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精讲资料汇总内容摘要:

以下,最好是 V一 Ⅶ 级;阶梯高度最小应大于眼深的两倍,自然地面坡度不小于 500,最好在 700 左右。 由于炮眼直径较大,爆能利用率甚差,故炮眼深度应大于 1. 5~ 2. 0m,不能放孤炮。 猫洞炮工效,一般可达 4~ 10ma,单位耗药量在 0. 13~ 0. 3kg/ m3 之间。 2)优点:在有裂缝的软石坚石中,阶梯高度大于 4m,药壶炮药壶不易形成时,采用这种爆破方法,可以获得好的爆破效果。 2B311016 掌握路基雨期施工技术 一、雨期施工地段的选择 1.雨期路基施工地段一般应选择丘陵和山岭地区的砂类土、碎砾石和岩石地 段和路堑的弃方地段。 2.重黏土、膨胀土及盐渍土地段不宜在雨期施工;平原地区排水因难,不宜安排雨期施工。 二、雨期施工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1.对选择的雨期施工地段进行详细的现场调查研究,据实编制实施性的雨期施工组织计划。 2.应修建施工便道并保持晴雨畅通。 3.住地、库房、车辆机具停放场地、生产设施都应设在最高洪水位以上地点或高地上,并应远离泥石流沟槽冲积堆一定的安全距离。 4.应修建临时排水设施,保证雨期作业的场地不被洪水淹没并能及时排除地面水。 5.应储备足够的工程材料和生活物资。 三 、雨期填筑路堤 1.雨期路堤施工地段除施工车辆外,应严格控制其他车辆在施工场地通行。 2.在填筑路堤前,应在填方坡脚以外挖掘排水沟,保持场地不积水,如原地面松软,应采取换填措施。 3.应选用透水性好的碎 (卵 )石土、砂砾、石方碎渣和砂类土作为填料。 利用挖方土作填方时应随挖随填,及时压实。 含水量过大无法晾干的土不得用作雨期施工填料。 4.路堤应分层填筑。 每一层的表面,应做成 2%~ 4%的排水横坡。 当天填筑的土层应当天完成压实。 5.雨期填筑路堤需借土时,取土坑距离填方坡脚不宜小于 3m。 平原区路基纵向取土 时,取土坑深度一般不宜大于 lm。 四、雨期开挖路堑 1.土质路堑开挖前,在路堑边坡坡顶 2m 以外开挖截水沟并接通出水口。 2.开挖土质路堑宜分层开挖,每挖一层均应设置排水纵横坡。 挖方边坡不宜一次挖到设计标高,应沿坡面留 30cm 厚,待雨期过后整修到设计坡度。 以挖作填的挖方应随挖随运随填。 3.土质路堑挖至设计标高以上 30~50cm 时应停止开挖,并在两侧挖排水沟。 待雨期过后再挖到路床设计标高后再压实。 4.土的强度低于规定值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5。 雨期开挖岩石路堑,炮眼应尽量水平设置。 边坡应按设 计坡度自上而下层层刷坡,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11311017 掌握路基冬期施工技术 一、冬期施工 1,在反复冻融地区,昼夜平均温度在 30C 以下,连续 10 天以上时,进行路基施工称为路基冬期施工。 2,当昼夜平均温度虽然上升到 3~C 以上,但冻土未完全融化时,亦应按冬期施工。 二、路基施工可冬期进行的工程项目 1.泥沼地带河湖冻结到一定深度后,如需换土时可趁冻结期挖去原地面的软土、淤泥层换填合格的其他填料。 2.含水量高的流动土质、流沙地段的路堑可利用冻结期开挖。 3.河滩地段可利用冬期水位低 ,开挖基坑修建防护工程,但应采取加温保温措施,注意养护。 4.岩石地段的路堑或半填半挖地段,可进行开挖作业。 三、路基工程不宜冬期施工的项目 1.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土路基和地质不良地区的二级以下公路路堤。 2.铲除原地面的草皮,挖掘填方地段的台阶。 大家论坛 [键入文字 ] 3.整修路基边坡。 4.在河滩低洼地带将被水淹的填土路堤。 四、冬期填筑路堤 1.冬期施工的路堤填料,应选用未冻结的砂类土,碎石土、卵石土,开挖石方的石块石渣等透水性良好的土。 2.冬期填筑路堤,应按横断面全宽平填,每层松厚应按正常施工减少 20%~ 30%,且最大松铺厚度不得超过 30cm。 压实度不得低于正常施工时的要求。 当天填的土必须当天完成碾压。 3.当路堤高距路床底面 lm 时,应碾压密实后停止填筑。 4.挖填方交界处,填土低于 lm 的路堤都不应在冬期填筑。 5.冬期施工取土坑应远离填方坡脚。 如条件限制需在路堤附近取土时,取土坑内侧到填方坡脚的距离应不得小于正常施工护坡道的 1. 5 倍。 6.冬期填筑的路堤,每层每侧应按设计和有关规定超填并压实。 待冬期后修整边坡,削去多余部分并拍打密实或加固。 五、冬期施工开挖路堑表层冻土的方法 1.爆破冻 土法:当冰冻深度达 lm 以上时可用此法炸开冻土层。 炮眼深度取冻土深度的 0. 75~ 0. 9 倍,炮眼间距取冰冻深度的 1~ 1. 3 倍并按梅花形交错布置。 2.机械破冻法: lm 以下的冻土层可选用专用破冻机械如冻土犁、冻土锯和冻土铲等,予以破碎清出。 3.人工破冻法:当冰冻层较薄,破冻面积不大,可用日光暴晒法、火烧法、热水开冻法、水针开冻法、蒸汽放热解冻法和电热法等方法胀开或融化冰冻层,并辅以人工撬挖。 六、冬期开挖路堑 1.当冻土层破开挖到未冻土后,应连续作业,分层开挖,中间停顿时间较长时,应在表面覆雪保温,避免 重复被冻。 2.挖方边坡不应一次挖到设计线,应预留 30cm 厚台阶,待到正常施工季节再削去预留台阶,整理达到设计边坡。 3.路堑挖至路床面以上 lm 时,挖好临时排水沟后,应停止开挖并在表面覆以雪或松土,待到正常施工时,再挖去其余部分。 4.冬期开挖路堑必须从上向下开挖,严禁从下向上掏空挖 “神仙土 ”。 5.每日开工时先挖向阳处,气温回升后再挖背阴处,如开挖时遇地下水源,应及时挖沟排水。 6.冬期施工开挖路堑的弃土要远离路堑边坡坡顶堆放。 弃土堆高度一般不应大于 3m,弃土堆坡脚到路堑边坡顶的距离一般不得小于 3m,深路堑或松软地带应保持 5m 以上。 弃土堆应摊开整平,严禁把弃土堆于路堑边坡顶上。 2B311018 掌握路基排水分类及施工要求 路基工程施工前应做好原地面临时排水设施,并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 排走的雨水不得流入农田、耕地,亦不得引起水沟淤积和路基冲刷。 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应采取疏导、堵截、隔离等工程措施。 一、路基排水分排地面水和排地下水两大类 1.排除地面水可采用边沟、截水沟、排水沟、跌水与急流槽、拦水带、蒸发地等设施。 其作用是将可能停滞在路基范围内的地面水迅速排除,防止路基范围内的地面水流入路基 内。 2.排除地下水设施有排水沟、暗沟 (管 )、渗沟、渗井、检查井等。 其作用是将路基范围内的地下水位降低或拦截地下水并将其排除到路基范围以外。 二、路基地下水排水设施的施工要点 当路基范围内出露地下水或地下水位较高,影响路基、路面强度或边坡稳定时,应设置排水沟、暗沟 (管 )、渗沟、渗井,检查井等地下水排水设施。 1.排水沟和暗沟用于当地下水位较高,潜水层埋藏不深时,截流地下水及降低地下水位。 沟底宜埋人不透水层内。 排水沟可兼排地表水,在寒冷地区不宜用于排除地下水。 排水沟或暗沟采用混凝土浇筑或浆砌片石砌筑时 ,应在沟壁与含水量地层接触面的高度处,设置一排或多排向沟中倾斜的渗水孔。 沟壁外侧应填以粗粒透水材料或土工合成材料作反滤层。 沿沟槽每隔 10~15m 或当沟槽通过软硬岩层分界处时应设置伸缩缝或沉降缝。 2.渗沟用于降低地下水位或拦截地下水。 渗沟有填石渗沟、管式渗沟和洞式渗沟三种形式 ,填石渗沟只宜用于渗流不长的地段,且纵坡不能小于 1%,通常为矩形或梯形,其埋置深度,应满足渗水材料的顶部 (封闭层以下 )不得低于原有地下水位的要求。 当排除层间水时,渗沟底部应埋于最下面的不透水层上。 在冰冻地区,渗沟埋深不得小于当地最小冻 结深度;管式渗沟适用于地下水引水较长、流量较大的地区。 当管式渗沟长度为 100300m 时,其末端宜设横向泄水管分段排除地下水。 大家论坛 [键入文字 ] 洞式渗沟适用于地下水流量较大的地段。 三种渗沟均应设置排水层 (或管、洞 )、反滤层和封闭层。 3.渗井用于排除路基附近的影响路基稳定的地面水或浅层地下水。 其直径 50~ 60cm,井内填充材料按层次在下层透水范围内填碎石或卵石,上层不透水层范围内填砂或砾石,填充料应采用筛洗过的不同粒径的材料,应层次分明,不得粗细材料混蹦塞,井壁和填充料之间应设反滤层。 渗井离路堤坡脚不应小于 10m, 渗水井顶部四周 (进口部除外 )用黏土筑堤围护,井顶应加筑混凝土盖,严防渗井淤塞。 4.检查井用于检查维修渗沟。 一般采用圆形,内径不小于 1. 0m,在井壁处的渗沟底应高出进底 0. 30. 4m,井底铺一层厚 0. 1~ 0. 2m 的混凝土。 井基如遇不良土质,应采取换填、夯实等措施。 兼起渗井作用的检查井的井壁,应在含水层范围设置渗水孔和反滤层。 深度大于 20m 的检查井,除设置检查梯外,还应设置安全设备。 井口顶部应高出附近地面约0. 3—0. 5m,并设井盖。 三、路基地面排水设施的施工要点 路基地面排水可采用边沟、截水沟、排 水沟、跌水与急流槽、拦水带、蒸发池等设施。 1.边沟设置于挖方地段和填土高度小于边沟深度的填方地段。 路堤靠山一侧的坡脚应设置不渗水的边沟。 平曲线处边沟施工时,沟底纵坡应与曲线前后沟底纵坡平顺衔接,不允许曲线内侧有积水或外溢现象发生。 曲线外侧边沟应适当加深,其增加值等于超高值。 土质地段当沟底纵坡大于 3%时应采取加固措施;采用干砌片石对边沟进行铺砌时,应选用有平整面的片石,各砌缝要用小石子嵌紧;采用浆砌片石铺砌时,砌缝砂浆应饱满,沟身不漏水;若沟底采用抹面时,抹面应平整压光。 2.截水沟设置时主要考虑位置。 在无弃土堆的情况下,截水沟的边缘离开挖方路基坡顶的距离视土质而定,以不影响边坡稳定为原则;路基上方有弃土堆时,截水沟应离开弃土堆脚 1—5m,弃土堆坡脚离开路基挖方坡顶不应小于 10m,弃土堆顶部应设 2%倾向截水沟的横坡;山坡上路堤的截水沟离开路堤坡脚至少 2. 0m,并用挖截水沟的土填在路堤与截水沟之间,修筑向沟倾斜坡度为 2%的护坡道或土台,使路堤内侧地面水流人截水沟排出。 截水沟长度超过 500m 时应选择适当的地点设出水口,将水引至山坡侧的自然沟中或桥涵进水口,截水沟必须有牢靠的出水口,必要时须设置排水沟、跌水 或急流槽。 截水沟的出水口必须与其他排水设施平顺衔接。 为防止水流下渗和冲刷,截水沟应进行严密的防渗和加固,地质不良地段和土质松软、透水性较大或裂隙较多伪岩石路段,对沟底纵坡较大的土质截水沟及截水沟的出水口,均应采用加固措施防止渗漏和冲刷及沟壁。 3.排水沟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排水沟的线形要求平顺,尽可能采用直线形,转弯处宜做成弧线,其半径不宜小于 10m,排水沟长度根据实际需要而定,通常不宜超过 500m。 (2)排水沟沿路线布设时,应离路基尽可能远一些,距路基坡脚不宜小于 3~ 4m。 水流的流速 大于容许冲刷流速时,沟底、沟壁应采取排水沟表面加固措施。 4.跌水与急流槽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跌水与急流槽必须用浆砌圬工结构,跌水的台阶高度可根据地形、地质等条件决定,多级台阶的各级高度可以不同,其高度与长度之比应与原地面坡度相适应。 ( 2):急流槽的纵坡不宜超过 1: 1. 5,同时应与天然地面坡度相配合。 当急流槽较长时,槽底可用几个纵坡,一般是上段较陡,向下逐渐放缓。 (3)当急流槽很长时,就分段砌筑,每段不宜超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