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20课自学案及导学案(4)内容摘要:

隐居龟山,号称“龟山先生”。 程颐,北宋哲学家、教育家。 字正叔曾任秘书省校书郎他的著作有《易传》等。 我在预习时有点疑问: 二、 课堂导学案 1.自己试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画出生字,多读几遍;练习把句子读通顺。 2.以小组为单位学习生字,组长带领组员进行字义、字音、字形的学习。 3.用生字卡片检查识字情况。 (可采用开火车读、个人读、齐读、男女赛读等形式)注意纠正容易读错的字音。 如:“宋、尊、慈”的声母是平舌音,“程、宋、疼、祥”的韵母是后鼻音。 4.检查学生读课文,纠正读错的字音,注意不丢字、不添字,不破句。 5.练习把课文读流利。 先自己读,再同桌互相朗读,注意不唱读 6.通过读文我知 道课文的主人公是( )。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7.写一写。 本科有 8 个我会写的字,选取“惊”“宋”“尽”“题” 4 个字进行练习。 总结评价 14 交流收获 学案反思 第二课时 一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默读课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地方不明白,再与小组同学交流。 二 、导读课文,理解感悟 (一)学习第 1 自然段 自读第 1 自然段,然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二)学习第 2~ 5 自然段 1.自由读 2~ 5 自然段,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注意多音字“教”在文中应读“ ji224。 o”。 ) 汇报。 2.杨时为什么要去找程老师。 当时的天气怎么样。 请同学们用“ ”画出有关词句。 重点指导读好“尽快”“冒着鹅毛大雪”“专门”等词语,从读中体会杨时那种虚心好学的精神。 3.你觉得课文中有哪些词句最能打动你的心。 请同学们用“ ”线画出有关词句,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句子说说。 重点指导读好“悄悄地”“一声不响地”“默默地”“静静地”等词语,也可通过动作演示帮助理解。 然后,在读中感受文中的意境,体会人物的品质。 4.读 到这里,你有什么想说的。 5.结合图意,学习第 5 自然段。 ( 1)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和同桌互读,注意读出相应的语气。 ( 2)从他们的对话中,你觉得杨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用“ ”找出有关句子。 ( 3)指导读好杨时说的话,体会他尊敬老师的精神。 ( 4)指导学生用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2~5自然段。 三 、回读全文,整体把握 1.自由读课文,把你觉得好的句子读给同桌听。 2.学了课文以后,你是怎么想的。 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 3.谁能说说“程门立雪”的意思。 四、 拓展延伸 我们学了这篇课 文,知道杨时是一位非常尊敬老师的人。 你做过哪些尊敬老师的事。 请你说给大家听。 读一读,再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 15 悄悄地 默默地 静静地 先组词加偏旁后再组词。 冬 ( ) 木 ( ) 京 ( ) 自 ( ) 相关链接: 伟人敬恩师。 毛泽东敬酒 1959 年 6 月 25 日,毛泽东同志回到阔别 32 年的故乡韶山,他特意邀请自己的老师再私塾读书时的毛禹珠老师一起用饭,席间热情地为老师敬酒,猫禹珠不胜荣幸,感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 !”毛主席却笑盈盈地回答:“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 五、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知识 目标 能力 目标 情感 目标 重点 难点 学会 13 个生字,正确运用“象、像”、“称、秤”,能用自己的方法理 解“议论、果然”的意思,知道“直、才”在句子中的作用。 会用“又 又 ”和“誰带着什么人去干什么”写句子。 √ √ √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复述曹冲称象的具体步骤。 √ 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和其中蕴含的道理,知道要灵活运用知识,才会想出好办法。 √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 ?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称大象的 16 故事。 板书:称象。 齐读课题,读后质疑,师梳疑:谁称象。 这是头怎样的象。 为什么 要称象。 怎么称象的。 结果如何。 二、自读课文,合作学习生子。 自由读课文,标一标自然段、圈出生字,读准字音。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用一句话说说。 三、小组合作学习 ( 1)读读生字,记记字形 ( 2)划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读正确。 ( 3)再把这段话连起来读得正确、流利。 小组汇报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读准字音“柱、秤、宰、沉” *帮助学生把每一段都读正确 *指导学生评价 组内交流读懂的问题。 你还想知道什么。 三、课堂作业 选择自己认为难写的或容易写错的字各抄两个。 同桌互相读课文,正音并学习对方的优点 第二课时 一 . 导入 . 现在 ,随着时代的进步 ,科技的发展 ,要称一头活着的大象的重量是不成问题的 ,可在古 时候 ,这却是件很难的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 9 课 :称象 ,让我们看看 办法称得大象的重量的 . 二 合作探究 思考 :这头大象是什么样子的 ?(用 –––– 画出来 ) 默读画 ––––– 句 ,这句话是个什么句 ? 把什么比作什么 ?说明什么 ? 思考 :官员们想出哪 几种称象方法 ?用 (––––– )画出来 . 谁能试着读出大象的高大 ? 官员们看着这头象 ,发出了议论 ,议论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 官员们议论什么问题 ? 谁能把议论的语气读出来 ? 曹操听了他们的话怎么样子 ,为什么会这样 ? 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体会直的意思 ) 谁能试着读读这段 ,看谁体会得最好 ? 指名读 ––– 评议 –––– 分角色读 说一说 :曹冲所说的办法 ,要先干什么 ,再干什么 ,最后还干什么 ? 做实验突破难点 让学生一边说称象的步骤 ,老师一边演示 . 然后对学生提出的不懂问题展开讨论 . (1) 大象上船后 ,船为什么下沉 ? (2) 象上船后 ,为什么沿着水面在 ,船舷耻面一条线 . (3) 象上岸后 ,往船上装石头 ,为什么要装到画线的地方 . (4) 再读这一段 ,说说曹冲想出的办法比官员们提办法好在哪儿 ?(通过比较 ,体会曹冲正是从官员人的办法中得到启发 ). 指名朗读课文 ,其他民学看插图 . 过渡 :曹冲这样做对吗 ?他到底称出大象的重量没有 ? 17 考 :从这一自然段中 ,你从哪儿可以看出曹冲称象的办法好 ? 你还从哪个词当中得知他的办法好 ?谁能读出来 ? 称象这件事发生在曹冲几岁 时 ?试比较下列句子的意思 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三、深入探究 我们应该向曹冲学习什么 ? 课堂检测 一 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或意思 ,在括号里画 . ∨ 1 有的说 ,得造一杆大枰 . (1) de ( ) (2) de ( ) (3) dei ( ) 2 曹操听了直摇头 . (1) 不弯由 ( ) (2) 把弯由的伸开 ( ) (3) 爽快 ( ) (4) 一个劲儿地 ( ) 3 曹操听了儿子曹冲才七岁 . (1) 能力 .( ) (2) 一个劲儿地 .( ) 二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 一 ( )象 一 ( )秤 一 ( )船 四 ( )柱子 两 ( )树 一( )线 三 组词语 官 ( ) 沿 ( ) 柱 ( ) 宫 ( ) 船 ( ) 住( ) 7. 岩石书 导学案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知识 目标 能力 目标 情感 目标 重点 难点 学习生字学习生字学习生字学习生字,积累词语积累词语积累词语积累词语。 √ √ √ 能正确能正确能正确能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规范地书写生字规范地书写生字规范地书写生字。 √ 朗读课文朗读课文朗读课文朗读课文,了解大意了解大意了解大意了解大意。 √ √ 第一课时 自主预习 18 认识字宝宝我能行。 请你大声把它们读出来,并抄写一遍。 册 像 慢 矿 趴 叔 岩 层 座 绿 我 理 解 我 明 白 我 会 回 答。 1)、“书”中有什么内容 ? 2)、这本“书”有什么作用 ? 3)、我们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 ? 快乐交流,我们行。 1. 在田字格里抄写生字。 2.(1)、岩石“书”说说岩石为什么像书。 ② “书”中的图画。 说说“书”中有哪些图画。 ③你认为叔叔回答川川的问题时是什么态度,并读一读。 ④化石的作用,你明白了什么。 自己 试一试导学案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知识 目标 能力 目标 情感 目标 重点 难点 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 √ √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 树立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 √ 第一课时 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范读,让学生边听边思考:科学家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伊伦娜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读准字音。 指名读课文、正音。 二、生字学习 和生字宝宝打招呼: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边和字宝 宝招手,边叫它们的“名字”。 交流识字方法。 做“捉迷藏”的巩固生字游戏。 仔细观察贴有生字卡片的小黑板,看准哪个生字宝宝藏起来了,迅速在自己面前的字卡中找到它,将卡片举起来,大声说出它的“名称”。 指导书写。 积累词语。 (把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画下来,读一读) 三 、作业: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巩固生字: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让学生认读。 19 二、合作学习,理解内容。 谁能告诉大家,科学家向孩子们提出了一个什么奇怪的问题。 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孩子们听了科学家的问题 是怎么想的。 用笔勾画出来。 组成学习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交流。 ( 1)伊伦娜也觉得她们说得都不对,她又是怎么做的呢。 结果怎样。 ( 2)自由读课文结尾科学家说的话,想想这位科学家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你明白了科学家的用意了吗。 三、总结课文 分角色朗读课文。 伊伦娜值得你学习吗。 为什么。 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四、读一读 读书上第 29 页第 3 题的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比一比,每组句子的意思相同吗。 该用什么语气朗读。 五、作业:你能发现爸爸妈妈或老师说的、做的有不对的地方吗。 细心观察亲自实践,有礼貌 地指出来。 六、课后反思: 形声结合识汉字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知识 目标 能力 目标 情感 目标 重点 难点 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 √ √ 了解形声字的特点,会根据形旁区分它们。 √ 体会祖国汉字的精深。 √ √ 学习过程 一、温故知新 1.“清、情、晴、睛”,以前是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字的。 2..“清、情、晴、睛”这四个字都是形声字,字义跟形旁有关;音节都是跟声旁“青有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