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波形信号发生器设计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内容摘要:

,一般有 3 种复位方法。 ⅰ 上电复位。 接通电源时ⅱ 手动复位。 设置一个复位按钮,当操作者按下按钮时产生一个复位信号。 ⅲ 自动复位。 设计一个复位电路,当系统满足某一条件时自动产生一个复位信号。 下图为最简单的上电复位和手动复位方法。 89C52XTAL2XTAL189C52XTAL2XTAL1 7 E1648 的复位电路关于 CPU 的复位电路应当注意,在调试 E1648 的复位电路时有两种工作方式。 一是仿真器方式,主要用于调试程序。 此时程序的执行由仿真器控制,复位电路不起作用,系统时钟也经常设置为仿真器产生,此时用户的晶振也不起作用。 二是用户方式,即脱离仿真器的实际工作方式,用户的时钟振荡电路和复位电路都必须正常工作。 因此,如果系统复位电路或晶振电路有故障,就会出现仿真器方式工作正常,而用户方式不工作的现象,这是许多初学者常遇到的问题。 ⑤芯片擦除整个 PEROM 阵列和三个锁定位的电擦除可通过正确的控制信号组合,并保持 ALE 管脚处于低电平 10ms 来完成。 在芯片擦操作中,代码阵列全被写“1”且在任何非空存储字节被重复编程以前,该操作必须被执行。 此外,E1648 设有稳态逻辑,可以在低到零频率的条件下静态逻辑,支持两种软件可选的掉电模式。 在闲置模式下,CPU 停止工作。 但RAM,定时器,计数器,串口和中断系统仍在工作。 在掉电模式下,保存 RAM 的内容并且冻结振荡器,禁止所用其他芯片功能,直到下一个硬件复位为止。 89C52 8 资源分配软、硬件设计是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为了满足功能和指标的要求,资源分配如下 12MHZ;P1 口的 分别与四个按键连接,分别控制锯齿波、三角波、正弦波和方波, 与四个发光二极管相连,按键一对应发光二极管一,依次类推,发光二极管四对应按键四,实现输出一个波形对应亮一个灯。 P0 口与 E1648 的 DI0DI7 数据输入端相连。 P2 口用来控制 DAC0832 的输入寄存器选择信号 CS、输入寄存器写选通信号 WR1 及 DAC 寄存器写选通信号 WR2 和数据传送信号 XFER。 各部分电路原理(A)5G8038 芯片原理①管脚功能介绍 如图 (1) DI7~DI 0:8 位的数据输入端,DI 7为最高位。 (2) IOUT1:模拟电流输出端 1,当 DAC 寄存器中数据全为 1 时,输出电流最大,当 DAC 寄存器中数据全为 0 时,输出电流为 0。 (3) IOUT2:模拟电流输出端 2, I OUT2与 IOUT1的和为一个常数,即IOUT1+I OUT2=常数。 (4) RFB:反馈电阻引出端,DAC0832 内部已经有反馈电阻,所以 R FB端可以直接接到外部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这样相当于将一个反馈电阻接 9 在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之间。 (5) VREF:参考电压输入端,此端可接一个正电压,也可接一个负电压,它决定 0 至 255 的数字量转化出来的模拟量电压值的幅度,V REF范围为(+10~10)V。 V REF端与 D/A 内部 T 形电阻网络相连。 (6) Vcc:芯片供电电压,范围为(+5~ 15)V。 (7) AGND:模拟量地,即模拟电路接地端。 (8) DGND:数字量地。 当 WR2 和 XFER 同时有效时,8 位 DAC 寄存器端为高电平“1” ,此时DAC 寄存器的输出端 Q 跟随输入端 D 也就是输入寄存器 Q 端的电平变化;反之,当端为低电平“0”时,第一级 8 位输入寄存器 Q 端的状态则锁存到第二级 8 位 DAC 寄存器中,以便第三级 8 位 DAC 转换器进行 D/A 转换。 一般情况下为了简化接口电路,可以把 WR2 和 XFER 直接接地,使第二级 8 位 DAC 寄存器的输入端到输出端直通,只有第一级 8 位输入寄存器置成可选通、可锁存的单缓冲输入方式。 特殊情况下可采用双缓冲输入方式,即把两个寄存器都分别接成受控方式制作低频信号发生器有许多方案:主要有单缓冲方式,双缓冲方式和直通方式。 单缓冲方式具有适用于只有一路模拟信号输出或几路模拟信号非同步输出的情形的优点,但是电路线路连接比较简单。 而双缓冲方式适用于在需要同时输出几路模拟信号的场合,每一路模拟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