够高 “整合”要求学生要主动学习,要掌握一些必要信息技术,但由 于学生个体 的差异以及自我控制能力不同,使少数学生还不能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还依 赖于教师地讲授。 学生能否达到真正意义上自主性学习,还取决于学生的综合素 质的提高。 因为这种模式适用于思维比较成熟,计算机素养高、独立性、自主能 力强的学生。 制约整合的瓶颈是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匿乏 教育资源虽然丰富,但能够真正从学习规律的角度去设计的数字化教学资源 依然很匾乏,许多教学资源不能被教师直接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大量的冗余信 息、过时信息成为人们快速获取所需信息资源的障碍。 究其原因有很多,主要是 开发网站的人员不 了解实际教学情况,观念和方法滞后,不能及时更新,而一线 教师又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搞开发。 信息污染与网络安全 这是网络给我们的实际工作和学生的学习造成的一大障碍,主要是因为网络 管理不到位和缺乏绿色软件。 诚然,信息技术拥有诸多优势,但它不可能成为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我们 要将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有机的融合,使信息技术成为物理教学和学生发展的助 推器,最终达到改善学习的目的。 以提高教学有效性为目标的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研究 第二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 论的指导下,将信息技术应用 到课程教学中,促进传统的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有效的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 更好地完成课程学习的目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 有效性的目的。 第一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框架和理论基础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框架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与课程内容 有机结合,它的基本框架包括以下几点 : 课程教学以信息化环境为基础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必须构建信息化的教学环境,这种环境包括多媒体计算 机、多媒体课堂网络、校园网和互联网等, 教学活动包括在网上实时讲授、多媒 体演示、网上信息搜索、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虚拟实验等环节。 教学内容以信息化处理为前提 传统教学内容只是以教材为唯一的载体,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是教师对教材 进行阐述和展开。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则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厚使 其成为学生学习的资源。 例如,教师把课程内容编制成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 网络课程等,用来演示和讲授,或直接作为学习资源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 以改变教学结构为目标 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机结合,使教师课堂教学手段更加丰富,教学效果更 加有效, 使学生更加自主的获得知识,重构知识。 二 、相关概念 的 界定 相关概念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 (InformationTechn。 10gy,简称 IT),是指运用各种技术处理和分析信 息。 它主要是借助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来开发的一些针对信息处理的软件。 信息技术主要 涉及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等。 ”“信息技术是指研究信息的产生、获取、度量、传输、 变换、处理、识别和应用的科学技术”。 I6] 从广义的角度来考虑,信息技术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并借助一些工具和技能来扩展 人类的信息器官。 该定义着重从哲学的角 度来说明人和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整合 (工 ntegration)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内各要 素发挥最大效益冈。 “整合就是把零碎的东西借助某种手段将其进行整合,从而达到信息资 源的整合,并充分利用好信息,使之协同工作。 其本质就在于化零为整,充分体现各个部 件的整体作用,从而起到整合的效果,从而提高整合的效率。 ” 从一般的角度来讲,事物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好与坏,但是每个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实 际价值,把各种事物有机的整合在一起,让每个事物发挥其在整体中 的作用。 从而体现出 各个事物在世界中的价值,让其价值在整合中得到体现,并使其价值发挥到极致。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借助各种手段,例如信息技术、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等,通 过教师发挥引导作用,使得课程的教学工作更加有效,为完成教学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教 学方法,更新了教学手段。 国家教育部原部长陈至立在报告中指出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能从根本上改变教 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 I8]” 华南师大的李克东教授提出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 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 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 新型的教学方式。 [9]” 北京师范大学的何克抗教授认为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在主导一主体教学结构的 指导下,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 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 [10]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中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定义为 :“在学科教学过程中 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 ” 11, l , 3 数学教学 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认为 :“教学是一种传 授社会经验的手段、通过教学传授的是社 会活动中的各种关系的模式、图式、总的原则和标准。 这是一种侧重于传授内容的总体叙 述。 ” [12]第二章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概述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 :“教学是通过引导学生对问题或知识体系循序渐进的学习 来提高学生正在学习中的理解、转换和迁移能力。 这是侧重于使学生获得发展的叙述。 ” [131 我国有学者认为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 生的学的统一活动。 通过这个交往过程和活动,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 能力和态度,人格获得一定的 发展。 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 [12】 《标准》指出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交往互动 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 4]这里特别强调数学教学的本质是一种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 动的过程。 学生要在数学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数学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形 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同时使身心获得健康发展,数学教学过程也是师生共同发展的 过程。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界定 (一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 (Informationtechnology)是国际上流行的说法,各国在具体表述 上也有一定差别。 如 :在英国基础教育中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 (工 nformationand eommuniCationtechnol。 gy)简称 ICT,而在法国则称为 TIC(Teehn。 logyof informationandComfnunication)。 对信息技术的定义主要有以下集中观点 : (1)“从广义上说,凡是涉及到信息的产生、检测、变换、存储、处理、传 递、显示、识别、获取、利用和控制等与信息活动有关的技术都可以叫做信息技 术”。 〔 6]这里所指的技术覆盖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 传感技术,是 一门综合的技术。 (2)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学校,就赋予了更加明确的定义 :按照国家教育部在 《 2020 年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的 :信息技术就是信息处理 技术,等同于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所包含的应用内容如下 :电子指标软件、 电子邮件、计算机辅助教学 (CAI)、多媒体、因特网、超文本、搜索引擎、网上发 布信息、远程教育等等。 〔 7] (3)对。信息技术与新课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开题报告01市级课题
相关推荐
置了两张表格。 包括“演讲竞赛表”“课堂口语交际竞赛表” 4. 创建浓浓的英语氛围,英语课堂教学形成自己特色 通过举办英语课前五分钟演讲比赛、开展英语角、唱英语歌、课堂对话表演、口头作文、课文复述等一系列的活动,在校园里形成见面用英语问候, 上课用英语回答,休闲看英语报纸、杂志和电视的良好氛围;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布置口语交际活动作为 homework 来完成,这样学生参与率高,兴致也高
时间安排 ...................................................... 34《创业之星》高校创新创业实训实验室建设方案 [1]金蝶《创业之星》高校创新创业实训室建设方案 5高校创业创新实验室金蝶《创业之星 ——大学生创业模拟综合实验室》建设方案书金蝶软件(中国)有限 公司 Copyri ght s 169。 Kingdee Software
主要功能有:数据的复位、 单价修改 、数据输出、 计价、单价输出及调整、路程输出 等功能。 输出采用 8 段 数码显示管。 本电路设计的计价器不但能实现基本的计价,而且还能手动 来调节单价。 方案论证与比较 方案一:采用数字电路控制。 采用传感器件,输出脉冲信号,经过放大整形作为移位寄存器的脉冲,实现计价,但是考虑到这种电路过于简单,性能不够稳定,而且不能调节单价,也不能根据天气调节计 费标准
源的需求。 工作 重点是:建设 100 节 自治区高等教育精品课程 , 100G 优秀高等教育数字资源 ;建设 100 节 自治区职业教育精品课程, 100G 优秀职业教育数字资源,免费向全区推广。 ( 三 ) 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适应快速发展的教育形势,不断创新 资源平台的服务模式,为用户提供 更优质、更方便、更丰富的个性化资源服务。 结合我区教育发展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