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内容摘要:

除。 如软弱土层较厚,可将基底下一定范围内软土挖去,用强度较高、稳定性较好的土,如中砂、粗砂、砂砾等换填并分层压实 (换填砂砾材料内粘粒含量应小于 3%5%,粉粒含量不小于 25%,粒料粒径宜小于 50mm)。 这样,基底以下地基便由砂垫层及层底部下卧层来满足承载力的要求,从而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 垫层 施工应严格控制垫层材料的颗粒成分和质量。 在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时,应采取排水或降低水位的措施。 施工时应严格 保证垫层材料的密实度,选择合格的铺压厚度,确定最优含水量。 压 密可采用碾压、振动压实、水撼法、重锤实等方法。 要求分层压密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 (应在 90%以上 )。 在基坑挖好经检验后,应迅速铺压垫层材料,避免坑底暴露过久,或被践踏、浸水使得土结构遭到破坏,强度降低。 砂砾 垫 层 的质量检验,可选用环刀取样法或贯入法进行,采用应达到的干容重和贯入度作为控制指标。 垫层材料除前述砂、砂砾外,也可考虑石灰土、二灰土 (石灰及粉煤灰 )、加筋土等,可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选择,并正确选用有关设计参数。 (四)强夯法 强夯法是利用重物对软弱地基进行强夯,增加其密实度,从而提高路基地基承载能力和减少沉降,一般适用于地基处理深度不超过 3米的低饱和度粉土,粘性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 施工前,对重夯地段测量放样,确定夯点位置及间距。 夯击遍数为3 遍,从两侧开始向中部一排接一排进行,每夯点连续夯击 4 次。 夯击过程中随时测量夯沉量,当后两击平均夯沉量为 1~ 2cm 时,即可终止夯击。 (五)绑铺竹筏 用绑铺竹筏的办法提高路基的强度 , 在软土路基施工中 , 可在路槽底面以下 80cm 深度位置处 , 在整幅路基上用铅丝、木楔等将整排的竹筏固定于该平面位置上 , 而后在整排竹筏之上按规范要求制作路基。 用竹筏法处理软土路基的竹筏可以有效地阻隔毛细水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