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年钢管酸洗培训教材内容摘要:

理不当,造成管料塑性不一致,或加工硬化未全部消除 3)钢管拔制后未及时热处理 4)连拔道次过多,加工硬化严重 5)塑性低的钢种(含碳量高和合金元素含量多)较易开裂 3. 预防和消除方法 1)合理编排拔制表 2)合金钢管和连拔钢管,拔后要 及时热处理 3)按工艺要求进行热处理,冷却速度 要合理控制,使其性能均匀和消除加工硬化。 十四 过酸洗 1. 缺陷特征 钢管表面呈现纵向小裂口或针孔状、芝麻状裂口。 轻重程度不同,外表面内比表面严重,有的成带状,有的只在端头或内表面。 2. 产 生原因 1)钢管表面氧化铁皮厚薄不均,疏松与牢固程度不同 2)酸洗时间过长 3) 酸液浓度低,硫酸亚铁含量高,在酸液温度高的情况下,容易过酸洗 4)酸液浓度不均,溶液不流动,腐蚀不均 5)钢管在酸洗间,停放时间过长 3. 预防与消除方法 1)正确执行酸洗技术操作规程 2)掌握好热处理操作,防止钢管表面氧化铁皮厚薄不均 3)严格贯彻勤吊、勤看、勤检查,防止过酸洗 十五 擦伤 1. 缺陷特征 钢管表面有机械损伤,一般缺陷深度较浅,肉眼可见底。 2. 产生原因 1)钢管在运送过程中,被钢绳、料架等机械擦伤 2) 钢管 在矫直过程中,在导管内被擦伤 3)管端由毛刺或毛头互相碰撞产生擦伤 4)钢管矫直时,由于钢管弯大或孔型不当,被辊缘擦伤 5) 切管机辊道不良也易造成擦伤 3. 预防和消除方法 1)钢管运送时防止碰伤,保持料和斜篦条等存放处的光洁 2)清除管端的毛刺 3)正确调整矫直机,清除矫直过程中擦伤隐患 4)改进吊具,防止钢绳直接吊勒管体 十六 凹坑 1. 缺陷特征 钢管表面积大小不一的局部凹陷。 呈螺旋形或周期性排列,有的呈个别或集群分布于局部。 2. 产生原因 1)氧化铁皮或其它污染物质粘附在钢管表面上,在拔制时压入表 面后又剥落 2)矫直辊粘结金属 3)肥皂液、润滑油、乳化液等不干净 4)工具粘结金属。 芯杆、接头等工具擦的不干净 5)管端有插头、裂头等(管料尺寸太薄、热处理不好、孔型间隙调整不当、芯头选配不合理等) 3. 预防和消除方法 1)洗净,冲净钢管表面氧化铁皮和 赃物 2)经常修磨矫直辊表面,防止粘结金属 3)轧制时勤擦芯头、芯杆、接手等 十七 凹面 (压凹) 1. 缺陷特征 管壁局部呈现里凸外 凹的凹坑。 2. 产生原因 1)钢管在周转时碰凹,薄壁管热处理时撞凹,热下料翻料磕凹等 2)钢管堆积过多,底层钢管被压凹 3) 矫直速度太快,钢管过弯被甩凹 4)压力矫直时,压模小或弯曲度大被压凹 5)退火时管捆过重,下部钢管与垫铁接触被压凹 3. 预防和消除方法 1)钢管运送时要轻吊轻放 2)均匀加热,减少弯曲 3)正确选择矫直速度和模具 4)管捆要合理堆放 十八 矫凹 1. 管壁呈现比较圆滑的螺旋形凸凹。 有时具有尖锐棱角 的螺旋印痕。 连续的,不连续的,局部或通长的出现在钢管表面上。 2. 产生原因 1)矫直辊角度小总压下量调整不正确 2)矫直辊严重磨损 3)矫直前钢管弯曲度过大,或头尾部过于弯曲,精矫时矫凹 4)矫直辊辊型设计不 合理 5)管料的直径超差,易造成矫凹 3. 预防和消除方法 1)矫直机要经常检修,及时 更换矫直辊 2)正确调整矫直机 3)合理设计矫直辊辊型 十九 麻点(麻面、麻坑) 1. 缺陷特征 钢管表面成片的细点状凹坑。 局部或连续的出现在钢管表面上。 2. 产生原因 1)热处理造成氧化铁皮过厚,在矫直时氧化铁皮压入,剥落后产生麻点 2)酸洗后残留有氧化铁皮或皂化(润滑)剂有赃物,拔后产生麻点 3)钢管酸洗后,停放时间过长产生锈蚀,造成麻面 4)管子表面有油污,热处理时聚结成油点,在加热时烧成麻面 3. 预防和消除方法 1)热处理前,除净钢管表面油污,装炉时正确执行热处理制度 2)搞好文明生产,坚持快速周转,切实保证各工艺环节的清洁 3)酸洗做到不过洗,不欠洗,酸洗后及时拔制 二十 弯曲 1. 缺陷特征 钢管沿长度方向呈现不平直现象。 2. 产生原因 1) 钢管热处理时,加热温度不均 2)矫直机调整不正常 3)钢管性能不均 4)管料弯曲过大,矫直后存在残留弯曲 3.预防和消除方法 弯曲时常见的缺陷用一米平尺靠在钢管最大弯曲处,用塞尺测量最大挠度,弯曲度不超出标准规定判为合格;超出标准规定可重新矫直;对端头局部弯曲应切除。 冷拔钢管的生产方法 冷拔钢管生产的目的,是为了减缩钢管的直径和壁厚,使之达到用户所要求的相应标准对钢管尺寸精度、表面光洁度和性能的要求。 优质产品,还要达到相应的内控标准的要求。 冷拔钢管的生产方法很多,主要有:无芯棒拔制,短芯棒拔制,长芯棒拔制,游动芯棒拔制,扩拔等。 现将冷拔钢管的生产方法分述如下: 1. 无芯棒拔制 无芯棒拔制又称无顶头拔制或空拉。 这种拔制方法主要用于只需要减小钢管直径的时候。 每一道次的延伸系数,一般不超过 ,因为它受钢管强度和变形区中钢管稳定性的限制。 影响变形 区中钢管形状稳定的因素,是钢管的壁厚与外径之比值( S/D)。 在无芯棒拔制时,这个比值不得小于 ,延伸系数则受钢管强度的限制。 钢管壁厚变化的大小,取决于钢管的原始壁厚 S0与原始直径 D0 之比值。 一般情况下:当 S0/D0~,外径减小,壁厚增加;当 S0/D0~ ,壁厚减薄。 对于直径 D=20mm的钢管,当 S0/D0~ ,外径减小,管壁增厚;当 S0/D0,壁厚减薄。 钢管壁厚的变化值与道次减径量的大小及钢管原始壁厚有 关。 对于 S01mm 的管子,其外径每减少 10mm,壁厚则增加或减少。 对于 S01mm的管子,每道次外径减少 10mm,其壁厚则增加或减少。 对于厚壁管来说,当 2S0d时,外径减小,壁厚增加。 当 2S0=d时,外径减小,壁厚则不增不减。 当 2S0d时,外径减小,则壁厚减小。 ( d为钢管内径) 2. 短芯棒拔制 短芯棒拔制又称有顶头拔制。 在短芯棒拔制过程中,钢管的外径和壁厚同时受到压缩。 由于道次变形量较大,所以钢管内外表面质量好。 每道次外径绝对压缩量一般为 610mm,最大 12mm;道次壁厚绝对 压缩量一般为 ,道次变形量为 3540%。 延伸系数最大为 ,个别情况下有时可达 ,道次变形量最高可达 45%. 短芯棒拔制多用于开坯及中间道次,即成壁前的各道次,在冷拔钢管生产中是主要的变形工序。 冷拔钢管生产工艺 管坯 ↓ 检查→修 磨 ↓ 切断← ↓ →锤头← ↓ 清洗← 酸洗← ↓ 中和 中间矫直 ↓ ↑ 镀铜或磷化 中间退火 ↓ ↑ 干燥 →锤头 ↓ ↑ 涂皂 →拔制 →切断 ↓ 成品热处理 ↓ 矫直 ↓ 切头、 取样 ↓ 检查 ↓ ↓ 无损检验 光谱 ↓ 包装与标志← ↓ 交 库 2. 拔管模具的选配及安装 拔制时所用的拔模和芯棒的尺寸,直接决定着拔后钢管的尺寸。 因此选配拔模和芯棒的尺寸时,主要是根据所需拔制的钢管尺寸。 1)带芯棒拔制时拔模尺寸的选配 成品钢管的尺寸公差是由技术条件规定的,选配拔模时可用于下列公式计算: d=D d0=D2S dmax=D+D+ d0max=d02S+ dmin=DD d0min=d0+2S 式中: D、 S— 所拔制钢管拔后直径和壁厚,毫米 d—— 拔模定径带直径,毫米 d0—— 芯棒的直径,毫米 dmax、 dmin—— 拔模定径带最大和最小直径,毫米 d0max、 d0min—— 芯棒最大和最小直径,毫米 D+、 D—— 钢管外径的正公差和负公差,毫米 S+、 S—— 钢管壁厚的正公差和负公差,毫米 冷拔钢管各道次的控制公差,各厂按情况均有规定。 一般按 下表进行控制 中间管公差 壁厚(毫米) 尺寸公差(毫米) 外径(毫米) 尺寸公差(毫米) S≤ 1 177。 D≤ 15 177。 1﹤ S≤ 3 177。 7% 15﹤ D≤ 40 177。 2﹤ S≤ 3 177。 6% 40﹤ D≤ 70 177。 S3 177。 5% D70 177。 成壁道次公差 壁厚(毫米) 尺寸公差(毫米) 外径(毫米) 尺寸公差(毫米) S≤ 1 177。 D≤ 30 + 1﹤ S≤ 3 +6% 4% 30D≤ 38 + 2﹤ S≤ 3 +5% 3% 38D≤ 51 + S3 +5% 2% D51 +% % 在短芯棒拔制时,由于拔制开始时芯棒立即就进入变形区,结果在钢管头部形成空拔段,经第一道拔制后空拔段的长度增加。 因此在下一道带芯棒拔制时,芯棒前腰加定位器。 为什么在拔制过程中,要控制在一个公差比较小的范围内,其意义有以下几点: ( 1) 使每道次的负荷均衡,如规定的公差范围过大,在按最大负公差拔制时负荷就打;而按最大正公差拔制,则 会使下一道次的负荷增加。 因此控制在较小的公差范围,则可以减轻下一道拔制负荷。 故钢管退火后都希望按负公差拔制,可利用退火金属塑性好和低的变形抗力,并减轻下一道的负荷; ( 2)成壁道次壁厚控制较小公差,这样在考虑了钢管以后空拔道次中的壁厚变化量后,可准确的达到成品管的壁厚要求; ( 3)成品道次应控制较小的公差。 因考虑到钢管拔制后,还需要经过退火、矫直工序,如公差范围过大,会使钢管在精正后达不到成品的规定要求。 如果正公差太大,薄壁管经矫直后会产生椭圆度过大;而厚壁管如取大的负公差,会因退火产生较厚的氧化铁皮,使尺 寸缩小而出格,故生产中一般厚壁管按正公差,薄壁管按负公差; ( 4) 拔制定尺管比拔制不定尺管公差控制严格,定尺管的公差若大,使钢管拔制后的长短波动大,则增加金属消耗; ( 5)便于模具的合理使用和保管。 2)无芯棒拔制时拔模尺寸的选配 拔模定径带直径可按下式确定: da=D+D+ d=D+D+⊿ 式中:⊿ —— 空拔后钢管外径的缩径量用。 锥形模时,⊿ =~ ;用中式模时,当 20钢, S≤ ,⊿ =~ ,⊿ =~。 3)拔制时模具的安装 拔模和芯棒安 装位置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拔制过程的进行,和拔制后钢管的质量及工具的消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